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深处的美”]

  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樑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确实,丰富多彩的语言及其组合形式,在一定的语言背景中,它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意蕴、情味?表达效果好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一个”?等等,都是需要品味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对语言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尽可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于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只有师生品味课文语言的“自在行为”,成为了教学实践活动中广泛的“自觉行为”,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中语言学习的水准和境界。
  一、语境揣摩法
  笔者教读鲁迅小说《祝福》,在品味“我”向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询问祥林嫂死讯这一片段时,提出如下问题:你觉得短工对祥林嫂的死持什么态度?他对于回答“我”的问话有兴趣吗?学生基本能依据原文的“他淡然的回答”给出答案。教师追问:如果只看答话本身,你能看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很漠然,并了无作出回答的情绪吗?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教师提醒: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短工的答话特点。学生一番揣摩后,终于有所体悟。此处的相关原文是: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什么时候?”“怎么死的?”显然承“我”的问话而来(或者说是在重复“我”的问话),它意味着于短工而言,是因为面对你一再追问,不回答不好,为完成任务,才漫不经心地勉强作答以交差;至于“还不是穷死的”这一反问,既十分笼统,语气中已有些不耐烦,而且说话也不避讳了(前面说祥林嫂“老了”是避讳)。由此可见,短工对祥林嫂之死无动于衷,觉得“我”的问题根本不值得回答,人心的冷漠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语言的品味除结合上下文这个小语境,还应关注整个文本这一大语境。
  除此之外,语境揣摩还有一种方法——创设语境。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带动字词的理解,这比单纯讲解字词要生动、有效得多。例如有老师教《香菱学诗》一文,在品评香菱形象时,教师先列出几句香菱带“笑”的句子:
  1.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3.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4.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然后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句,依据当时的情境,在“笑”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通过加修饰语的语境创设,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现当时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加深了对香菱这一人物的理解。
  二、比较推敲法
  从课文作者来说,锤炼语言就是在锤炼思想,语言的丰富体现了内心的丰富;就学习者来说,品味语言其实就是透过文字直达作者的内心,得到更多美的体悟。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品味落到实处而不是隔靴搔痒?“推敲”“一字之师”等文学史上的典故,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极大启示——推敲语言,比较是很好的方式。
  比如教学苏教版课文《品质》,抓住“我”最后一次到店铺和年轻人的对话,我设计问题的是:小说中两个“啊!”,都用感叹号,分别表达了什么语气和感情?第一个“啊!”原文是:“‘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此时格斯拉已死了一段时间,没有人关心他,这时竟有人问起他来,年轻人一愣,情不自禁“啊!”了一声,是意外,是好奇。第二处原文是:“‘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是饿死的。’”年轻人没想到一个快死的人还那么认真地做靴子,用最好的皮革做,还按时寄给顾客。他感到费解,甚至还有些感动,于是“啊!”了一声。两个感叹号平平常常,学生初读时没在意,一眼滑过;教师一问惊醒梦中人,学生深入文本推断其丰富的潜台词,反复试读比较,进入了一种主动探究的情境。
  又如改定本《祝福》一开始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初次发表本里“回到”写作“经过”。教师就此设问:你觉得这处改动有必要吗?学生一开始只是凭自己的感觉作答,经启发,他们才意识到这一改动很有意义:如果是“经过”,那么作品中的“我”在鲁镇呆几天关系就不大,而“回到”乃是专程回乡,理应多住些时候,可是到第三天下午“我”就急于离去,其原因一则是与四叔话不投机,更重要的是“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如此就突出了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使读者心生悬念,急于知道下文。如果只是“经过”,力度就不够大。这样的语言品味,指引学生在比较中切实地领悟到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三、诵读涵咏法
  老舍先生曾经谈到:“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好文章不仅让人家愿意念,还要让人念了,觉得口腔是舒服的。”因此,品味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推敲字义,理解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还要品味声音,体会文字的音律美。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文字愈发敏感,审美素养才能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请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个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该段文字读来节奏舒缓,又有几分沉郁,令人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月下荷塘恬静、朦胧、优美的意境之中。说实话,这并不全因为作者的绘景艺术多么高超和景色如何迷人,更多的要归因于语言的旋律美。教师不妨把文句稍微改装一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些白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又如美人刚出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改装后的文句不过删掉了一些结构助词(“的”“地”“着”之类),对个别句子的语序稍作改动而已,但再读一读,原文那种与作者心境高度合拍的旋律美丧失殆尽。教读此文时,只要教师稍作语言变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细加品评,他们就会从骨子里感受到这种语言的旋律美。又如戴望舒《雨巷》中的“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假如删去一个“悠长”,那种随朗读声传达出来的小巷的无尽与心境的惆怅,便也无迹可寻了。
  四、生活体验法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在心底里产生强烈的回响,这就是生活体验法。比如阅读食指的《相信未来》,在“知人论世,走近作者”这一学习环节后,教师提出:初读此诗,你最大的理解障碍是什么?学生认为是前两节中大量的陌生意象。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思考诗中意象象征着什么,它们分别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结合诗作的社会背景,自主思考其内涵,很快有了自己的感悟:
  生1:从“蜘蛛网”“查封”,我想到了一种缠绕、压制的势力,“蜘蛛网”当指黑暗势力;“炉台”是生火做饭的地方,应是指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若有若无、袅袅缭绕,喻指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圣洁、轻盈却很容易消逝,我觉得它象征的是希望的火花。
  生2:“紫葡萄”让我联想起带霜的果实,它指的应该是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引发我想到“眼是水波横”,但它是由“紫葡萄”化来的,应是指失望的眼泪;“鲜花”是艳丽而芬芳的,指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虽已经枯萎,但毕竟凝结着露水,有了一二分生气,可理解成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
  ……
  师:一、二节中诗人使用意象时,明显用了对比,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意象。试加以体会、领悟。
  学生思考、讨论,然后集中交流:一组是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化为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凄凉的大地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悲哀、凄凉,象征着黑暗残酷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给人带来的是失望、悲叹、酸楚、痛苦。另一组是凝露的枯藤,以及美丽的雪花等,这些意象象征着沧桑而不屈,与诗题“相信未来”暗相呼应。
  师:同学们的体验很有道理。伟大的意象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考,这种情感在流传过程中,逐步脱离诗歌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存在——一个词从此有了独立的生命。
  诸如此类的语言品味,能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体验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读通、读透文本。
  五、空白填补法
  填补言语空白,也能为语文阅读鉴赏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如学习《雷雨(节选)》一文时,人物潜台词不容忽视。所谓潜台词就是话中有话,言外有意,弦外有音(“潜”是隐藏的意思)。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就是说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者不便说的意思。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者描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了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选文中像周朴园的台词“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以及鲁侍萍的“他(指鲁贵)永远不会知道的”等,都有丰富的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含蓄蕴藉地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性格与内在情感。这些值得挖掘、玩味的言语空白点,都能引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填补。
  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语言品味形式的多样化。在阅读教学中,上述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孤立、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学习效果自然更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责编/张 鹤

推荐访问:品味 深处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