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传祺按钮_“敢说、乐说”链接智慧的按钮

  幼儿园《纲要》语言目标中指出:“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可是在幼儿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家长要求老师多给自己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表现,因为孩子在家里“叽叽喳喳”象只快乐的小麻雀,可是一到幼儿园却“沉默是金”,不主动开口说话。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一般会做如下解释:“老师已经尽量鼓励他了,可是他不愿意,不知是他没想好或是不知道或是不想说。”如果勉强、强制性地要他表现的话,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是有弊无利的,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之间会出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家长日复一日地在留言册上写“请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请多让孩子发言”,老师在留言册上写的却是“您的孩子聪明伶俐却沉默寡言……”
  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敢说,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却不知从何下手,自古以来,与人交往,与外界交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如何让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尝试:
  一、关爱孩子,建立感情,诱发智慧
  马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就难以做到真正的爱,难以实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教育。爱是双向的,要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依赖,就必须真正爱他,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就能比较好地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做为老师可以做一些平时看起来“不可思议”、童心未泯的事,如拿上“枪”,戴上警帽,和一个小小警察一起上街“巡逻”,维持治安;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一起玩滑板,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聊聊家常……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消除隔阂,就可以营造宽松的氛围,这是让幼儿大胆表现的前提。
  二、营造氛围,关注幼儿,培植智慧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老师精彩的“单口相声”,不允许小朋友打断自己“口若悬河”的谈兴,至于小朋友接受了没有,就看他们自己了,殊不知这会失去老师小朋友内心想法的机会,压制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师幼互动”完全流于形式,时间长了,小朋友自然没什么话说,不爱说了。真正关注幼儿的老师应时时刻刻了解幼儿的需要,创设宽松的氛围,和小朋友一起坐下来,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快乐地说。对于这一点老师可以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分层指导:能力强的对他们提出高一层的要求,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说一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制定一个“踮起脚尖能达到”的目标,给予其适当的压力,促进其成长;能力弱的幼儿允许他们模仿,对他们的表达给予适当夸大的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幼儿自信心。班上有一名叫明明的男孩,从来不肯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怕他模糊的嗓音被小朋友取笑,针对这一现象,老师用微笑鼓励他,把他的发言记下来,在集体面前告诉大家,表扬他说得真好,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树立其在伙伴中的形象增强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明明终于能在伙伴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三、借助领域,表现情景,绽放智慧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是通过语言活动进行。幼儿园语言教材充满意趣图文并茂,向幼儿展示了一个绚丽的多彩的世界。我们除了依据语言目标,幼儿感兴趣,发展需求选择充实教材外,还在引导幼儿理解感受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内涵,引发迁移作用,从而拓展幼儿语言表达空间。如在幼儿欣赏童话《梨子小提琴》后,老师又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提琴、小动物,让“小音符飘到动物身边”,然后将活动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仿偏散文诗。幼儿在踊跃表达自己创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了散文的优美。当然让幼儿大胆地渗透在各领域,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小朋友在午餐时间闹哄哄的,这样不但影响小朋友进餐速度,也不利于肠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老师特意和小朋友展开讨论,组织“小小辩论会”,请正、反双方阐述自己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仅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收到了品德教育的效果,比老师单一说教强了很多。再如在以往绘画活动中,小朋友画完一幅画就完事了,现在老师尝试着让孩子讲述绘画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老师进一步从孩子内心了解作品,也有助于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最重的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认为其荒谬可笑,须知孩子的世界是童真的,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思维正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期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情感,社会交往能力也日趋发展,提高幼儿表达的主动性就愈发重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吧!

推荐访问:敢说 按钮 智慧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