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时代在发展,世界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我国的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中语文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摆在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难题。在教育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型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课外积累素材,充实知识系统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因为知识面较窄知识系统不全,而影响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在课外搜集关于文学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民俗风情、生命价值、生存意识、科教影片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乐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在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下主要知识:有关的文化知识:作者和名人生平(如居里夫人、鲁迅、邓稼先等),诗歌特点、文体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等等。有关的历史知识:中国朝代的变迁、鸦片战争、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战历史、十年动乱等等。有关的影像资料:安塞腰鼓、印度舞蹈、化石的影像素材等等。二、课堂上精心设置,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对每一篇课文都允许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的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视界独特的理解。如果教师心中只有一种教学设计,一直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的设计中,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倡导学生独立体念,甚至包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例如在教学《风筝》一课时,当学生提到“小兄弟是否真的忘记当年‘精神扼杀’的一幕”时,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畅所欲言,学生们大胆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不但在课堂教学时保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外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经常以周记、小作文、心得等形式形成研究型学习成果初中语文研究型学习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着重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某一种刻意的目标,它可能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也可能是一种联想。这个学习过程在于所体念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后的一种体会或者一种思考。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总是要求学生把他们自己的见解、心得写成小作文小论文或周记,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等,以练习写作、表达自己的思维为主,不做过高的要求,从而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培养研究意识时着重注意学生的研究习惯、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时,我们还必须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把握好大的教学方向时,树立服务意识,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这个“主体”主动的去探索、主动的去发现、主动的去体念和思考。(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白马桥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主体作用 发挥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