[世界大“选秀”――说说诺贝尔和平奖]中国诺贝尔和平奖

  说到诺贝尔和平奖,大家通常以为这个奖是和平奖,但它其实是一个类似于“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的奖项,说到底,这是个年度“选秀”大奖。所以,这个奖每年都是争议不断。说到底,这个和平奖就是北欧国家要在国际政治中传达来自北欧的声音,以此来保证国家利益。
  前西德总理勃兰特的获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勃兰特的任期非常短,1969年才就任总统,1971年就得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1970年在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引起了德国国内乃至世界各国的震动。无可否认,华沙之跪极大地提高了勃兰特和德国在外交方面的形象,华沙之跪也被当成了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诺贝尔和平奖是非常脸谱化的,他们选择的是年度最应该铭记的一个人,也就是这一年留下印象最深的年度人物。这样一想我们就能明白,40年前,勃兰特的一跪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所以勃兰特得奖了。
  更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他跟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同时获奖。他做了什么?他拍了一部电影,或者准确地说,是参与拍摄了一部电影,因为他连导演都不算。但是他的确通过这部电影以及幕后更多的工作,唤起了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视。这样一来,北欧的声音就被大家听到了。所以,戈尔获奖了。
  跪一次得个奖,拍个电影得个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诺贝尔和平奖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化的大奖,是北欧价值观的代言人。
  那么北欧价值观又是什么呢?最核心的就是要适合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这个和平奖的核心就是“和平”两个字。此和平非彼和平,在北欧人观念中的和平,更强调的是和谐。也就是生活很平和、很平等、很公平,这样一切就很平静、很美好。
  一个例子就是2006年颁奖给穆罕默德・尤努斯和孟加拉乡村银行。仔细想一想,农村有没有银行,跟世界和平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这却恰恰是和谐生活最重要的方面,所以尤努斯才会得奖。这样看来,诺贝尔和平奖要的是什么?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激励个人的终身成就奖,而是希望通过颁奖让大家讨论:这个人是谁?怎么没听说过?怎么就获得认可了呢?这样不知不觉的,北欧价值观就得到了宣传和认同。
  也正是由于北欧价值观对和平的独特理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颁奖给从事环境保护的人和组织,也自然而然地不希望有核武器扩散。而且他们认为在国际社会上,不论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弱,各个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也正是由于特殊的北欧价值观,所以诺贝尔和平奖其实在历史上没少发生例外。比如说,达格・哈马舍尔德。他在1961年获提名后,距颁奖数个月前逝世,但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还是破例给他追授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的传奇人生实在是太符合北欧价值观了。他在赴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有他一个人,就任后他就开始建立一个由4000名管理人员组成的秘书处,建立了一套体系来定义每个人的责任范围。他坚持联合国秘书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没有获得安全理事会或联合国大会批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为什么?因为他代表了北欧的价值观,不要超级强权,而要平等相处。
  同样,以北欧价值观来看亚洲的时候,例外就更是层出不穷了。在日本历史上,只有佐藤荣作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那么为什么佐藤能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呢?就是因为他在任内最后一年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提出“非核三原则”:日本不会拥有、制造、运进核武器,并且在1974年带头签署了这个条约。这个影响力就是北欧想要的,所以颁奖给他。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1990年,中国十四世达赖喇嘛居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给欧洲人的印象跟给中国人的印象截然不同。在欧洲人看来,在挪威看来,他代表了东方,代表了中国,他是东方佛教的传道者,而且致力于宗教的互相交流。他们选择一个他们认为相对中立而纯粹的宗教领袖是最好的,而正巧达赖喇嘛也是这样伪装自己的。这样,全世界的目光都会在柏林墙倒塌之后,跟着诺贝尔奖转向东方。
  奥巴马也出人意料的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难道奥巴马获奖是因为他是个追求和平而不再打仗的美国总统吗?他获奖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按照北欧价值观这个标准,奥巴马实在符合不过了。奥巴马曾经放弃了高薪的律师工作,回到芝加哥黑人社区做社会服务工作。而且,奥巴马不管选举有多忙,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一来我们不难理解,奥巴马之所以得奖,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挪威人所喜欢的家庭型的男人,他爱老婆,爱子女,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从事公益性质的活动。这个男人一上任就摈弃了美国一贯的单边主义的作风,提出了以谈判代替对抗的“巧实力”的说法,从而感动了挪威人。

推荐访问:诺贝尔 选秀 和平奖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