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讲座引发思想渗透【渗透多元交叉思想的高校教师培养探讨】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样,同属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多元交叉思想渗透其中,即在进行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时,我们应尽可能全方位、多维度、从各要素相互融合的视角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本文围绕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重视提升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努力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培养教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渗透多元交叉思想的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让终身学习贯穿教师一生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1965年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人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是应该贯穿于个体的一生的。身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这一观念的正确性被一再证明。
  提到“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时,人们更多把它归属于对教育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的要求,而忽略了它同样是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要求。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学生知识作为一种教育常态。其实,中国古人的经典著作《礼记·学记》就曾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树立师生共学,师生互学的理念。
  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体的空前多元化,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如果不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必将难以保持其学术权威角色,也定将无法成功担负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学生的榜样示范者,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行为应该最先由教师做出表率。另外,就个人职业成长而言,人格培养与学问修养的养成也需贯穿于教师的一生。教师如果能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使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促进,从而起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重视提升教师自身道德素养
  在一些人着重强调教师的知识素养,即教师要在具备自身研究领域所需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广泛涉猎国内外其他各领域有价值的知识,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笔者则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教师所应具有的诸多素养中,教师的道德素养重于其他。
  知识的传递途径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可谓十分便捷,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有可能在知识上大有所获,但人品的修养则不然,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处于思想形成阶段的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笔者十分赞同南怀瑾先生的观点:“以师道而言,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人品的教育要负一辈子的责任”。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把人品教育作为己任,就是失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能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发挥教育的知识传递功能。从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看,通过高校的不断选拔与培养,“经师”型教师可以层出不穷。但如果高校教师只偏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笔者认为,是不能被称之为教师的。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化与综合化并重的知识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育能力与教育技巧等多方面素养。特别是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们需要在人品修养上堪称楷模,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成为“人师”。
  三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面对我国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的现实矛盾,各个高校,甚至全社会都开始进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探讨。在考虑众多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教师在其中所应发挥的价值。
  对比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将既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又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请进课堂的严格的教师选聘制度,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容乐观。究其根源,这与当今中国还相当缺乏这样的人才与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关系密切。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刚刚迈出校门便踏上讲台。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高学历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不可否认,他们中的大部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并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很好融合后传递给学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从古至今,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为了学生,为了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教育管理者应该具有改革的魄力,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要结合地区情况,院校自身条件来切实有效地、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诸如研讨会、学术报告会之类的活动,为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创新是指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把创造性的思想和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对事物整体或部分的变革。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人才的七条标准: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当钱学森老先生那句“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创新人才?”的世纪之问逐渐成为一个民族所共同探讨并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时,人们大多习惯于从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学生等角度来寻求答案,笔者认为我们在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缺失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才的培养者——“教师”自身素质角度来对该问题进行思考。
  扮演着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为知识基础不同、个性禀赋差异很大的教育对象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评价标准;还是建构用来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还是对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应做出的针对性评定,目前的中国高校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寻,都需要教师运用创新思维来实现。我们要在保证教师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努力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注重他们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五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要想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教育管理者就应该将彼得·圣吉针对十九世纪以来组织管理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之一。
  曾被誉为当今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发展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着重强调通过“自我超越”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发展环境;通过“改善心智模式”纠正个体看问题的角度,从而以开放、接纳的态度面对挑战;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成员的参与意识,激发对组织的奉献精神;通过“团队学习”提高成员间的沟通效率,促进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发展;通过“系统思考”认清自身所处的环境,使组织发挥更大的效能,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整合成为团体智慧和团体动力,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鼓励组织和成员进行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倡集体分享和创新发展。该理论要求教师要审视与分析教学行为及教育结果,反思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手段、教育资源的组织与运用。它还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提倡教师间的协同工作,共同参与教学目标、手段、内容的制定,建立共同的愿景来加强团体学习。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只能得到一半,而两人之间交换知识,每个人的知识量将会增加。这个拿分享苹果与分享知识来体现知识分享的重要性的例子可以作为合作提升价值这一理论的佐证。未来世界离不开合作。要想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使教师间开展相互合作。
  教育管理者应创建具有弹性的学习团体,这样可以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由于每位教师都学有专长,因此,按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教师间形成强强联合,促进其发展,使得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发挥和提升。
  在注重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的同时,高校管理者也不能忽视教师团队的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问题。就当前来看,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影响,国内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体制、机制僵化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教育管理者应该从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改革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等。用人制度上,一方面要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通过改进招聘方式和人才引进与支持方式,将教师引进的决策权真正交给院系;分配制度上,各高校应注意借鉴企业的诸如“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绩效工资制度与薪酬体系,同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努力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的分配制度;在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支持。教师团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既需要良好传统与氛围的长期积淀,也离不开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魄力。
  参考文献
  [1]礼记精粹,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8.
  [2]南怀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潘懋元:开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路———〈问题及其出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序[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推荐访问:交叉 渗透 高校教师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