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2013经济政策主线】 李扬

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新一届政府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以及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会议指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要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可以发现,追求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的平衡,仍然是新一届政府经济工作的政策诉求。事实上,这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政策目标一直纠结贯穿于过去多年的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之中,并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的波动,成为动态调整政策的侧重点。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着怎样的走势,又潜藏着哪些国际与国内风险?2013年宏观调控发力方向应指向何方?又要避免哪些误区?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专访。稳中求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无论从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雄厚的社会生产力基础,还是不断提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丰富的人力资源来看,经济的长期增长都有较大保障。在此之前数日,中共中央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明年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李扬: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作为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未来5~10年,一位数增长率将成常态。我们称这种减速是结构性的,主要指的是,就经济结构而言,我国的制造业就业率已达峰值,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业部门的发展;而在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普遍低于制造业。就生产要素结构而言,我国劳动力的增长率已经趋减,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资本和技术进步;而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一直是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弊端。我们称减速是结构性的,还意味着,这种减速不是政策造成的,也不是经济周期的一个特定阶段,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平台。面对这种周期性减速,依靠需求刺激政策不仅难以恢复两位数的增长,还会推高通胀(及资产价格)。这就给我们今后的宏观调控政策确定了规矩和方向。然而,我希望强调的是,结构性减速固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更多地则是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压力、动力和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的核心,是将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全面转移到质量、效益和可持续的轨道上来。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潜在增长率区间并依据它的趋势变化进行增速目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绝不刻意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在这样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中,我们应当全力推动全面、深入的结构调整战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简言之,稳速增效的核心就是用质量效益的提高来弥补速度下降的缺口,进一步增进财富积累,提高人民的福祉,并藉此改善收入分配,防范金融风险。总的来说,明年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下来,但是质量和效益会提高。现在看来2012年GDP增幅可能放缓至7.7%,2013年则预计保持在8%左右。这跟过去十年平均9.8%的增速相比,明显地下了一个台阶。大家不妨注意一下,从明年开始,我国经济政策中诸如“快”、“大”这样一些量的指标,恐怕会逐渐变少;而“质量”、“效益”、“成本”这样一些质的指标、内涵性指标,出现的频率将会不断提高。我以为,这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后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扭转虚高增长过去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存在较大虚高成分,过高的增长成本和产能浪费,令“实在”的增长远没有表面上看去那样精彩。在李扬看来,摒弃唯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不仅是降低增速,更是去除增长水分。《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国内经济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李扬:按照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未来,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险些又出现了新一轮过度投资的冲动。党中央国务院见机得早,方才防范了这种“地方版”的过度投资的发生。但是,盲目投资的冲动依然存在。这些投资,相当部分是可能形成新的产能过剩的无效投资,由此形成的经济增长也是无效的增长。《财经国家周刊》: 如何看待增速虚高的现象?李扬:在近期的一系列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的是没有水分的增长。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增速过高,难免拖泥带水,泥沙俱下,形成一些水分。在我看来,经济增长的水分,可以从三个角度观察分析。其一可称增长的外在水分。近几十年来,撇开外需不论,我们的增长主要依赖国内投资。如果这些投资顺利地形成生产能力,生产出的产品又都能被国内消费有效地吸收,那么,这种增长是无水分的;但是,倘若投资不能顺利地形成生产能力,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被充分利用或者索性就是豆腐渣,或者,生产出的东西形成积压,卖不出去,而且是在大量人群收入水平未能提高,从而消费力不足的同时出现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与这种状况对应的经济增长便应被视为水分。其二可称增长的内在水分。这指的是,对于定量的经济增长,我们的投入过多。这涉及经济学的另一金科玉律,即我们追求的是:用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这里的问题,正是习总书记强调的效率问题。换言之,高投入、低产出对应的是无效率、低效率的增长,这里的效率损失,应当被视为增长的内在水分。 其三可称破坏生态的水分。这指的是,我们的增长对生态产生了破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扣除这些破坏和污染,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增长要大打折扣。这些折扣就是增长的水分。我以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压缩各类水分,使得经济增长实实在在地形成改善民生的产品、劳务和环境生态。这个压缩水分的过程,正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必由之路。正面积极看投资本次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中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机遇、问题都集中于投资。当下,认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就要放下投资的观点较有市场。这种观点是否符合中国经济现实?李扬认为,对待投资不能一边依靠、一边批判,而是要抱以“敬畏”的态度,定位科学的投资方向,并促进民间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财经国家周刊》: 2013年,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将如何定位?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投资这驾马车?李扬:本次会议在部署2013年经济工作任务时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据我的印象,如此将消费和投资同时并提,而且没有责难高投资,这是很少见到。这表明中央在把握经济增长的动力的结构方面,做到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对于消费,提的要求是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对于投资,提的是关键。消费与投资,一个基础,一个关键,非常耐人寻味。在过去30年历史上,中国的增长,若就国内因素而论,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这是个事实,但是,在很长时间以来,一提到投资,我们总将它说成是一个负面因素,觉得高投资是个病,是需要转变的扭曲因素。这不符合经济运行的事实,也不符合经济学原理。我们的目标似乎是要让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这肯定是对的,但是,如果将之极端化,则可能走向谬误。美国、欧洲的经济增长动力都是国内消费,然而,这种增长模式导致了其增长缓慢,以至于凸显消费过度,不得不负债消费,形成负债经济。事实证明,这一模式也并不是科学的。此外,中国目前没有依靠消费主导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因为中国还没有国际货币发行权,没有让别人替你的消费买单的能力。因此,以消费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这个观点喊了多年,而消费占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并没有增加。因此,对于投资,我们要正确对待。越来越依靠它来拉动增长,理论上和政策上却总在批判它,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对于延续多年的事实,我们至少要有敬畏之心。在给投资摆上了正确的位置的基础上,未来的主要工作是选择好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经济工作和强调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都是非常有见地的。《财经国家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你认为,下一步城镇化的推进措施将重点着眼于哪些方面?李扬:关于城市化,此次经济工作和突出谈到了提高城市化的质量问题,突出谈到了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过程。对这一点的强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过去谈城镇化很少谈质量,很少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融入,应当说是一个欠缺。如果仅仅追求城镇化的规模方面,那就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卖户口来提高城市化率的问题。城市化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历史进程,是事关中国命运的事情,可是若不注意质量,人们就会质疑:我们究竟要城市化干什么?注重质量的城市化,就是城市要宜居,大家到城市来能够就业,要能够享受公共服务。而且,在这个城市化过程中,还要特别考虑到城市和农村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以为,未来的城镇化,将更加强调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更加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强调进城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的问题。

推荐访问:经济政策 主线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