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分析及控制措施】 火灾荷载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的范围及特征,结合火灾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原因、火灾风险及危害,提出从消防工程设计施工、消防工程监督管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和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等方面进行控制,减轻火灾荷载,促进组织有序,降低建筑火灾风险,从而保障消防安全,实现社会平安和谐。
  关键词:火灾荷载 低组织 公众聚集场所 火灾风险分析 防火对策
  1、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的范围及特征
  1.1 公众聚集场所
  所谓公众聚集场所是指人员密集的单位[1]。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公共餐饮场所、商品经营场所、健身休闲场所、文化活动场所、金融活动场所、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特殊人群场所和人员聚集流动场所等。因此笔者认为,公众聚集场所应指提供公共服务或人员活动密集、向公众开放的建筑或场所,包括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
  1.2 火灾荷载
  火灾荷载,是指建筑物内可燃物燃烧放出的总热量,它是预测可能出现的火灾大小和严重程度的基础[2];是着火空间内所有可燃材料,包括建筑构件、装修材料、陈设物品等的总潜热能,是建筑物内全部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总燃烧热量[3]。建筑物内的材料和物品种类、数量繁多且不断变化。由于着火空间内所有可燃材料是变化的,特定建筑的火灾荷载可变;单位面积上可燃材料的总发热量相应变化,火灾荷载密度随之变化。火灾荷载值越大,火灾荷载密度越大,越有可能发生火灾,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火灾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1.3 组织
  本文对于组织的定义,是指广义的定义,它是按照一定的功能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单元,组织中的人或事物具有一定系统性或整体;其配合关系,严密或松散。
  建筑物内按照一定功能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单元,也可称为组织。建筑物内人员组织无序、人员构成复杂、环境情况复杂、物品放置混乱及消防组织管理松散,称为低组织或松散组织。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主要表现为组织内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组织无序、不熟悉环境、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建筑内部结构错综复杂、货架林立、物品放置混乱,消防设施有限、或消防通道堵塞、消防组织管理松散等。
  1.4 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
  本文的研究对象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特指火灾荷载高或火灾荷载密度大,且人员组织无序、环境情况复杂、物品管理松散及安全工作任务重的公众聚集场所,即批发商场、零售商场、超市等大型或超大型商品经营场所。其特征如下:
  (1)特定建筑、场所内的火灾荷载高或火灾荷载密度大;(2)场所使用时间内的人员来源广泛、人流密度大、人群活动无序无组织、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物质环境情况复杂、物品管理松散及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3)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建筑规模很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十分严重。
  2、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分析
  2.1 火灾统计数据分析
  1997-2005年公安消防部门的火灾统计数据[4],发生在公众聚集场所的商场市场的特大火灾共104起,死亡198人,受伤300人,直接损失75573.50万元。特大火灾中,商场市场各项指标所占比例依次为:火灾起数占77.61%,死亡20.54%,受伤43.35%,直接损失94.75%。可见,公众聚集场所特大火灾中,商场市场特大火灾比较突出,其火灾起数和直接损失居首位。公众聚集场所是火灾频发的场所,其中商场市场尤为突出。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商场市场的火灾形势严峻,预防公众聚集场所及商场市场火灾,尤其是预防群死群伤、损失巨大的特大火灾发生,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2 几起典型案例分析
  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火灾,火灾原因包括火势发展迅猛、商场装修材料燃烧产生大量有害有毒烟雾,现场秩序混乱,缺少有组织的疏散和疏导,火灾报警迟缓,错过灭火救援好时机等。火灾原因包括施工人员无证违章作业,商场内堆放大量海绵制品和化纤制品,商场消防管理混乱,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报警不及时等[5]。1996年4月2日香港油麻地嘉利大厦火灾,火灾原因是地下电梯槽内电焊火花引起[6]。1996年4月2日沈阳商业城火灾,火灾原因包括不具备消防条件违章营业,先天具有火灾隐患,商场消防责任不明确,管理较为混乱,值班值守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等。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德汇国际广场火灾,该商场属于综合批发市场,易燃易爆品多,导致火势迅速纵向蔓延并立体燃烧。虽然大楼安装了较为完备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烟温感应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隔断防火卷帘、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但由于火势过猛,这些消防设施只是杯水车薪。
  2.3 火灾原因分析
  结合以上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商场市场火灾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其发生的原因众多,并且经济和社会进步不断变化。主要原因包括:
  (1)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包括人为纵火放火,儿童、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玩火柴、打火机,燃放烟花爆竹,吸烟、乱扔烟头或火柴杆,使用烟火不慎,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或动用明火寻找东西,施工或无证人员违章进行电焊气焊作业,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烙铁后忘记切断电源、搁置在可燃基座上;余热未散温度过高便立即装入可燃包装内等。
  (2)电气原因。电气原因包括违规使用电器,线路年久失修、绝缘破损发生漏电或短路,线路导线连接接触不良、使用时间过长,线路缺乏维护和检修,线路上超负荷接入大功率电热设备并长期过载运行,移动灯具的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使用电热杯电炉电褥等电热设备长期通电或忘记关闭电源等。如1998年七台河市秋林公司火灾,火灾的主要原因是公司1层西部小家电部第10节柜台处日光灯长时间通电,镇流器产生高温引燃木制柜台。
  (3)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因雷击、地震、自燃、静电等。如1996年湖州市东街综合市场火灾,火灾原因是市场3层小百货摊的一次性打火机自爆引起。   (4)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动物咬损电器线路,如2000年宝钢炼钢部转炉一分厂火灾,火灾的主要原因是3#转炉电缆竖井内地面处的电缆因小动物咬损发生故障,产生高温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
  3、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及危害
  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主要包含批发商场、零售商场、超市等大型商品经营场所。这类场所一般功能多样、摊位众多、经营复杂,百货区、超市区、购物区、休闲娱乐区、餐饮区、办公区、停车区等,几个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连成一个整体,包括营业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可以在各区域间自由流动。一类功能区又细分多个功能区,如购物区细分为化妆品区、皮革区、珠宝区、电子产品区、服装区、鞋帽区等等,不同的区域有许多摊位或柜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经营特点。区域不同,内部放置物品不同,装修不同,火灾危险性不同,消防管理难度不同。其火灾危险性及危害性表现为人员组织无序,容易威胁人身安全;环境情况复杂,容易造成火势蔓延;物品管理松散,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安全工作任务重,容易妨碍灭火救援。
  4、控制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的措施
  通过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尽可能保障防灭火设施设备的可靠有效,从而降低建筑火灾风险,减轻火灾荷载,促进人员有序组织。
  (1)消防工程设计施工控制。在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中,必须做好项目选址、建筑布局和设计工作。根据城市区域规划,合理确定建筑位置、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及消防车道等。做好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墙梁柱及楼板吊顶等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防火设计、材料选择及工程施工。严格控制防火分区面积,合理布置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做好各类竖向井道的防火封堵及防火分隔。屋顶金属承重构件,建筑变形缝、伸缩缝进行防火处理。合理布置疏散走道及楼梯和安全出口,划分防烟分区防火分区,做好防烟系统、排烟系统、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施工。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做好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施工,以及建筑内可能产生的火灾类型选择安装合适的固定灭火设施、配置移动灭火器材等。消防工程施工中,严格施工设计、施工现场、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的管理。
  (2)消防工程监督管理控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严把消防工程验收及备案抽查质量关,严格监督中介服务机构的消防设施及电气设施消防安全检测评价,宣传消防安全法规法纪,各级消防机构严格检查,认真整治各类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及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及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3)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控制。实施防灭火设施的专业维护管理,定期开展系统功能试验,保障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维护的人财物投入,加强维护消防技术队伍建设,规范维护保养工作,保障维护保养质量,完善消防设施档案管理。
  (4)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将灾后对第三方的赔偿责任转移到承保公司,提高建筑所有者或经营者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保险公司将火灾公众责任险的费率与建筑消防设施配置的完整程度、产品质量、运行状态等硬件设施,以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挂钩,可以使建筑所有者或经营者有消除经营场所的火灾隐患的积极性,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系数。
  5、结语
  高荷载低组织公众聚集场所,具有火灾荷载高或火灾荷载密度大、组织程度低的特征,火灾形势严峻、发生火灾的原因众多,火灾危险性及危害性大,需要从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督管理、设施维护和火灾保险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建筑火灾风险和火灾载荷,促进有序组织化管理,促进火灾防范和保障安全管理,安全经营,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公众聚集场所防火: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2]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刘方,廖曙江.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4]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年.
  [5]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典型火灾案例选编: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6]金磊.从香港嘉利大厦火灾看现代商场安全防灾问题:安全,1999(2):16~20.

推荐访问:荷载 火灾 聚集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