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文化背景下纸质媒体的“图文”关系】视觉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摘 要: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纸质媒体纷纷进入“读图时代”,以大幅图片吸引受众,缓解日渐式微的压力。然而消费时代和视觉文化彼此呼应、来势汹涌,关于“图像将取代文字”的说法也甚嚣尘上。本文将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对纸质媒体的“图文”关系进行探析,说明二者的关系是彼此补充、相得益彰的,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关系。关键词:视觉文化;纸质媒体;图文关系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114-02所谓视觉文化,是指“现代文化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和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新的视觉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图像研究。[1]”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也曾提出,“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2]”视觉文化的冲击反映在纸质媒体上,则是“读图时代”的来临。在由视觉文化所带来的新的研讨领域中,文字在传统纸质媒体中的原本不可撼动的绝对地位开始松动,其与图像的关系正处在视觉图像文化研究新的问题领域中。本文将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析。一、图像弥补了文字的缺憾(一)图片是争取受众的有效手段对于在信息大爆炸、媒体大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而言,图像对他们的意义显然是大于文字的。视觉文化在传统媒体中普及,一方面,是客观上已经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成为争取受众必不可少的手段。年轻一代浸泡在电视、网络等喧闹的媒体环境中成长,日渐形成“图像性”信息处理思维,酝酿出了非逻辑的、直观的、感性的、被动的性格特点。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迫使传统媒体也不得不朝着“图像性”的方向发展。纸质媒体对图像的日益重视,让读者尽可能省力、省时地得到了大量的信息。图片来自于新闻现场,是最生动、最直接的反映。读者不仅能够在图片中读取记者想要表达和呈现的内容,也能够在背景中找到可能感兴趣的蛛丝马迹,对于图片的解读更加多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图像准确的现场还原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众无法抵达现场而致的信息损失和遗憾。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登陆火星并发回最新图片,如果没有图像传播,很难想象受众将如何通过单纯的文字理解关于火星地表的种种文字性描述。与此同时,不断改变着的媒体环境也在改变着原有读者的阅读习惯,传统的阅读习惯和耐心被日益消磨,浮光掠影式的信息选择、浅层次的表象思维充斥四周,对于绝大部分的受众而言,短时间内读取一张无需“翻译和解码”的图片的信息显然比读取相当篇幅的文字更省力、也更有趣味。从全球化的角度而言,图像符号更加直接、直观和形象,使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够建立在理解的共通性上,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不同的语言文化,无中介地进入文化对象,为地球村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弥补了语言表达中的种种缺憾,能够更好地争取不同背景的受众,上文中美国“好奇号”的例子也是对此的生动诠释之一。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之下,图文合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纸质媒体而言,正如美国新闻学者阿诺德所说:“对于瞬间精粹的摄取,照片博得的吸引力是文字所达不到的。”《北京青年报》在一次读者购报心理调查中,曾得出一个著名的“五秒钟效应”,即读者在报摊停留的五秒钟之内就能做出购买决定,而左右这种购买决定的,往往是最直观、最具冲击力的视觉吸引。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视觉可以压倒其它器官,第一时间取得优先性和至上性,可见图像的发展对于一个媒体而言的重要作用。(二)新闻作品的视觉化描写一些编辑提出要“以非写作(non-writing)的方法向非阅读者(non-reader)提供非文字(non-text)的报道”,于是,让报纸“易读”和“视觉化”被提到了报纸编辑们的媒体议程之中,报纸实现了导读方式与信息传递的图解化。新闻作品也出现了视觉化描写,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亦是“读图时代”对于传统文字写作冲击的影响之一。比如《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猎杀大熊猫案调查》的“冰点特稿”中,开头有这样一番描述:群山呈现着渺无人烟的荒蛮景象。四周出奇地安静,一种自然安宁的气氛笼罩着山谷。在万籁俱寂的森林里,32岁的农民李启均专心寻找着猎物的踪迹。天刚蒙蒙亮,他便起床,带上长约1米的单筒猎枪、背包、塑料编织袋和水果刀,独自一人上山了。此时,他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却一无所获。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透过竹林的缝隙,他看到一只娇小玲珑的熊猫宝宝。在温暖的阳光下面,它旁若无人地咀嚼着竹子,时而昂起头,打量着周围的世界。“砰”的一声枪响,熊猫的一条后腿中弹了。它挣扎着跑了一小段路,随即又被第二枪射中腹部。这个只有9个月大的熊猫宝宝,瞬间倒在血泊之中。又如中青报另一篇文章《就这么失败了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太气愤了!”杨国锋回忆往事,突然沉默下来,慢慢收拢拳头,两手紧握在一起,身子一阵颤栗,泪水滚出了眼眶。喉结紧缩了两次之后,吃力地吐出一句话,“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这都是十分视觉化的描写,读者读起来像是在阅读一个剧本,群山、森林、打猎者、可爱的熊猫宝宝……一个个元素很容易使读者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视觉想象;而握拳、颤栗、泪水滚出眼眶这样的寥寥数笔,也使一个无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写作手法和传统的新闻写作显然有所区别,其中已然可以窥见“读图时代”对于传统的文字中心地位的强大冲击。二、文字是对图像更准确的定位和补充虽然具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图片传播还是有其无法忽视的缺憾性,这种阅读理解的“直觉”很容易被某些人利用,或者造成阅读者的误读。 电视新闻即便每一个镜头都是真实的,也可以通过蒙太奇剪辑达到扭曲信息传递的效果。而在纸质媒体中,即便每一张图片都是真实的,加上不同的图片说明也会被解读为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图片新闻的缺憾之一。一个假事实配真图的典型案例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的一张“独家海啸”照片,2004年12月30日,该报刊登了这张“触目惊心”的海啸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事后却证实,该照片是两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的钱塘江潮。一旦让“眼见未必为实”成为图片新闻的标签,受众对于图片的信任感也将不复存在。再比如2012年8月刚刚发生的悍匪周克华被击毙事件,某网站以《周克华被击毙 重庆市民洋溢着笑容拍手称快》为题发表网文,配图是一群身着冬衣的群众在围观。且不说这是不是重庆市民,也不说图中群众有没有“拍手称快”,这个八月盛夏发生的事情,围观群众怎么可能身穿羽绒服?此图一出,成为网民笑柄,该网站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因此次乌龙事件大打折扣。可见,如果新闻媒体不能够守住最后一块阵地,一旦失去了读者的信任,图片的新闻传播优势便会荡然无存。种种事例表明,新闻图像虽然具有其巨大的优势,但也仍存在着表面化、信损大的缺点,仍需要文字对其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和补充说明,这就使“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成为必要。此外,也并不是所有的图片都是有价值的,如很多党报的图片,反映两会等内容的报道,群众三五人坐在一起阅读或讨论,“年年岁岁花相似”,大家已经读出了心照不宣,这样的“摆拍”很难说给受众带来什么信息和美感,更不用说视觉冲击力了。对一份报纸而言,图像的地位再上升、份额再加大,也无法依靠纯粹的文字支撑起一整张报纸。图片的信息虽然直观、显性,但还是需要文字交代必要的主题、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等,以此消除其本身存在的多义性,从这一点而言,文字在媒体中永远具有不容撼动且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三、结 语在当代消费社会,文字的力量被不断削弱,能够在第一时间攫取注意的“视觉文化”似乎已经无节制地迈向“独裁”,开始它无休止的影像统治。但是,文字和图像都是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正是视觉图像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冲突与互补,才形成了这个方兴未艾的“图文时代”。其实,“看”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感受性地接受被动刺激的机械过程,而是与语言、概念、思维等有着天生的伴生关系,因此,它也就难以与“语言文化”彻底划清界限。这是一个从“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的过程,“形象”不断被“影像化”,并使世界成为“影像”的世界,这无疑也是技术(包含语言、理性)与艺术交融演进的结果。因而“视觉文化”并非是指与“语言”毫无关联的由纯“视觉形象”所共同组成的形态特征。而在此背景下,作为以传递信息为基本功能的大众媒体,不应对文字和图像进行简单的主次评定,而是从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角度进行思考,将图片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征进行充分重视、优化和发扬,使图片文字与图片实现质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参考文献:[1] 马颖.当代新视觉文化之解读与反思[J].艺术理论,2008(1).[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3] 杨涛.“图像”的当代[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2).

推荐访问:纸质 视觉 关系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