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古民俗中婚育文化探究] 酒泉民俗

  [摘要]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历来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和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几千年来,各种民情习俗互相交汇融合,既有对中原礼仪的继承,又有对西方文明的吸纳,形成了以汉民俗为主、其他民风兼顾的民风习俗。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在酒泉延续了几千年,有些已被时代所淹没,有些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了解并研究它,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酒泉;民俗文化;婚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99-02
  酒泉,古称肃州,自古就是“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东西通衢之要冲,军事边防之重镇”,历来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和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几千年来,各种民情习俗互相交汇融合,既有对中原礼仪的继承,又有对西方文明的吸纳,形成了以汉民俗为主、其他民风兼顾的民风习俗。其中婚育文化就是一朵奇葩,值得探索、研究。
  婚嫁是人一生的终身大事,也是个人建立家庭、真正融入社会的开始,所以有“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的说法。肃州婚嫁习俗,旧时严格按《礼记·昏义》所规定的“六礼”进行。“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备”还是“不备”,是区别妻与妾、嫡与庶的分水岭,是决定用“八抬大轿”抬进大门,还是步行领进小门的关键因素。所谓“六礼”,就是娶妻过程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定亲和亲迎六个礼节程序,其核心始终贯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宗法思想。青年男女到了婚嫁年龄,则由父母代儿女选择对象,选择的标准一般要门当户对。有了目标,便请媒人实施必要的礼节程序。
  先由媒人领着男方偷看姑娘,中意后,媒人再代表男方家提出结亲要求,叫“纳彩”。女方家同意结亲要求后,男方家通过媒人向女方家讨要庚帖(女方的生辰八字),叫“问名”。要庚贴,是为了“合八字”。“合八字”是为了避免双方“八字”中所含的“十二支”刑、冲、克、害。“合八字”一般由阴阳先生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判读。相“合”为吉,相“冲”、相“刑”尚可区别对待,相“害”则视为凶。
  “合婚”告“吉”,男方家主人央媒人到女方家择日定亲,叫“纳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逐渐允许男女双方在定亲前见面,正式见面时双方要交换礼物,实际上,旧时互送信物,肃州民间称为“换手”。准备好的信物,男方不给或女方不接,意味着婚事不成,大多没有定亲的必要。
  男方送彩礼,女方家长接纳叫“纳征”。“纳征”一般要在定亲时进行,媒人必须在场。定亲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以及后来的新历元旦,男方都要给女方家送节礼,以示婚约生效。
  在男方家庭具备结婚条件后,男方家长请上媒人、带着儿子去女方家商量结婚的日子,叫“请期”。双方把大致日期商定后,具体日期由女方的母亲定。
  男方家用乐队、花轿(后来改为小轿车)迎娶新娘的仪式叫“亲迎”,肃州叫“迎亲”。迎亲的前一天,女方的母亲要督促女方沐浴,并为之盘头、开脸、装“嫁仓”;男方母亲要为新郎迎亲准备好新娘穿戴的棉衣、盖头,用的化妆品、梳子以及成对的酒肉、红糖、红枣、核桃等娶亲“礼仪”。娶亲时,吹鼓手、说客、月老、伴郎必不可少。新郎到岳母家“添箱”,(旧时女儿出嫁的前一天,娘家人显摆酒席招待亲友;客人带着钱物上门祝贺,给嫁妆箱里添嫁妆,谓之“添箱”也是必不可缺的)。新娘“哭轿”,新郎官“抱轿”、“颠轿”各有讲究。娶亲队伍回程时,一路上猛吹细打,轿夫随唢呐声的起落而“颠轿”,轿夫“颠轿”除了渲染热闹气氛、减轻路途劳顿外,更重要的是向新娘索要些酬劳——钱或鲜糖果之类。送亲的新娘父母到女婿家要“进礼”,谓之“礼尚往来”。新娘下轿时,在鼓乐声中接“宝包”、走红毡,夫家用五谷杂粮掺红纸屑“打煞”;庆典仪式上拜天地、行大礼、接红包、带首饰、摆嫁妆;进洞房后,新婚夫妻喝交杯酒、吃合晋饭;傍晚时分,附近的青年男女前来“攘房”,到子夜才散,迎亲习俗方告结束。第二天,新婚夫妇拂晓起来先到堂屋拜祖先,再到“道座”拜父母,与长辈、姑嫂见面,“六礼”告成。
  “六礼”是相当繁琐的,往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一般的贫民百姓是无力应付的,因而有私奔、偷婚的事发生,于是到了宋代不得不将庶民百姓的婚仪稍加省略。在《政合新礼》中将“问名”并入“纳彩”,把“请期”并入“纳征”,将“六礼”合并为“四礼”。朱熹在《朱子家礼》中,又把“纳吉”删去,使原来的“六礼”变为纳彩、纳征和亲迎“三礼”。肃州地区明、清、民国时期,百姓的婚礼基本上沿用“三礼”。
  结婚第三天,新娘下厨拜灶神、做“试刀面”,婆婆、嫂嫂、小姑都在一旁打下手,这顿饭决定着新媳妇在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就是古诗“三日如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姑味,先遣小姑尝”的遗风。“回门”、“站对月”也很讲究,新婚夫妇携带礼物到娘家或亲友家探亲,叫“回门”,肃州百姓现在一般是结婚三天“回门”,第八天站娘家,叫“站八天”;满一月的新娘由新郎送到娘家住一个月,叫“站对月”。回门时,娘家人或亲友一般要包饺子招待新女婿,称“捏嘴饺子”,意思是让一对新人和睦相处,三缄其口。“站对月”是为了新娘有个养息的机会。
  旧时,新媳妇进门,给公婆带来新的念想——早生贵子。媳妇生的男孩越多公婆越高兴,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陈旧意识在古代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那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又无妇幼保健体系来维护婴幼儿的合法权益,新生儿成活率非常低,所以,遗留有许多生育方面的习俗。
  洗三: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用艾草水给婴儿沐浴,谓之“洗三”,如今俨然延续。
  忌门:小孩出生后,在产妇门上挂上门帘,上缀红尖布条一块,亲朋邻居来家中看见红布尖即可止步,谓之“忌门”。这一习俗保证了产妇、婴儿的正常休息,对预防疾病传染、婴儿免遭惊吓有好处,如今依然延续。
  放镜子:旧时,婴儿生下第一个月,头前要放母亲经常用的镜子,镜面向着窗户摆放;当母亲下炕离开时,镜子则照着小儿的头摆放,意取母亲始终在小儿的身旁作伴而不受惊吓。此俗现在已不普遍了,   撞姓:婴儿生下第三天清晨,由父亲抱着在自家门前路口等候,碰到第一个成年男性,就请他栓下婴儿做“干儿”;若遇到给小儿“撞姓”的事,不管你地位高低,或贫或富,都不得拒绝。即便是没有现成的带子,也要解下腰带或鞋带,栓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个过程叫“撞姓”。至于过后双方确定“吉日”,履行拜认大礼,认“干老”,给孩子穿新衣、挂“氏命锁”,那是必要的程序。撞姓的目的是保佑新生儿消灾免疾、健康成长。
  过满月:婴儿满月(男婴28天,女婴30天)时举行的庆贺仪式,俗称“过满月”。吃“汤饼”庆贺新生儿满月,起源于唐玄宗时期。本是宫廷讲究,后来流传到民间。旧时,大家望族为婴儿过满月做汤饼会,年老得子者也效行;穷苦人家不太讲究,过满月时,亲朋好友送的礼品一般为婴儿用的衣物,如衣服鞋帽、斗篷、玩具等,主人设宴招待。这种奢侈活动,过去在民间不太流行,但近年来在城乡也普遍流行起来。
  穿“百衲衣”:从百家讨来的布头、布尖做成的衣服叫“百衲衣”。小孩穿百衲衣,来源于南宋济颠活佛的做法。旧时的肃州,即将成为奶奶或外婆的中年妇女,都要从周边熟人家里讨要布头、布尖,为未来的孙子做“百衲衣”。等到各色布尖要齐备的时候,开始“斗方”做“百衲衣”。据说,身穿“百衲衣”的小孩,由百家护佑,能健康成长。
  试晬:小儿满周岁,谓之“迎头生日”,有举家庆贺的,也有设宴庆贺的,在此活动中也有设“冲盘”的。“冲盘”是旧时的习俗,活动中准备一些象征土、农、工、商的物件,看小孩抓什么,来占卜他终生的爱好。用一本书或一支笔(表示文人)、一条鞭子(表示务农)、一把尺子(表工匠洽谈)、一个算盘(表经商),小儿先抓什么就表示将来会成为什么身份的人,这种活动称为“试晬”。“试晬”的结果决定家长对孩子的重点培养方向。解放后,这种活动仅在农村流行,现在在甘肃地区,“试晬”基本绝迹。
  起名:小儿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乳名,一个学名。小儿起乳名,既随意也慎重。体质好的婴儿,一般有家中老人起;若婴儿体质多病,则到寺庙、观庵中许愿祈求神灵保佑,从乳名中也可看到每个人在刚出生后的体质状况和家庭的祈盼。乳名一般不寄托家人对小儿过高的希望,怕消受不起,只求他(她)平安成长。乳名用到起了起学名便不再使用。男孩起学名,家长非常重视,既要按家族的“排辈诗”中规定的字眼起,也要蕴含家长对孩子的厚望。一般要请当地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先生起名。旧时,青年男子20岁行“冠礼”,若粗通文墨或学有成就的还得起个“字号”用于同辈间互相称呼或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这些淳朴的民俗民风在酒泉延续了几千年,有些已被时代所淹没,有些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了解并研究它,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郭立诚.中国民俗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酒泉市教委编.酒泉历史《乡土教材》.

推荐访问:酒泉 婚育 探究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