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强车工工艺学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摘 要:车工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车工工艺学 教学方法 学生 教学效果
  由于技校学生入校前没有车工工艺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门课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此给理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遵循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曾作了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途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再传授理论知识。比如在讲车床结构一节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到学校实习工厂进行现场观摩,听机修车间的老师对车床进行介绍,学生们边听边观察,并不断地提问:这个部件叫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此时学生自然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老师开动车床加工工件时,学生更是产生了动手操作的愿望。老师抓住契机,把学生带回教室,向学生传授车床各主要部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及有关部件、机构的调整方法,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辅之以直观的教学工具,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将内容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讲“车削轴类零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车外圆、车端面、车阶台、切断等的具体过程。学生以前从未见过车刀,在讲车刀这节课时,就拿来偏刀、切断刀、螺纹刀等一些实物让学生自己观察、识别,以后在讲车刀的几何角度时,学生就很容易听懂。在讲量具时就发给学生游标卡尺、外径百分尺,而老师则拿出相应的模具,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练,如此的师生互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听得有劲,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
  三、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到企业生产的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要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用结合。比如在讲“轴类零件质量测量”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轴类零件的测量包括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两方面。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外径百分尺、百分表、和界限卡规等,测量时要据不同的测量内容选用相应的工具和测量方法。比如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所用的工具就是百分表和V形架,测量时就把工件放在V形架上,将工件旋转一周用百分表测量截面内最大、最小读数,连续在全长上测量若干截面后,取各截面测得所有读数中最大和最小读数之差的一半,即为该工件圆柱度误差。教师让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后,带领学生到实习工厂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加深理解。随着学用结合过程的深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四、及时讲评,针对不足,加强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讲评,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在讲“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一节时,老师先示范四种装夹方法:四爪卡盘装夹、三爪卡盘装夹、两顶尖装夹和一夹一顶装夹,然后让学生逐一练习。学生练习时发现对每种装夹方法的操作特点不够明确,特别是在用两顶尖装夹法时,中心孔总是钻不好,中心钻头折断了好几个。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及时讲明各装夹方法的特点及相应夹具的使用,重点讲解两顶尖装夹方法适用于细长轴等需经多次装夹才能加工好的工件,其特点是不用找正,装夹精度高,但刚性差,不可承受较大切削力、尤其是较重工件不能使用此装夹法。钻中心孔时,必须充分浇注切削液,选用适当的切削用量,在钻孔前必须先保证工件的端面平整,找正中心孔位置。老师讲解、演示后让学生加强不同装夹方法的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每种装夹方法。
  总之,在车工工艺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并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机械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推荐访问:工艺学 车工 教学方法 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