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意与诗意_生活的本意

   生活的诗意,其实就藏在一些微小的物品中,有爱的眼光里。当学会欣赏和把握这些诗意,生活的本意便得以凸显。       周眠是一个编剧,北在学校教英语,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的生活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始,买大件的物品需要合计合计,偶尔也会拌拌嘴。在大多数人日渐被生活园囿的时候,他们显然和生活达成了某种共生的关系。
   在一个有各种树的背景中,周眠和北衣着朴素,站立,微笑,快门如期闪过,画面定格的是结婚两周年。北拾起几片落叶,绿色、红色、黄色、褐色,夹在书页中。深秋的日光穿过树叶,片片动人。
   类似的动人片段连缀起来,像一部琐碎的连续剧,细水长流,安静诗意。
  
  善护你的光
   大家都习惯了电脑打字,一支中性笔用半年,墨水依然用不完,“钢笔”已经退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周眠的工作台上,我一眼看到了五支钢笔,都是英雄616。笔有点胖,闪着低调的光泽。周眠大概就是用这些笔,写他的童话、小人书,以及舞台剧剧本的吧?
   夜间,周眠伏案,读书、刻橡皮章、画点素描、看看电视,北就在一边忙她的事情,打理花草、绣花、翻书,或者,用毛笔写几个小字。“用毛笔,可以让人变得气定神闲,即使写不好什么字。”周眠笑道。他们的厨房里、墙壁上、自制书签上,都有墨迹,诚恳、清秀,岁月静好的样子。
   热爱植物,用绿色装点生活的每个角落。春柳、迟桂、碰碰香、野花,甚至枯树枝,被盛在陶瓷、砂石、玻璃、搪瓷的容器中,安稳、踏实,适得其所。保存了一年的婚礼用花,保持着一种姿态,“直到一碰便化为尘埃”。枯掉的铜钱草,静置于某处,自成风景,虽然还没想好能用它做点什么。
   无叶不成桌,只当叶子变成花。浮躁世界中宁静的美好,在植物的安详中生发。
   白天,北去上课,周眠往往待在屋子里,做自己的事情。“每天早上,北很早起来上班,早餐时挑一本小书看。我起来时只能看到那本被翻过的小书了。”书页还没合拢,它静静地待在桌子上,记录着北阅读的一次停顿。
   周眠总能发现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他醉心于书房、客厅、阳台、卧室等各处的光影,用镜头记录着光的不同模样。“不是开花才最好,隔帘看取最残时。”周眠说,“所谓眼光,也无非是人弃我取。”从平凡无奇的小物件中发现趣味,垃圾也有魅力的时候,那一朵花、一片叶、一束光里,似乎真有了禅机。
   也有人看不到美,说那许多物件“很一般”。“感觉一般就对了,俺家的美学取向,就是在一般里透出的浅淡光泽。”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烟熏火燎是人家”,他们在木桌子上,摆两个简单的菜,两碗白米饭,一瓶清酒,清清爽爽一顿餐;在同样的地方,烫火锅,从中午烫到晚上。相机就在那里,谁离席又入席的时候,随手摁一下,延时拍摄,拍到什么是什么。他们在书房看书、写字、听戏、饮茶,古意横生,却身在当下。
   周眠说:“把日子过好,生活才会沉淀下来。”在春来秋往中,在光影流动中,在日升月落中,甩掉物质与功利的桎梏,面对自然的秩序,面对自己,生活“不是变得更花哨了,而是更符合自己的本意。”
  
  城市和家
   去年周眠生日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找小时候住的家。
   周眠的家就在徐州市中心,“被盖了一座丑陋的楼,密实地蹲在那里也不大有人住。居然一些老人还在,还是小时候的样。”找不到记忆安放的地方,周眠感到十分遗憾,心想:“这些留下的人更难受吧!”
   让人温暖的是仅剩的一段石板路,“感觉特别好,小时候放学经常从这里跑过。”周眠猜测,也许是因为靠近李可染故居,所以石板路被保留了下来。
   接着去北小时候的家,也已经杳无踪迹,甚至北的记忆也出现了恍惚。城市的古老面容,在建设中消失,人的记忆,身归何处?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老家”所在处留影,都没有笑容。
   徐州尚且如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又怎么说?周眠是小有名气的舞台剧编剧,他并没有选择住在北京,“小地方更清净,沉得下去。”北则“没有办法想象在北京或上海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她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过街花了20分钟,十分崩溃。
   两个人安居在徐州,随四时之序生长收藏,自在放怀。周眠希望有一个院子。住在院子里,天灵盖是打开的,灵感忽忽往外冒;又有四围可以保证不外泄,把作品盛在当庭下。他说,从前的木匠在院子里做一点什么东西,是何等的好感觉啊,有点天地间我开始造物的感觉,也就是天工开物。
   “如果没有院子,退而求其次是一张大桌子。”周眠在家里的客厅留足了空,虽然居住在楼宇内,尽量营造一些院子的感觉,“无论多小是个院。”
   北的想法更直白一些:“以我个人而言,最理想的是在乡下有一个地方,有农场,可以种植,可以采收,自给自足,过最天然、最自然的生活。”
   回到现实,周眠提倡“活在当下,要保留一些好的生活,就象泥土保护住幼芽。”
  
  向上生长
   问周眠是否满意现在的状态,他说“是的,一切都在向上生长,已经足够理想,但是可以更好。”
   周眠做过一个剧本《浮生六记》,改编自沈复的同名作。浮生,给人飘摇之感,《浮生六记》讲的是夫妻之间的日常琐事,虽然琐碎,但是充满机趣,是悲情生命底色上,因人而生的美。周眠第一次读到这部著作,并无太多感受,经年沉淀后,再次拾起,读懂了“浮生”这个词。
   “流年里康乾盛世,红尘中财色情痴,同渡在夜海花船,演一段浮生六记。”,然而“一切都会消逝,一切也会重来,第一遍过好的话,重来才会有意义。”
   立足当下,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在乡下租一块地,让很多微小的希望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做一个“米饭店”,布置成庭院,把本地一些民俗的东西整理出来做集中展示;申请一个院子“体验生活”,进行理想中的创作……总之,不做那些“在收益上过得去而在梦想层面上过不去的事”,希望有一个空间,作为梦想的容器,寻找一个“让更多人的人生变得像人生的地方。”
   北相信在互相祝福中会做更好的事,有条件的话,可以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设计好的生活,但是未必完全随周眠的想法,她会静观、感受,在变化和质疑中,完成自我的成长。
  
  采访手记
   留意到周眠和北,是很早以前的事情。周眠闲散、优雅,温婉,北大方、热情、直白,一对完美伉俪。在他们一张一张琐碎的照片中,一种生活模式在人群中流传开来。他们晒一顿饭,晒一束草,晒几个字,晒一道光,起初只是想记录自己生活的种种,后来则慢慢有了“希望影响更多的人,过简单有意义的生活”这样的想法。
   这种孩子般的“一厢情愿”,在只知指责和发表评论的网络时代,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时光荏苒,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到他们的周围,品读生活的好滋味,分享一花一世界,满目皆真诚。
   没人拒绝美,就像没人拒绝空气。不是不想,是不能!

推荐访问:本意 诗意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