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初探_分析自身体质状况

  摘 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作为祖国明日之栋梁、中华崛起之希望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却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学校教育;青少年;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多年来持续下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体质的下降不是一种偶然,是由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方面
  1 .1学校教育导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在沉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面对着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中小学生们只有一头扎进题海,即使放学了,很多孩子“不是在上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微乎其微。学生从小到大,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由于分数挂帅,造成周围环境尤其是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方面,而很难去认真考虑孩子的身体,觉得没有病,凑合过得去就行了。可以说这种应试教育体制是导致学生健康状况下降的罪魁祸首。
  1.2体育活动组织重视不够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反映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明显不足,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把活动场地改成教师楼和商品楼,牺牲了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场所,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1 .3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体育教师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运动能力,优美的示范姿势以及恰当的教育语言,都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但是现实中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不能胜任,像很多农村学校里的体育教师大部分都采取“放羊式”教学,更有甚者没有正规毕业的体育教师,都是兼职上体育课。
  2.家庭方面
  2.1没有真正的重视学校体育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数理化成绩,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升学,轻视孩子的锻炼。
  1 .2过度骄惯溺爱,忽视孩子健康
  目前,城市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小心翼翼地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毛振明教授说:“其实现在学校体育很大程度上是在还学生在儿时所欠下的体育运动的债”。由于害怕学生受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学校也不得不取消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教学项目。由于独生子女的自身因素和家长过于偏爱导致学校体育教育受阻,各方面因素使青少年体育运动大大减少,导致体质下降。
  3.社会生活方面
  3.1体育设场地施匮乏和不合理
  许多城市社区,很少或更本没有体育设施。有的社区虽然有体育设施,但多数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设计的,只适合成年人进行体育锻炼,不适合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和不合理,使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因这种客观原因无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此外,许多社会体育场馆仍然没有向青少年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无处进行体育锻炼,更谈不上增强体质
  3.2交通工具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青少年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
  3.3网络时代的影响
  有一项资料表明,电脑、网络占了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活动不足造成学生体质下降。有些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轻者会让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
  3.4饮食结构不合理
  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营养问题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解决。儿童营养不良,究其原因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模特身材而过度节食。与营养不良相比,更为严重的是饮食过剩、肥胖,许多学生与家长对饮食常识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摄入的越多越好,越有营养,越有利于生长发育,所以,很多学生饮食没节制,钟情于“洋快餐”、零食中的“垃圾食品”,营养过剩又懒于运动,导致体质虚、营养剩的“小胖子”大量出现。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国民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新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在学生中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
  2.加强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
  学校运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匮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添置、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保证参加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环境,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
  新课实施程以来,学校开设了多个选修项目以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这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不仅要能教自己的专项,可能还要教自己不太擅长的项目,动作完美的示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和人格魅力,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4.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悦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入手,使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5.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校内外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结,为改变“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现状,最近,由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通过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合力,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对我 初探 国中 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