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发挥该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创新型人才 作用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要想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负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发挥“纲要”课程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为创新打下知识基础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是进行创新的基础。“纲要”课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等非常丰富的人文科学内容,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人文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创新实践奠定人文知识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对人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倾向的总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创新精神的表现有:不墨守成规;不迷信书本、权威;大胆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冒险等。在“纲要”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通过帝国主义侵华史对学生进行国耻教育,让他们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懂得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道理,树立创新意识,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2.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意义教育。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党内外重重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独创意义的、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纲要”课程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纲要”作为全国统编教材,课程内容与中学历史课内容重复。为了使学生对“纲要”课程感兴趣,让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挖掘新的史料。譬如,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给学生放映了《种子之战》,让学生了解到在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掠夺中国的领土、文物、矿产、劳动力等资源,还掠夺了中国的种子资源。
  (2)引地方历史文化进课堂。如讲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灾难与损失时,给学生介绍了作为“731部队”四个分支机构之一的“日军波字第8604部队”在广州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3)介绍学术前沿成果。把学术界新成果及教师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兴趣。
  4.从历史伟人身上学习创新品质
  我们通过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从伟人身上学习创新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勤劳节俭;面对挫折不埋怨、不悲观、不浮躁;勤奋好学;认真、执著、积极主动等。如通过介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等近现代史杰出创新人物成功成才与他们的理想、爱国心、责任心、勤奋、执着等品格的关系,教育学生懂得历史上成就大事业者都是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远大的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勇于承担民族责任;通过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所受的打击和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历史,教育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能悲观失望,而应把它当做磨炼自己意志、积累新的力量的机会。
  5.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学习我党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无一不彰显着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光芒;“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林县精神”,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
  6.鼓励学生质疑
  在“纲要”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和因循已有结论,运用辩证、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用怀疑求异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敢于大胆提问,能用不平常的思维方式来观察、思考、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而对有些学生提出的幼稚简单问题,则认真解答,并抓住时机讲述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知道怎样提出问题才更有意义,从而使学生从“敢问”、“勤问”向“善问”、“乐问”发展。
  7.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改变以往机械、死板单一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与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期末考题则去掉过去的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题目,全部改为主观题(其中有一定量的开放性题目),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独立看法。在考试评分标准方面,不出标准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8.激励创新行为
  在考核方面我们引入了激励机制。如在平时成绩中,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参与BB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博客发布的讨论题讨论次数和质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通过在学校BB网络教学平台设立“学生优秀课程论文”、“学生优秀社会实践作业”、“学生优秀讨论帖子”等栏目,将在网络讨论、课外作业、社会实践、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中能体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生作品上传,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间接对这些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给予表扬与鼓励。   三、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1.通过问题式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学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一内容时,我们通过发散式提问,提出“近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学习“戊戌变法”这一专题时,提出“从中外历史上的变法看戊戌变法为何失败”?引导学生通过中外变法的对比分析,运用分析、概括、判断、归纳等抽象思维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讨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提法正确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提法是一种丛林规则,在现实中,“落后也不一定挨打”,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一些假设性提问,如“如果清政府启用林则徐抵抗英国的侵略,中国会不会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假如没有袁世凯的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没有成功的可能”?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在“纲要”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丰富的想象时间与空间。在“纲要”教学中,我们通过“如果在鸦片战争后,让你到广州创办一个商店,你会经营什么商品”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学生课程论文选题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论文题目与学生专业结合。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选做“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研究”,英语专业学生选做“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第二,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如笔者将自己正在研究的“日本侵略者在佛山的暴行”、“佛山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洋务运动在佛山”等课题作为学生课程论文题目,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第三,论文题目与地方历史文化内容相结合。如“国民政府与广东抗战”、“张之洞与广东洋务运动”、“广东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等。通过以上做法,既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与学生专业学习相脱离,又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调查能力与交往能力。
  如通过“土地改革与我的家族”、“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的家乡”、“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我的家乡为例”等社会实践选题,让学生调研后写成调查报告,从中训练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的改革与实验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对学完“纲要”课程后的突出体会与收获进行调查时,学生写道:学完“纲要”课程后,明白了“如何做人做事”,了解了“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需要培养与训练”;“通过伟人事迹介绍,懂得创新与个人品质的关系”;“慢慢地改变了我原来不愿思考、不会思考的习惯”;“提高了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术活动与课外活动中,公管2010级学生杨燕君将课程论文与学院学生学术基金课题结合,所写的论文“佛山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2011年申请学术基金获得学院批准,并已于2012年顺利结项。法学2011级2班同学将“纲要”课程论文写作与学院公开团日活动结合,所写的论文获得学院公开团日活动二等奖奖。可见,通过课程改革与实验,“纲要”课程已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大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廖启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2]燕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
  [3]杨立红,朱正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与创新思维培养[J].教书育人,2010(6).
  [4]沈蓓绯,张金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创新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推荐访问:近现代史 人才培养 纲要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