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科学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巩固成绩、开拓进取,持续恒久地强化管理机构建设、优化管理机制,以规划指导建设、以规划促进发展。  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规范完善制度建设,依法科学管园
  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实行颐和园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外围保护缓冲区的三级区域保护管理。在内部管理上,颐和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永续利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工作方针,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城市规划、文物、环境保护及风景名胜区、旅游、城市绿化等法律法规,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持续补充完善《颐和园管理制度汇编》,近年来又新制定实施了《颐和园工作创新突破及节约筹集资金与超计划开支奖惩办法》,建立了科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务国务公开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公园各单位更是逐步细化二级管理制度,每年均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综合管理、规划建设、文化展示和接待服务等多方面工作,使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先进。同时,坚持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全方位的统筹管理,每年进行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复评,系统研究、综合分析全园管理工作,2012年更是开展了GB28001健康安全体系的创建工作,使综合管理、层次管理、职能管理、交叉管理、细节管理、精细管理系统结合,形成统筹兼顾、纵贯全园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使管理网络的运作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严格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游览、经营、饮食、宣传、礼仪、接待等方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优质服务。
  前瞻性做好规划编制,促进景区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调研、论证、制定、实施战略性规划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建设工作进行有序规划,做到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完善中长期战略,分解、细化、落实短期计划,并在保护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保证了规划实践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为今后合理保护、协调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近三年中,颐和园先后完成《北京颐和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规划谋发展、以规划促建设,推动了园林的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
  加快推进具有颐和园特色的遗产保护监测
  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重点,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标准进行景区综合监控保护工作,每年规划制订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持续对古树名木、绿地植被、景观水体、文物古建加强管理保护,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管理考核之中,逐步建立具有颐和园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支撑体系。
  今年4月12日,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全园遗产监测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完成方案编制及试点申报工作,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关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全面启动颐和园遗产监测工作,全面推动颐和园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历史名园的保护积累经验,探索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模式,为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快速推进数字景区建设,推进智慧颐和园建设步伐
  科技北京建设是首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强化科技支撑是颐和园管理保护始终坚持的重要举措。六年中,公园将信息数字化管理、电子票务信息系统建设、智能化办公和科研管理研发列入工作重点,以高新技术促进公园发展,全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智能化园林,在遗产保护、安全监控、古建文物、植被保护、办公自动化、门户网站建设、服务游客等方面引进科技元素,促进颐和园工作科技化、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发挥最大效能为游客服务。在数字信息化建设方面,编制完成《颐和园数字化建设五年规划》,确定了“智慧颐和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分期进行景区数字信息化建设,开展古建保护与修缮管理信息系统、公园绿化网格管理系统和文物管理展示系统建设,智慧颐和园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基本完成,逐步满足园林信息化管理、精细化资源保护、业务电子管理、旅游网络服务等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行政办公网络化、政务公开电子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影音资料库、计生数据库,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在门户网站实行9个语言版本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添加景区虚拟导览系统、公园动态栏目,并由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公园的动态信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建园方针,让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是颐和园不变的宗旨,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基石。

推荐访问:科学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