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片段,品味物理课堂的教与学 巧设课堂,务实求真教与学

  一节研讨课结束了,但关于这节课的反思却开始了。静下心来理个头绪作为自己日后教学的警示和借鉴,也希望大家共勉。   一、利用教材来教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和依托。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多样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走向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懂得教材包含的多种价值。毛泽东同志的《长征》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魄。由此,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找到学生最擅长的那一点或几点去触动他们学好此诗,达到品的效果。这样凭借教材的教育契机,教师尽力发掘、利用教材,不但攻克了教学重难点,而且还培育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长征》是律诗,文字深浅不一,韵味高低起伏,因此,对本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的关于发生在长征途中英雄人物及事迹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渔。比如,在创新发言中“谈谈你从红军战士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有的说“学习到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有的说“学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坚持不懈的品质。”“他们就能坚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力争取得长征胜利!……”这样的理解不但融入了他们自己的体验,而且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落实语感训练
  我坚守着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路子:加强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能力的融会贯通,走培育学生语感的路子。教学《长征》这篇诗文时,我从“朗读、善想、创新发言”这三个方面来体现、落实语感训练的:
  朗读量要足、质要高、形式要多样,以此激活语感。
  在学生对诗文理解的基础上,创设想象的空间,引发语感。学生通过诗文的描写,想长征战斗的场面,想红军的语言,揣摩他们的内心,让红军战士的形象树立起来。这样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愿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当课堂推进于此,学生融进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在《长征》教学中我安排了创新发言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展示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和体会学习语文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
  1.忽视了课堂细节
  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有独到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价值是举足轻重的。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时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比如,教学环节的推进过渡,我总用或激昂或婉转或深沉的语言进行(这是我的强项)推波助澜,为什么不把这些教给学生呢?哪怕是说一个字也行。
  2.激励不够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跟我的激励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互动交流,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3.缺乏课堂机智,把握学生不够充分
  为什么明明有充足的时间,结果时间却不够用呢?原因在于教师把握学生不够,过高相信学生的能力。用足球赛观点说,教师应及时“换位”,引领学生正确朗读,读出感情,悟出真理。由此可知,教学设计得再好,若缺乏机智,想上好一堂课,难!
  反思到这里,最大的感触就是:遗憾与精彩是每一堂课必经的两道风景线。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冷静审视每一堂课,面对实在的学生,面对真实的课堂,展示真实的自我,展示实在的教学,化形式为内容,变内容为内化,我们的课堂不就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吗?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溪县长春小学)

推荐访问:求真 务实 教与学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