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里淘诗] 李白的诗

  闻章,本名靳文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身边禅》、《把握人生未知的命运》、《活卦》、《韩羽》、《小兵张嘎之父》《一步一步莲花》等。   喜欢石头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是因为石头越来越值钱了么?有的人可能看重的是石头的含金量,但真正喜欢石头的人,并不在钱上用心。
  我所在的石家庄,有一大批喜欢石头的人,其中有一批人是诗人。我就是在诗人刘小放先生的引导下,喜欢上石头的。诗人为什么喜欢石头呢?因为诗人喜欢诗,石头里有诗在,所以诗人才喜欢石头。有好多喜欢石头的人不写诗,但不写诗不一定不是诗人,写诗的也不一定都是诗人。这个事不在行当上分,而在心灵上分。
  石头里的诗,很内在,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这个内在的东西让人生欢喜心。我从文多年,有摆弄文字的习气,有时一欢喜,便经不住石头的引诱,或诗或联,顺口诌几句。
  1999年9月,在陕西眉县太白山下的河滩里捡到一块石头,灰的底色上有一道浓浓的黑,竖看,像着黑袍梳黑发髻的仕女或者仕男,
  《徐州日报》的王进说,像黛玉,我说,像“程门立雪”的杨时。待横看时,发现却如一道长眉。我说,这是眉县之眉呀。王进喜欢,我就狠着心送给他了。没想到,一年之后,他又让人把这块石头捎到了石家庄,说,我已经看了一年了,该归你了。这真令人感慨!我回信一封,不料成了韵文:
  石缘深深,太白为证。忆去年今日,小河边,寻宝觅趣,石头虽小,却是宇宙馈赠:白石上,谁画下浓墨一抹,道是程门立雪,眉县之眉,屈子行吟,黛玉痴情。休管似与不似,只信不虚此行。天底下,南一个你,北一个我,都有石兴。老兄携石而去,知是爱石兼爱我,老弟悠然而归,几番缠绕徐州梦。孰料今日石来,老相识,一见心倾。见石犹见人,不由得躬身一揖,向东南道:兄,保重,如石般健,做不老翁。
  2009年冬天,我跟一位朋友到石家庄附近的绵河去捡石头,正是大雪过后,雪还没--有融尽,河道斑斓好看。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们累了,面对面坐在石头堆上休息,突然朋友手指东南,说:“你看,仙!”那是河边一道高与天齐的山崖,山崖上刻了一个大大的“仙”字。仙字为红色,占了半壁山崖,特别醒目。正在惊叹,突然朋友又将手指向正北,说:“你看,鹤!”顺着河道,由北向南,一只硕大的仙鹤背负着青天正翩翩飞来,其美丽莫可言说。我们似乎被它惊住,眼睛看得呆了,脖子仰得直了,就那样默默望着,直到它融入远天。
  仙鹤飞过之后,我们就在附近捡到两块品相不错的石头,有一块石上的图案是站在朵朵祥云中的佛陀,另一块形似达摩。由此我先后拟两个联:
  其一:
  一品天空一品鹤,两尊奇石两尊佛。
  其二:
  天外一只鹤,眼前两首诗。
  2010年9月,石家庄花都奇石市场试营业,以李彦森为首的几位老先生开了一个石头店,起名“三叟堂”。我为之写了《赏石歌》:
  愚公移山时,智叟阻愚公,何必劳众力,做此无用功。投诸渤海尾,会把海填平。何不倚山阿,就此开石门。观山敞胸次,弄石养性情。愚公闻此论,即刻罢工程。兹此公与叟,同作赏石翁。
  还有一多年前的事,我跟刘小放先生等几位诗人去捡石头,突然想到一联句:
  石是诗石市拾石。
  意思是说,诗人们把石头看成诗,于是在石家庄市境内拾石头,拾石头便是拾诗。句子并不深奥,碰巧的是这几个字的声母韵母都一样。几位诗人应对这个应该没问题,但当时心思都在石头上,也就没人认真对,于是这半个联就这样搁置下来。如今想借此机缘,就教于赏石界诸友,有哪位给对上?
  2011年11月3日于石门“自在堂”

推荐访问:石里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