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新课改

  【摘要】新课改带来新理念。本文从教师要不要教和怎样教两方面论述了新课改下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13-01
  
  
  改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有两句话概括其基本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
   我们先回顾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总的情况是重“教”轻“学”,以“教”为中心,教学以“书”为本,教学的实质是教书。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是备书,上课时“讲书”,学生坐在教室里,不是读书,而是“听书”, 听老师“讲书”。后来发现“满堂灌”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应提倡“启发式”教学时,便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一路问下来,形成“满堂问”,学生一个个被老师问得晕头转向,问得哑口无言。“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正在得到改变,语文教学又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是“满堂闹”。几人一组,开展讨论,还有课堂辩论、课堂表演、影视观摩等等,大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是错,都在教师的提议下,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甚至有统一的节奏。课堂上热热闹闹,而教学效果如何呢?结果不言而喻。有的语文教师说,语文课越来越不知怎么教了。新课标颁布后,有些教师对教学更加迷茫,语文课要不要教师呢?语文课改下我们应该怎样教呢?下面,本人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教师一定要教�
   我们无须以“教师讲课”这习惯用语对教师要“教”作浅层次的求证。我们始终主张“教”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如果教师不教,或教不到位,还需要教师干什么?教师要大胆的表明自己独自的见解,不要成为慈眉善目的忠实长者,更不能当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没有任何评价,也不能都是肯定的评价。处处肯定学生的发言,那只能表明我们讨论话题的无聊或思想情感交流的虚伪和互动水平的低下。只要我们稍稍审读一下同学的回答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回答跟研讨话题之间,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错误荒唐到可笑的地步。教师若不加以拨乱反正,不加批评、纠错,竟一味地赞扬鼓励,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当初独霸课堂,独步天下的“一言堂”更可怕。这样培养出来的将是一些具有什么个性的学生呢?所以我们教师在必要时,一定要教,一定要理直气壮地教。
  2 既然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下要教,那么怎么教呢?�
  2.1 先学后教。�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新课标下关于教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师的教应在学生“知不足”而“自反”的时刻,这样才有针对性。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学”全部按照教师的“教”去进行,那么试问一下,学生这样的“学”是真实地“学”吗?是主动地学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经过“自学”、“自反”,才能“自得”。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掌握的东西,能深刻理解,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反思一下我们每个人的语文学习经验,现在所能记住的主要是当年的“自得”之处,至于老师当时的分析,恐怕大多数人已经淡忘了。�
  2.2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映,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概括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整。这样的课堂将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前的教案只是一种预案,而每一堂课就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创造性活动。�
  2.3 多学少教�
   多学少教,就是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和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距过远的内容就不必教;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应该并且必须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需要指出的是,多和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教师去做辩证的认识和处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非常生疏,也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教师教的时间就可以多一些;反之,教师就要少教。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通过教师的教唤醒、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到底,课堂教学活动是必须由师生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的一项创造性劳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而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旅程来自于教师高超的设计组织,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不断引领学生走进豁然开朗的新境界。

推荐访问:新课改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