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

  【摘要】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改版的要求里增加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内容,因此,对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我们就需要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指的是在数学活动过程当中,由于人们遇到了某种情景,从而能够对某种观念、体验以及方法性的知识形成记忆。在探究数学活动、形成数学观念以及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数学活动经验都有着一定的方法性作用以及定向。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如何学好数学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特征
  1.个体性。数学活动经验主要是基于学习主题,而建构主义观认为,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将知识简单的从教师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建构其意义。而意义主要是通过学习主题在新旧知识之间的双向作用以及经验之间的反复而逐渐构成的,这一过程主要是将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内容,通过自身对于新信息的编码与认识,从而建构出自身的理解。学习主体的不同,也表明了学习经验背景存在不同,而获取经验往往依赖于个体建构方式,所以,就算是对于同一对象,如果个体不同,他们的建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个体特征鲜明,它是属于学习者自身所拥有的。
  2.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所具有的本质在于缄默知识,而缄默知识主要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当中的获得。所以,如果离开活动过程,实践就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在数学中学习书写,我们也需要提供如此的机会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才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途径
  1.平等与交流机会的增加。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也就是课堂当中“我”和“你”的关系,只有人格平等,教学才能够处于有问敢提、有理敢辩、有话敢讲的状态,才会让思想交流成为了有可能。单单从数学活动显性化方面来说,当数学教学从传统中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建构式的时候,文本、教师、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定的碰撞现象,但是这并不是认同数学事实,而需要理解、转化以及升华。交流属于一种对话,也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外显以及积累的过程,而交流也能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学生表达的意思的倾听,并且将学生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方式通过对话的形式披露出来,而这也能够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见解之上,是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映,尤其是对于认知特点以及学习经验方面。通过相互的倾听,学生之间存在的独特性争辩与讨论、创造性的解题方式也能够给予其他学生以启迪,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吸取他们的思想方式以及做法,从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能够极大程度的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2.反思与评价活动的开展。所谓反思,就是反省在数学学习当中的智力活动变成为了思考对象的一个过程。例如:当数学规律探究结束之后,对于数学学习当中的原理、概念的发展与形成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对于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思路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回味,并且将其存在的价值以及作用进行概括与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教师就需要多问“为什么”,从而在经验的显性化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1.实践性活动因素的挖掘。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实践性较强,大多数数学规律的发现以及数学问题的得出都离不开实践二字。因此,教师需要将探索内容充分的挖掘出来,并且灵活的运用这一类材料,创设出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出“想动”的意愿。学生乐于探索与研究中,课本才是活教材。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把剪刀和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然后提问:“我们是否能够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呢?”有一个学生上台将白纸进行对折,然后展开就能够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我再让学生剪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并且在剪的过程中对于两个底角具有什么性质进行思考,并且指出为什么?需要如何进行论证。通过启发,学生留意到了在剪的过程当中所留下的折痕,学生就领悟到了需要将新知识转化为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很自然想到添底边上中线、高、顶角平分线的证法。这时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动手:其一,一张正方形的纸,如何才能够折出正三角形;其二,如何才能够折出一个点到三个顶点上的等距。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的活动,不(上接80页)仅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也将学生带入了亲身体验的情境当中去,在此情境中,学生也能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创设有趣的数学生活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掌握、去应用数学,才能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的融为一体,如此也能够方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学校歌咏比赛的情境联想,创设出学生非常熟悉的抽签确定出场的情境,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随机事件的具体,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学习之后,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你能否设计一个精美的盒子,并且制作出来。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联系到所学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有一种回归生活的感觉,并且盒子的制作也要求了能够合理的利用数学与美术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知识。将学生积极情感调动起来,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去,才能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从中获取经验。当然,我们应当尽量的让学生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从而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对于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从猜测到验证,再到论证,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结论形成的具体过程,才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当中,首先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接下来,就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通过方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思索,学生找到了很多的方法:其一,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进行拼接;其二,通过量角器,测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再进行相加。通过不断的验证,学生也了解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当学生验证完之后,教师提出:如何才能够证明你的思考是正确的?在验证过程中,你得到了何种启示?通过整个猜想探索,学生也在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在动脑与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收获。   四、体会生活实际问题
  对于部分生活当中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环境当中进行体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货的买卖、股票、债券也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当中,也存在比与比例、统计与概率、分析与决策等等方面的与数学相关的活动,也能够成为数学活动在生活当中的实践活动[5]。
  例如:有这么两则广告,商场A在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一名,现金10000元;一等奖两名,现金1000元;二等奖十名,现金100元;三等奖两百名,现金5元。商场B销售商实行的95折扣。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哪一类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优惠呢?我们很难清晰的了解到,于是,总共36人,我们就派了14个人去商场A,20个人去商场B,剩余2人随机,通过调查:商场B的销售方式更能够吸引顾客上面,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给出了以下几种答案:
  其一,如果有较少的人参加活动,如果商场A在每一组都设置奖励。当奖励名额数少于了213的时候,人们就能够获取更多的中奖几率,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商场消费。
  其二,如果到商场A的顾客较多,那么返给顾客的优惠就会越小,但是商场A的优惠金额是固定的14000元,我们假设两个商场都能够提供14000元的优惠,我们可以计算出商场B的营业额在280000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第一,如果营业额都为280000元,那么两家商场优惠是一样多的;第二,如果不足280000元,并且商场B优惠小于14000元,那么商场A的优惠较大,反之,如果商场B的优惠大于了14000元,则是商场B的优惠更大(这是固定在商场A的优惠在14000的基础上)。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站在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这一高度上出发,并且能够找寻适当的机会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能够逐渐的由表及里的获取更多理性化的数学经验,从而将初中教学逐渐演变为有价值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从而培养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数学活动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出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去接受数学、接纳数学,才能够自由地遨游在数学的海洋当中,去欣赏、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单肖天,景敏. 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5).22
  [2]黄翔,童莉.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J]. 课程.教材.教法,2008,(01):74-77
  [3]张奠宙,赵小平. 需要研究什么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J]. 数学教学, 2007,(05):128-130
  [4]张天孝.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03):65-66
  [5]梁秀丽.在数学课堂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初步探讨——以立体几何初步教学为例[J].硅谷,2009,(04):87-89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 积累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