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人人向往的学校: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地点

  巍巍钟山,滔滔长江,金陵自在形胜。江苏南京,2400多年的建城史,1400多年的建都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虽历尽沧桑仍高贵屹立。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有一所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成才摇篮”的学校——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以下简称“雨中”),走过了55年的历程,如今发展势头正劲。
  走进雨中,能分明感受到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文化气场。校园内草木葳蕤、充满生机,犹如绿色生态园;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依势而建,彰显着办学者的格调和品位。这种文化的气场不仅显露于外表,更深植于学校每一个人的心中。雨中师生的一言一行所彰显出的精神风貌与气质,不禁令人钦佩。
  穆耕森,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型校长,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对教育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他多年来一直坚持通过多元立体的途径,着力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充实文化内涵。“学校管理,深处是制度,高处是文化。文化建设是雨中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诉求。”穆校长说。文化的力量,日益成为推动雨中发展的内生力,让这所学校,看上去一切井然有序,又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雨中,带着南京古城的文化气质,在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浪潮中,演绎出一番别样的和谐雅致的教育韵味。
  “学校因学生而美丽”
  今天的校长怎么当?这个问题,考验着每一个校长的智慧。
  时下,一些名校校长沉湎于辉煌的历史,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同样是名校校长,穆耕森很警醒。在他看来,作为校长更应关注的是学校的发展和增值,“当校长,不是守摊子。心中应该有一座理想的高山,让你有不断前行的目标和方向。”作为一名有着诸多荣耀与光环的学校的校长,穆耕森的教育理想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永远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学校的每一天,都要美好地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学校的每一天,呈现的都是唤醒学生求知意识、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场景。
  南京素有“火炉”之称,夏季极端高温天气,有时能达到40多摄氏度。2007年6月的一天,已是晚上9点多了,穆耕森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忙碌着。突然,楼道里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阵有点急促的敲门声。“请进!”穆耕森放下手头的工作,抬起头来,只见七八个高二的学生,有些难为情地走进来。“什么事?”穆耕森和蔼地问道。“校长,天气太热了,热得我们睡不着。”说话的学生,显然是鼓足了勇气。穆耕森这时注意到,有几个孩子眼睛竟然红红的。“请坐,快请坐。”孩子们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下来跟校长攀谈起来。原来,这些天来,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在寝室地上泼洒两三盆水,才能降点温,勉强入睡。但一晚上要热醒好几回,醒来时,枕头都湿透了。“校长,宿舍能不能装空调呀?”话题既然已经说开,孩子们起初的胆怯便抛到了一边。“这个问题,明天就研究解决。”校长的话如炎炎夏日里的丝丝凉风,掠过孩子们烦躁的心。他们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在过去,空调是个奢侈品,但如今哪个家庭没有?不能再让孩子们遭这份罪,影响休息和学习了。”穆耕森这样想。
  次日一早上班,穆耕森就把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找来。“给学生宿舍买100台空调,10天之内装好!”穆耕森不容商量地说。于是,筹集资金、学校供电总量增容、政府招标采购……忙碌的10天后,所有的学生宿舍一片清凉。学生们甭提多高兴了!校园网论坛上,学生们发出了“穆校长,真民主!”“森哥,我们爱您!”的帖子,跟帖不断。
  在穆耕森看来,一个校园无论多么美,如果没有学生发自内心的。笑声、歌声,没有朗朗书声,那些美丽漂亮的花草树木,不过就是植物而已。暑假里,穆耕森一个人来到学校,校园里草木葱茏,鲜花盛开,很美,但是没有了学生,没有了老师,感觉就没有生命,没有活力。“心里空空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就像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一样。没有学生,谈不上学校,更谈不上教师的价值。”穆耕森说,“学校因谁而美丽?很简单,因学生而美丽。”
  在南京人的心目中,雨中校园堪称一个“生态公园”,置身其中,让人赏心悦目。学校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国际生态学校”,还是江苏省园林式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但一次国际友好交流,让穆耕森对学校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2009年,德国圣·弗兰齐丝库斯一级文理中学29位师生来到雨中。双方师生进行了欢乐的文艺交流,德国的学生还饶有兴趣地向中方学生学习了书法艺术和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术。“5天的交流,可以用‘圆满’来形容。只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遗憾。”这个令穆耕森遗憾的“魔鬼细节”就是“上厕所”。那几天,细心的穆耕森注意到,德国学生上厕所时捂着鼻子!“其实,当时雨中的厕所属于国内学校较普遍的水平。”交流结束后,穆耕森下定决心:改造全校的42个厕所。工程浩大而繁琐的“厕所革命”历时3年,全部都达到了“四星级”标准——整洁干净,无味无渍。“如今,走进雨中的厕所,不再是异味扑鼻,而是一股淡淡的香味。”穆耕森说,“通过厕所环境的改造,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体现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素质。”自穆耕森担任江苏省星级高中专家评委后,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要查看三个细节:厕所,玻璃,课间操。“因为这几个细节,最能反映学校的组织程度和学生的精神风貌”。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学生在文化的陶冶中形成良好习惯和高尚人格。穆耕森有一个“教育梦”:让学校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学校生活。他常考虑一个问题:学生到学校读书,是否就是为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在十几年前,答案是不容置疑的。但随着对教育认识和理解的深入,我的想法改变了——如果仅仅为上大学,那学校就是不完整的学校,校长就是不合格的校长。我们还应该考虑很多很多,比如精神的滋润、感恩的情怀以及让学生终身难忘的成长故事。”穆耕森说。
  在雨中,有一个“校长助理团”,成员全是学生。学生通过竟聘成为校长助理,开始为期一周的“工作”。校长助理“挂牌”上岗,照片和“校长助理”字样清晰可见。他们从学生的视角观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食堂伙食质量和价格,校园里垃圾箱分布是否合理,等等。校长助理有权和校长、老师进行对话,还要写一份校园现状调研报告,从学生的视角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这个做法在雨中实行多年,成为众多学生最难忘的成长故事之一。“升学不再是我关注的焦点。我看重的,是学生在雨中3年或6年,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是穆耕森校长这些年来最珍重的理念。   “校长做什么?两个字:‘氛围’!氛围无价!”
  一次,穆耕森应邀出席江苏省高中名校发展论坛,谈及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他说:“一个校长如果不会营造氛围,学校就无法发展。氛围是学校发展、名校成长的核心要素。”在穆耕森看来,每一个处室、组别,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成为学校发展的“生产力”,让师生在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追求共同发展,“营造一个好氛围,让每一个老师感到他在学校的存在有价值,他就有一种发展的力量与自信。”
  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是雨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学校努力为教师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三宽”环境,提升健康指数、自由指数、幸福指数这“三个指数”。让老师们精神自由、个性自然、生活自在。“我们用‘幸福指数’为学校管理把脉,我经常问自己: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穆耕森坦言。
  雨中着力营造一种“家园”文化氛围。早上上班,教师进办公室打开电脑,会跳出一个小窗口,“某某老师,祝您生日快乐!”这一份内心感动,所有雨中教师都曾领受过。每天下午,如果哪位老师要买鲜肉或蔬菜,在OA(办公自动化)平台发布一个需求信息,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人员就会把肉和菜送到教师的办公室。一次,穆耕森看到一位女教师提着二三十斤重的电动车电池,气喘吁吁地爬楼梯。没多久,学校便在教师电动车存放处,安装了电源插座。老师们纷纷给校长发短信:“校长,您真细心!”“校长,您真可爱!”
  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对于教师发展,穆耕森倡导“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他这样认为,如果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温馨的家庭,这不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吗?教师怎能不更努力、更高效地工作!“你出汗,我出钱。”学校给每位教师发放运动鞋,鼓励他们打球、跑步,还把锻炼身体的时间折算成一定工作量,发放课时津贴。尽管穆耕森提出“三个取消”——取消推门听课,改为预约听课;取消教师坐班制度;取消学生成绩排名,但在温馨的氛围中,老师们的工作劲头反而更足了,每天都要比学生先到学校。青年教师夏秋慧的话很有代表性:“虽然母亲在家做好了早餐,但我更愿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学校里的氛围,有一种强大的磁力。”正是因为学校创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师生们在学校才能获得充分的情感满足和归属感,学校才有了一种吸引力。这正是穆耕森心中的又一个梦想——老师们早上一醒来,就想着去学校上班,这才是一所成功的学校。
  为教师的精神储蓄、增值,是雨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诉求。学校着力以“三雅校园”(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学生文雅)来规范行为文化;以“校本教研”构建合作文化;以“读书报告会”、“师德报告会”升华精神文化。
  雨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师的精神成长,一手抓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雨中,专业发展不能代替教师的精神成长。正如侯唯华书记所说:“教师的精神状态,对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每年组织的“师德报告会”,讲述教师身边的人和事,让教师们在相互欣赏中增强自信,在相互赞许中得到共同的价值认可。这些身边的事迹,因为更真实,所以更感人。
  雨中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通过教师互动、自我反思、文化浸润,引领教师自主自觉地成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给每位教师的行为提供了对照“标准”,有四个步骤:第一,教研组讨论常态教学中需要改进的行为,全校15个教研组共提出300多条教师需要改进的行为。第二,学校给出需要改进的建议。第三,教师对照建议确立自己的改进目标。第四,教师撰写改进案例。在对教师的改进建议中,穆耕森特别强调“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成长机会。“我可以原谅很多,但决不能原谅教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轻慢态度。”穆耕森说。
  书卷气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格。一个教师的书柜里,如果只有教参而没有人文社科书籍,这个教师也许就是个教书匠,不会成为教育家。读什么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雨中的“读书报告会”已连续举办17届,每年4月和9月都如期举办,做得认真、扎实、有效。每届报告会的主题都在不断深化。从起初的“师者三论”:教师人品论、教师审美论、教师发展论,到“理想三论”:我心中理想的学生、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校,到“我的教学主张”,“我的成长故事”,再到最近的人文阅读感悟:“人生因思想而站立”、“拆掉思维的墙”、“寻一片诗性自由的天空”……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氛围中,教师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每次报告会后,学校都会组织出版一个集子发给教师。如今,已经有100多位教师走上报告会讲台,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们每次参加读书报告会,就像年轻人奔赴约会一样,神圣而期待。有的青年女教师身怀六甲,依然坚持到场,美其名曰“给孩子胎教”,实则是自己受益。“只要是教师购书的发票,每次拿来都给报销。五六千做不到,七八百没有问题。”酷爱读书的穆耕森,极力支持教师阅读。
  雨中教科室副主任栾娟,称自己是在读书报告会中成长起来的,“我由一位听众到发言者再到组织者,既见证了读书报告会的发展,也受益于报告会对专业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上大学时,栾娟也算是一个“书迷”,但参加工作不久,当了班主任,事务多,与阅读渐行渐远。“参加第一次读书报告会,几位发言老师宽广的阅读面、优美的语言、流畅的表达,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叹为观止,对书的热爱又重新涌上了心头。”栾娟说,这种感觉就像“故人回到自己身边一样”。从此,栾娟不仅痴迷于阅读,还爱上了写作。在这个活动中,她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也感受到了爱书人志趣相投的快乐。像栾娟一样,王琴、刘梅、张国林、崔暇、刘进全、顾淋丽、夏秋慧……一批青年教师获益于读书报告会,在阅读中渐渐地抵达教育教学的核心地带,提升了职业境界和专业品质,快速成长起来。
  在穆耕森看来,教师队伍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教师把工作做规范,第二个层次是让教师都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第三个层次是让教师感觉在学校工作是有价值的、快乐的。“我们追求第三个层次。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当作快乐的、终身的事业去追求和热爱,那么教师的工作学习就不仅是一种职业行为,而是获得幸福的必需。”穆耕森说。   “用教师的智慧解决教师的问题,用知识分子的方法对待知识分子,用文化提升文化人。”这是雨中教师的发展哲学与路径选择。
  在文化的激励和氛围的感染中,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有教育追求、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已成为雨中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
  “学生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你在学校的价值就有多大”
  穆耕森认为,学校应成为教师体现职业价值、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场所。他一直主张:“学生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你在学校的价值就有多大。有负责任的老师,就有成功的学生。”在这一价值观的引领下,雨中的师生快乐地共享着生命成长的历程。
  从教20多年、曾获得雨中“年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的英语教研组长杨学兰,在她身上看不到一丝的职业倦怠,反而显现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日俱增。曾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做老师?”她说:“因为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会有一颗年轻的心,这个理由足够了。”
  人都有喜怒哀乐,杨学兰却能从孩子们那里,获得情感的慰藉。一次,杨学兰因为一件小事,在自己的QQ空间里流露了一些伤心、烦恼的话。学生看到后,很快回应:“是谁惹您生气了?我找他去。”看到学生稚气未脱但很体己的话,她回复说:“看来我不敢再动怒了,不敢再伤心了。”杨学兰的心情顷刻间“多云转晴”。“他们把我当家人一样牵挂着,我觉得我也应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师生之间像朋友一样弥足珍贵的情感,让彼此都能从中获得力量。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英语都是必考科目。但是杨学兰不想把英语仅仅作为考试科目来教,因为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那种教学方式“都让人感到痛苦”。她希望学习英语不再是学生肩上一个沉甸甸的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课堂上,孩子们往往只想着单词、句型,想着做不完的题目。不少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只学会“哑巴英语”,不会应用。杨学兰要把英语延伸到生活中。她要让学生懂得,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单纯用来考试的。
  机会来临,学校英语节期间,杨学兰邀请全班学生到自己家里开party。但有一个要求,“进了我家门,就必须只说英语”。那天,学生们涌入杨老师家。杨老师的爱人已经把食材全部备好,学生们择菜、洗菜、切菜、烧菜、烧饭,各自分好工。交流中,遇到不会说的词儿,就比划着请教杨老师。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就像一个大型家庭聚会,师生都非常开心。“那样的快乐体验,在课堂里永远见不到。”杨学兰说。
  饭后,师生又一起来到杨老师家附近的龙翔服饰城。杨老师要求:“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为什么喜欢,都必须用英语说明。”其间,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家长,他们走到杨学兰跟前问:“你们是哪个培训机构的?我很想让我的孩子到你们那里参加培训。”一向不肯开口说英语的李虎同学,用汉语加英语,满脸自豪地说:“她是我们雨花台中学的英语老师!”活动结束,李虎悄声说:“杨老师,我以后也要当英语老师。”学生的话,让杨学兰很开心,“开口说英语,其实很简单,跨过那个坎儿就好了。”如今,学生们每次给杨老师打电话,都会用英语交流,每次都会说“I miss you!”
  杨学兰开设了一个英语角。周末,她会把学生们约到一起,会话交流,赏析大片,有时一起到雨中校园里,让学生把雨中的校园文化用英语说给她听。“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我的所学绰绰有余,但要是应用的话远远不够。”为了更好地应用英语,杨学兰每天早上5点起床,听BBC等英语广播已成为她多年的生活习惯。她要让英语学科变得丰富、丰满起来,“真正走入别人深度的生活和文化中,让学生们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在穆耕森看来,真正爱学生,教师就会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德育活动的设计中,雨中成功地从说教式转变为体验式。穆耕森倡导:只有通过体验,良好的道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班级的每一次德育活动,都应使学生获得最真实、最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刻骨铭心的心灵记忆。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与感悟中,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德行。
  高二(2)班刚组班的时候,班主任曹颖就对学生们说了一句话:“3年风雨,一生彩虹。”她希望学生们在3年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结束后,记住的不仅仅是一些学科知识,而是大伙儿在一起时的那些幸福体验,“这样,将来即便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挫折,也有能力和资本去面对。”
  曹颖欣赏于丹的一句话:连动物都知道,生完幼崽要让它早点儿离开,可人贵为高级动物,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她对学生说:“你们能做到的,我决不替代。你们必须自己去做,自己去体验。”她记得穆校长经常强调“让学生自主成长”;她也深知,良好的品质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变成自觉意识。从高一开始,利用班会课或者周末,曹颖常让学生们自己组织一些拓展活动。而她只负责给学生们“指一条路”,其余的都由他们自主完成。“小蜜蜂”、“解手链”、“声音出击”……在一次次拓展活动中,学生们没有了上课的严肃,却保留了一份认真;没有了课间的顽皮,却拥有了一份活泼;没有了考试高分的骄傲,却会为团队的成果开怀。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每个小组都互相合作、亲密无间。在一次次活动体验中,班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合作、什么叫信任、什么叫超越自我。以后无论开展什么活动,都难不住他们,因为这个集体有了民意领袖。
  记得高一刚组班时,一次家长会上,康体慧的妈妈找到了曹颖。“曹老师,真是很奇怪,从小到大,我居然没有听见儿子唱过一次歌。”其实,小康只是从未在众人面前唱过歌。为此,小康的妈妈特意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家庭影院,但孩子还是不开口。“我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小康的妈妈忧心忡忡。小康的情况,让曹颖想起了当初自己的胆怯。上高中时,班主任让她把教室外活动的同学喊回来,她竟在教室外磨蹭了5分钟,愣是没有喊出来。走上教师岗位第一次开课,作为语文老师,她不敢朗读课文,只好播放录音。后来,参加了南京教师演讲比赛,曹颖冲破了心中那堵墙。“那次我是强迫自己参加的”。她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烂熟于心。最终拿到第一名。以后,曹颖再也不怕当着众人讲话了。想到这些,她安慰小康的妈妈:“您别担心。有些事情不关乎能力,只关乎你有没有尝试过第一次,有过第一次,就不再害怕了。”   曹颖把自己的这个理念以及小康妈妈的忧虑告诉了同学们。学生们决定组织一次班会,取名“花开铿锵有声”。其实,班上像小康这样从未当众唱过歌、登台表演过节目的学生还真不少。那一段时间,组织者在课后经常鼓动这些同学“排练”,当众唱歌、跳舞,并用DV拍下来。这些学生每天都有进步,最后真的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一个月后开班会那天,家长都被请来了。小康的妈妈看着儿子在台上很从容地演唱,竟然“呜呜”地哭出声来,“17年了,我从没听过他唱歌!”课后,同学们在班级日志中写道:“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放射出兴奋的光芒,我要记住这47张美丽的脸庞,永远记得我们在一起奋斗的模样。”曹颖也按捺不住激动,跟着写道:“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应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青春体验。”
  曹颖常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她加入了雨中教师组织的“光影俱乐部”。在这个团队里,有一个相机、一个旅行包、一辆车就够了,可以到大江南北、天光云影中去寻找快乐,去追寻美丽。今年暑假,光影俱乐部成员自驾去了西藏。走过了那条天堂和地狱交织在一起的青藏线。曹颖每天都把自己的见闻和拍摄的绚丽照片发到微博上,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无限风光”的体验。不少学生在微博上一边为老师祈祷、一边加油鼓劲。“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我希望雨中是这样一所学校:学生为着知识和智慧而走进学校,怀着‘带得走’的能力走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服务。”在谈到雨中的教学核心理念时,穆耕森动情地说,“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路径就是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设置了一门新课——“通用技术”。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的吴志强,本来教化学,因为新课开设后师资缺乏,改教通用技术课。这门课,不属于高考科目。“当时感觉自己被安排到边边角角去了。”吴志强心里很不爽,“反正是边缘学科,凑合着上吧!”
  没想到,刚刚开设通用技术课,学校就投资20多万元,建立起“通用技术实验中心”,有了专门从事设计、制作以及课程与实验的教室。学校每年派吴志强外出培训,2011年还安排他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吴志强越来越感觉到,上通用技术课,也许对自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也逐渐意识到,学校如此重视这门课,是想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吴志强不敢马虎了。
  由于是新开设的课,遇到一些想请教人的疑惑,吴志强连个师傅都找不到。这时穆耕森找到他:“想上好一门新课,困难一定很多,你可以多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为己所用。另外,要突出通用技术课的特色,它是技术课程,强调动手,强调在生活中的应用。”
  雨中有一个“每日一课”制度。全校326名教师,每天都有一位老师把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展示给全校教师,每位教师一年轮流一次。这些课,因为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千锤百炼,都是开课教师的“绝活儿”,不少课堪称经典。在穆校长的启发下,吴志强只要有时间,无论文科还是理科,他都会到场。
  一次,历史老师来平讲的《鸦片战争》课,深深吸引了吴志强,带给他诸多的回味和启迪。按照常规,历史课不过就是背景、时间、事件、历史意义等教材知识的重复,好一点的课再稍作拓展,让学生开阔一下视野。但来平老师讲课,一开场就吸引了吴志强。来老师先安排了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英国议会大厦的两派人物,一派是以外交大臣为首的支持派,一派是以首相为代表的反对派,双方就为什么支持或反对发动对华战争展开辩论。学生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功课,辩论时旁征博引,据理力争,惟妙惟肖。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来平老师开讲,她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引出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用“黑云压城城欲摧”引出鸦片战争的过程……整节课的线索是“历史对现实的启迪”。
  台下的吴志强听得非常兴奋,暗想:“我的通用技术课,要能上出这种效果,学生们一定很开心。”他还得到两点启示:第一,教师一定要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第二,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吴志强知道,教师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不久,他便加入了由语文学科顾淋丽老师组织的“1212读书俱乐部”,广泛涉猎人文社科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积累了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的勇气。如今在吴志强的课上,他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你不必担心学生做不到或者答不上来,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后所收获的,比老师灌输给他们的要多得多。”他的课,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实用课程,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在转变。
  2011年10月的一天,高二(12)班的班长和团支书来找吴老师。他们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木制的iPad模型,再在上面写上感谢的话。原来前两天,他们班一名同学由于体质弱,在校园里晕倒后,高一的两名学生把这位同学护送到学校传达室,还设法联系了家长。为表达谢意,他们想送给这两名学弟一个小礼物。“学习这么忙,你们在商店买一个,不省事儿吗?”吴志强故意说。“吴老师,那不能代表我们的心意啊!”两名学生一本正经地说。吴志强听了很感动,“学生要是没有动手的意识和能力,有这个想法也没法落实啊!”吴志强给他们提了一些制作建议。两天后,一个精美的手工iPad模型做好了,并附有(12)班全体同学的感谢信。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他们送到了两名学弟手上。为这件小事,吴志强内心得意了好几天。
  2012年5月,吴志强接到一节市级公开课的任务。南京市教研室的一位专家来到雨中做指导。按照吴志强的设计,他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学生的制作过程来观察学生,遇到问题再给他们适当指导。这么设计,课堂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混乱状况,也可能会打乱教学设计。这位专家提醒吴志强:“上好了会很成功,上不好会很失败。”吴志强说:“没关系,对我来说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这堂课,最终获得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   以前吴志强认为,课堂就是“老师指到哪儿,学生跟到哪儿”,如今他觉得,“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当他遇到问题时告诉他从哪个角度思考,而不是告诉他答案”。初接通用技术课时,吴志强觉得自己“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就行了,现在他觉得起码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他还有一个理想:“做一个卓越的老师!”每学期期末,雨中学生都会对科任老师进行评价。上学期期末,学生对吴志强的评价是:“吴老师从来没把这门课当作副科来上。以前觉得通用技术课可有可无,现在觉得很有价值,很喜欢!”每天中午,雨中的通用技术实践中心都对学生免费开放,有时孩子们甚至要排队等候。他们很乐意用课余时间动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吴志强对学生们说:“如果你们喜欢,周末过来,我都愿意陪。”吴志强深知,只有动手做了,才能真正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种学生真正带得走的能力,将会陪伴孩子一生。
  每年寒假前,雨中的326名教师都期待一个特别的“颁奖典礼”。这个奖项就是雨中教师“自主申报奖项”。其特点:人人有份,自主申报。看看这些名称,“嚼得菜根香奖”、“南北共进奖”、“最快乐教师奖”、“笔耕不辍奖”、“诙谐授课奖”……五花八门,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原来,这些奖项名称都是教师们根据自己工作风格自拟的,可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一种情怀。每年颁奖,穆耕森都要亲手把证书和奖金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在大家会心的微笑中,得到的是相互的理解和赞许。穆耕森说:“学校发展源于每位老师的发展,学校发展依靠每位教师的支撑。”自主申报奖项,让雨中每位教师的价值得到体现,让每位教师的付出得到肯定。
  2012年1月15日,高三数学老师常晓芹,申报并获得的奖项是“全家总动员奖”。“之所以申报这个奖项,是因为我的工作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常晓芹的孩子两岁,全靠父母帮着带;爱人工作很忙,但每天早上7点前,开车把她送到学校,下晚自习后再开车接回,风雨无阻。家人的付出,让常晓芹内心充满感激之情,“但有时候,心中的感激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正好学校给了这么一个机会。”获奖那天,常晓芹特意订购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拎回家。家人很奇怪,“哎,今天没谁过生日啊!为什么带一个蛋糕回来?”常晓芹红着眼睛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一家人品尝着香甜的蛋糕,其乐融融,沉浸在温馨的幸福之中。
  学校文化是一条流淌的长河,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工程,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为学校发展提供一股不竭的动力。“我们期待:雨中的校园就是一个家园。她是家庭的延伸,她就是一个大家。充满着家的亲情、温馨,师生们就像一家人,心心相印,互相帮助,相互牵着手,向着未来前行,带着家的体温而幸福成长。”穆耕森动情地说道。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这种“家园”的氛围已成为雨中师生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健康成长,让雨中真正成为一所“每个人都向往、每个人都怀念的学校”。
  (责任编辑 任小艾)

推荐访问:一所 向往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