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映像”步行街,重庆人的古建筑博物馆 古建筑博物馆

  在春季的一个雨天,刚来重庆的我打算出去走走,想更多地了解这座城市。出发前,我通过查找资料得知,“重庆映像”步行街是将重庆江北老城的建筑迁移复建而成的。这使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据说,早在秦汉时期,江北城已初具城市规模,又历经千年的建设,留下不少古建筑,既有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也有保存完整的古城门;当年由于商业开发,这些古建筑面临消失的命运。幸运的是,一位地产商决定出资进行迁建,最终在2007年建成复原江北老城风貌的“重庆映像”步行街并免费开放。不少游客都把这条步行街贴切地比作“闹市中的古镇”;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司司长拉斯在考察了“重庆映像”之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了领略重庆古建筑的风采,这一次出行的目的地就选“重庆映像”步行街了。
  在南坪西路站下车,还未做过多找寻,我的注意力就完全被不远处的一组楼群吸引:其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与周围的现代建筑截然不同。想必这就是我要找的“重庆映像”步行街了。为了确保判断准确,我还是向身边的一位老者求证。老人家没说话,往身后一指。我才看见一块刻有朱红色大字“重庆映像”的石碑。原来浑然不觉间,我已经来到了街口。
  谢过老人家,登上石梯,就来到了“重庆映像”步行街。尽管街道长不足两百米,但矗立在街上的这十一栋古建筑却不容小视,比如文昌宫、刘家院子、圆觉寺、学庐、织布厂、大戏台……它们的诞生时间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最晚的也是民国年间;每一个都曾经是各自所在年代里的明星,堪称老重庆的地标。在这些古建筑里,我最爱的是大戏台,令人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那个上演了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人之间爱恨情仇的戏台,不禁发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慨。除了建筑,脚下的地砖也很有来头:这一块块青石板,几乎都有数千岁高龄。
  而今,这些古建筑能够在“重庆映像”汇合,也颇费了一些周折。所有的窗、瓦、匾额等等房屋部件,都在原址小心拆下,再搬运至新址依原样装好。据说当年拆迁时,为了日后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建筑原貌,重庆建筑大学的杨嵩林教授带着一帮研究生,在每块砖甚至每颗铁钉上标上号码,分类后进行防锈和防白蚁处理,运到南坪封存,最后严格按照老照片一处处地进行复建。这工程的繁杂、工作量的巨大,实在难以想象。
  除了辛劳的复建工作,日后进驻各古建筑的商家也非常注意保护这些古建筑;店面装修上力求简单,不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比如一家入驻刘家院子的全国连锁的咖啡馆。为了保持刘家院子原貌,这间咖啡馆甚至放弃了全国统一的装修风格。走进咖啡馆,处处都能看到咖啡馆老板对古建筑的爱护:除了在地上铺设老旧的青石板,还保留了楼中原有的天井,更在天井中放置一架木头秋千供市民游玩;二楼临街的木栏杆,也沿用了刘家院子的原物。从外表上看刘家院子,还是那座中西合璧式的独立别墅;若不是楼外挂着咖啡馆的招牌,你绝不会想到这是一家咖啡馆。其实,不仅刘家院子得到商家的良好保护,不少变身的老建筑,比如变成海鲜馆的“洋房子”、改作酒吧的四方井银行宿舍、辟为茶馆的文昌宫,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辛劳的复建工作以及商家的着意保护,收到了异常好的效果。步行街建成以后,许多人都来这里游玩,吸引他们的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一位在街上开副食店的大叔告诉我,这些年,参观者里面小孩、老人最多。街道上来游玩的老人家说,这些古建筑之所以让他们留恋,是因为它们沿用了旧物,而不是人为做旧;这里不仅是一座建筑博物馆,更是他们追忆老重庆的精神原乡。不过,对我这个外乡人而言,“重庆映像”给人最深的感觉就是“穿越”:因为这些历经岁月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真正实现了打破时空隔阂的穿越。
  街道的规划也处处可见设计者的巧思。比如,这条步行街本来不算太长,但为了增强街道纵深感,街道的中轴线上精心设计了拉伸视线的水池、花坛。再如,街上还有不少人性化的地方,为游客提供了诸多便利。在每一栋古建筑的正门处,都会有一块图文并茂的牌子。牌子上,一幅幅老照片生动地展示出这一栋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我注意到,有些图片的边角有残损,可见这些图片的搜集和保存也耗费了街道建设者的不少心血。而建筑的文字说明部分,从专业的建筑学角度,以白描式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栋建筑的布局与构成;如此,参观者既增长了知识,又不会觉得枯燥。
  不知不觉中,已到入夜时分,街上的食肆酒吧开始热闹起来。许多人曾经担心,商业化会让古建筑在人们无休止的利益追逐中变味。其实不然,回望这华灯初上的“重庆映像”步行街,严格按原貌一砖一瓦修复的古建筑并没有因为商店和游客失色,反而提供了一个极具格调的所在,使人们可以享受古老的静谧,了解祖辈的生活,让这座城市的“精、气、神”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推荐访问:重庆 映像 步行街 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