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层面对比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穆雷

  对比分析是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对比语言学在本世纪以来的发展,其成果也大量运用于翻译教学中,大大提高了翻译教学的质量。在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英译汉的句子有许多死译、硬译的问题,句子往往不符合汉语的特点。就英汉句子层面的显著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将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翻译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我国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
  英汉对比句子层面翻译教学
  一、翻译教学与英汉对比
  翻译的任务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文化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翻译首先跨越的是语言障碍。语言文化差异自然就成为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而通过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了解和把握语言文化的异同也就成为翻译和翻译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基本途径。无论从翻译实践的原文词义句式的正确理解到译文语句的准确表达,还是从翻译作品的主题意义到风格特征的把握,都离不开对比的方法。就英汉翻译而言,翻译学研究的重点仍是立足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关照下的英汉双语的异同性,找出异同性。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地领会。”具体地说就是要真正认识一种外语,就需要理解、掌握其语言结构的特点。在英汉翻译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大部分错误集中在句法结构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较多侧重于词汇和句法的个别用法,而缺少对句法的整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不清楚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将以英汉对比的方式来充分揭示英汉句法的差异,讨论中国学生英语翻译中在句法层面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二、英汉在句子层面的不同及其导致的翻译问题
  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谈到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区别时,提出了形合和意合两个概念,即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总括起来,英语是逻辑外化的语言,汉语是化逻辑为内在的语言。例如:
  Ithadbeenafine,goldenautumn,alovelyfarewelltothosewhowouldlosetheiryouth,andsomeofthemtheirlives,beforetheleavesturnedagaininapeacefulfall.
  这句话可译为:“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汉语中无须用任何连接词,主要用语义表示连接,整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而英语不用连词who,and,before就无法成句。
  2.英语句子重心在前,汉语句子重心在后
  句子的重心是指语义逻辑上的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等。英语句子的重心靠前,汉语句子的重心靠后;英语常常是果在前因在后,汉语则是因在前果在后;英语常常是先做定论后说明情况,汉语则是先叙述情况后做出结论。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中国人和西方人文化与思维的差异有关。属于“科学文化”的西方人重分析,重概念,其逻辑思维的方式是把概念、观点、结论等重要的信息首先提出,然后再给出理由、原因并加以分析说明,既重心在前。而属于“人文文化”的中国人重意会、重综合,论述问题常有具体的现象甚至外围问题谈起,最后点题给出结论以示强调。这种思维方式就决定了汉语句子的“尾重”原则。例如:
  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
  有的学生会译成“众所周知,有产业的单身汉一定需要一位妻子。”但是,这样的翻译并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如果学生在翻译的时候注重了汉语“尾心”的原则,就会把句子的重心调整到了后面,译为“凡有产业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翻译更符合汉语句子的特点和习惯,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
  3.英语重视后置修饰语,汉语重视前置修饰语
  英语的修饰语既可前置又可后置,短语或从句做修饰语时常常被置于所修饰词之后。汉语中无论修饰语是词,短语还是句子大都被置于所修饰词之前。有人说,英语是向右发展的语言,汉语是向左发展的语言。例如:
  Typeeisanaccount,toldinthefirstperson,oftheadventuresofayoungAmericanwhowithacompanion(Toby)jumpsship.
  这句话译成:“《泰皮》是一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记载,写的是一个美国青年和他的同伴私自离船出走的冒险故事。”account后面所有的成分都是修饰语,修饰语后置的情况非常明显,而翻译成汉语后,整个句子的结构变成了“《泰皮》是一篇……的冒险故事”,所有的修饰语放到了名词的前面。
  4.英语为葡萄型结构,汉语为竹竿型结构
  英语中有着丰富的连接词,因而句子较长。这种长句往往是主干较短,带有许多从句,而且从句套从句,就像一串葡萄。有人把英语句子比喻为葡萄型结构,主系表、主谓宾为主干,旁挂各种从句以及短语。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着一个短句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一样一节一节通下去,使叙述成线性展开。有人把汉语句子比喻为竹竿型结构。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要注意二者各自的特点。例如:   Ifshehadlonglosttheblue-eyed,flower-likecharm,thecoolslimpurityoffaceandform,theapple-blossomcoloringwhichhadsoswiftlyandoddlyaffectedAshursttwenty-sixyearsago,shewasstillatforty-threeacomelyandfaithfulcompanion,whosecheekswerefaintlymottled,andwhosegrey-blueeyeshadacquiredacertainfullness.
  译文:如果说她早已失掉了那蔚蓝色眼睛的、花儿般的魅力,也失掉了她脸儿和身段的那种玉洁冰清、苗条多姿的气质和那苹果花似的颜色——26年前这种花容月貌曾那样迅速而奇妙地影响过艾舍斯特——那么在43岁的今天,她依旧是个好看而忠实的伴侣,不过两颊淡淡地有点儿斑驳,而灰蓝的眼睛也已经有点儿饱满了。
  此句是一个典型的英语主从复句,句子较长。英汉对译时,如不能按汉语的行文习惯译成一个个短句,就很难译出原文含义。因此,遇到英语长句时,要注意分析主句和分句的逻辑关系,要分层次进行叙述,多用短句,使译文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三、英汉句法对比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学生在英汉翻译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反映在语言方面巨大的不同。学生的英汉翻译在句子层面有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按照英语的行文特点而翻译,完全不顾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层面的区别。这样的译文生硬、死板,过于洋腔洋调。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对比学习,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教师也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系统全面地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做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英汉句法不同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了解不同文体中英文句子的特点,增加学生中英文的文化积淀和语言水平。要求学生反复揣摩比较语言的差异性,通过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来培养自己对中英文句法特点的敏感性。要求学生阅读中英文对照的文本,并做翻译练习。强化学生对两门语言异同的认识,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翻译技巧,有目的地进行讨论,突出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对于学生的误译问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理形式,教师可拓宽思路,与学生共同纠正,可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发表意见,总结出误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找出根本问题所在,在讨论和学习中,要始终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巨大的差异性。
  四、结论
  翻译教学不能满足于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翻译技巧层面的知识,那样很可能会让学生曲解翻译的实质,片面追求翻译的“形”而抓不住翻译的“神”。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翻译教学中传递、比较,说明英汉语之间在语言层面、修辞层面及文化层面的异同,尤其是在句子层面的异同,再经过大量的阅读和翻译练习,才能搞好翻译教学,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金亭.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
  [2]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22(2).
  [3]李汉强.英汉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7).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刘向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学刊,2008,(2).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英汉 句子 层面 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