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意义背后多重难题待解,知音传媒上市缺临门一脚:标本采集的意义

  “期刊第一股”的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仅是对同行的激励。   证监会日前披露的消息显示,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知音传媒”)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正处于初审之中。其上市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会计事务所为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若在证监会过堂成功,知音传媒或将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公司。
  1985年,湖北省妇联以3万元启动资金发起成立了《知音》杂志社――知音传媒的前身。历经27年的辛勤耕耘,如今的知音传媒集团旗下拥有《知音》、《打工》、《好日子》、《知音漫客》、《商界名家》等9种期刊;《新周报》、《第1生活》2份报纸以及10余家子公司和实体,业务涵盖期刊、报纸、图书、数字媒体、动漫等多个领域。
  据公开资料显示,知音集团的刊报月发行总量已经达到1000余万册,其中品牌杂志《知音》月发行量600余万册,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5位、国内杂志排名第2位。集团旗下另一核心期刊《知音漫客》的月发行量也达到520万册,一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漫画杂志。截至去年年底,知音集团总资产达到7.92亿元,净资产6.42亿元,年经营收入3.59亿元,净利润0.77亿元。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萌生上市意向的知音传媒,直到2005年前后才正式启动了上市工作,但在2006年止步于港股市场。之后,知音集团将目标瞄准了上证交易所。在历经资产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接受上市辅导后,知音传媒离上市的目标越来越近。但知音传媒最终能否如愿以偿地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后的前景,目前业内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
  曲折上市路
  作为国内期刊界响当当的角色,知音传媒的上市路可谓一波三折。
  2004年,《知音》杂志将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开始在坊间传出,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是在2005年。当时,湖北招商推介部门正式向香港介绍知音集团,并得到了香港多家金融投资企业的积极回应。2006年8月,知音集团与香港金汇国际集团、新加坡传媒集团、香港亚洲电视等机构签署《合作意向书》,达成战略合作和在港上市融资的初步合作意向。外界普遍认为,知音集团正式迈出了上市融资的第一步。
  但由于知音集团和具有官方背景的湖北省妇联的管理关系一直没有理顺,加上当时的大宗土地资产产权归属问题,其在港上市的计划一搁就是几年。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并提出要培养一些传媒出版行业龙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这让几年前在上市路上折戟的知音传媒看到了新希望。
  2011年,湖北知音传媒集团完成整体改制,集团公司和其下属的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音文化”)、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挂牌成为独立实体。而在2011年年初的时候,知音传媒董事长胡勋璧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公司实际控制人知音集团改制工作的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向证监会上报上市材料,力争当年年底在A股实现上市。然而,作为激励制度的高管持股成为羁绊知音传媒上市的绊脚石。
  按照知音传媒当初的设计,高管持股人员确定为胡勋璧等13个管理人员(自然人),他们共同持有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3.633%股权。在这批高管中,除了集团层面的高管外,其他相关人员分别为《知音漫客》、《新周报》、《知音》杂志等多位采编体系高管。由于在管理构架上,知音集团控股知音文化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共同持股知音传媒。管理层通过持有大股东知音文化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知音传媒股份,但这个持股方案违背了证监会“不允许文化企业高管持股”的要求,知音传媒因此再度未能按照计划在2011年成功登陆A股。
  2011年年末,知音传媒集团委托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布了《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3.633%股权公示》,按原价收购了胡勋璧等13位自然人持有的湖北知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3.633%股权。
  改制完成,高管退股,摆在知音传媒上市路上的障碍一个个被清除,而国家“十二五”期间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也让上市的外部环境愈加转好。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向《IT时代周刊》表示:“知音传媒选择目前这个时间上市,主要的利好就是政策方面的积极信号。”
  榜样的力量
  知音传媒如能成功上市,对加强其自身品牌影响力,维持其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冯坡的分析代表了行业内的普遍观点。有其他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知音传媒而言,上市除了融资支持企业扩张或做进一步的整合并购外,上市对其品牌也有利好作用,能够提升‘知音’品牌的影响力,对其期刊销售及广告销售都有好处。”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也非常看好知音传媒的上市:“当前是数字媒体抢占市场的关键时期,在此时进行行业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将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而这一战略部署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此时谋求上市也能够达到融资目的,这对维持其竞争力,促进其长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其实,知音传媒上市之所以引来如此多的关注目光,与其以期刊为主的传媒集团的身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知音传媒能够成功上市,势必将为期刊传媒板块的上市打开缺口,可能就此引发《读者》等一批著名期刊的上市大潮。无怪乎,知音传媒被贴上了“期刊第一股”的鲜明标签。
  实际上,与《知音》发行量相当的杂志《读者》也早就在悄然布局上市事宜。据本刊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6月,读者出版集团就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读者出版集团董事长吉西平在当时曾公开表示,自2009年7月起,读者出版集团加快了股份制改造步伐。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前的4个月里,集团还完成了股改方案论证、资产梳理、资产权属确认、战略投资者的选定和公司管理结构的建立等诸多工作。2010年,《读者》正式启动了上市步伐。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如果这次知音传媒能上市成功,将会大大增加《读者》等国内发行量相当的期刊顺势而上的可能性。
  “期刊类企业与当前上市的报纸、影视类传媒不同,知音传媒上市对于国内期刊行业而言有许多借鉴意义。”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坦言。
  前路崎岖
  尽管行业内对知音传媒的上市充满期待,但有观点指出,即便知音传媒能够众望所归地成功上市,这或许也将成为上市后的双刃剑。
  摆在知音传媒上市后的首要问题就是盈利模式不健全的问题。《知音》杂志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它更多的是面向中下阶层提供形而下学的相对世俗的价值观。草根的定位决定了《知音》的读者主要是8-35岁的青年,这部分人群占总读者比例高达70%以上。也因为《知音》读者的广告价值偏低,发行就成为该杂志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明显不同于《瑞丽》等高端时尚杂志的广告收入主导模式。知音传媒上市后面临着核心能力不能向核心人群之外拓展,未来业务成长空间狭小的问题。比如其成功地打造了《打工》这样的子刊,但曾创办的《商界名家》却不成功。这也让业内人士对其上市后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担忧。
  同时,内容创新是知音传媒面对的又一大挑战,创刊20多年来,《知音》刊发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它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人情美、人性美”的基础上争取实现新突破。此外,虚假内容今后可能引发的后果也需要提前预计。
  著名作家毕淑敏就曾状告《知音》侵权,最终获赔10万元,其他名人也曾在博客上发表声明称《知音》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中国作协还曾向《知音》下发过维权通告。这些累累“前科”都不得不让投资人为上市后《知音》在内容方面的安危捏一把汗。
  整个纸媒行业面临集体阵痛――数字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也是知音传媒绕不过去的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传统出版物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像《知音》这样的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银河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许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抛开体制层面因素的考虑,即便从业务上看,在数字化阅读已渐成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知音》杂志要说服投资者成功上市,可能还面临着来自增长前景方面的挑战。
  无论如何,知音传媒如能成功上市,都必将开创期刊类出版企业上市的先河。对同行们而言,其标本意义不言而喻。成,鼓舞人心;败,教训宝贵!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江城”武汉。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余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2006年,《知音》月发行量最高达600余万册。

推荐访问:临门 一脚 标本 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