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气象,,时代强音] 正大气象

  易利森先生是湖南油画界的耆老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湖南从事高校美术教学与创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绘画人材,向社会奉献了很多优秀的绘画创作,为湖南美术特别是油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位出生于30年代、50年代在五星红旗照耀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和许多同时代有理想的艺术家一样,既接受了革命阳光雨露的滋润,也经历了阶级斗争狂风暴雨的锻炼和考验,饱尝了生活五味,但深藏于他内心的崇高艺术理想始终没有变化。他满怀热忱地用自己的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他崇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重视深入群众,选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语言表现社会生活,刻画劳动者的形象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他以炽热的心拥抱社会,拥抱现实,无限虔诚于艺术事业。如今,他虽已入古稀之年,社会现实和艺术观念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对自己走过的这一段光辉而曲折的道路,仍然十分自豪和骄傲。读一读易利森写的一篇题为《军魂留我心》(载大型文献集《从军旗下走来――记甘为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人们》,长城出版社,2009年8月) 回忆自己人生与艺术道路的文章,我们对此会有深刻的感受。
  易利森,广西桂林人,出生于1936年。1950年响应祖国召唤,投笔从戎。他说:“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部队历练出来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已成为我事业中终身享用不尽的无价之宝。同时也为我在后来艺术道路上力举‘弘扬正气’‘崇尚英雄’的艺术品格奠定了理念基石。”(《军魂留我心》)1955年易利森退伍,经过两年时间的拼搏,补习高中文化,苦练绘画技能,终于在1957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接受了较为系统的造型基础和油画艺术训练。1961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一直从事油画教学与创作。
  表现革命历史,歌颂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是50年代以来我国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内容。深受革命教育的易利森认为:“用艺术作品歌颂领袖,弘扬时代最强音的英勇业绩,这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拓展和升华,能为此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是当代画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命。”他先后创作了六幅以毛泽东革命事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其中有《毛泽东青少年在农村考察》(1963)、《毛泽东同志在秋收起义部队中》(1972)、《毛主席重上井冈上》(1976)、《浏阳永和会师》(1982)、《东方欲晓》(1993)等。
  易利森刻画毛泽东形象的作品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严格根据历史事实构思画面,力求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表现领袖崇高形象和传达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不做过多的粉饰和美化,同时合理地处理领袖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易利森具有塑造人物的写实技巧和组合众多人物的构图能力,画面人物的情绪与气氛营造得与主题内容吻合,空间与色彩也有相应的巧妙处理。《重上井冈山》一画中表现的毛泽东无限感慨的心情,与诗词内容所表达的完全一致,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描写也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大型历史题材画的画面必须讲究整体性,切忌琐碎和零乱,易利森深谙此理。他的巨幅油画《黄遵宪首次赴南学会演讲》(200 cm×400cm),表现这位民主主义革命者1898年在湖南宣传变法图强、推行新政演说的场面。一百多位人物聚精会神地聆听黄遵宪演说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于画面,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和会场严肃的氛围表现得相当充分。黄遵宪形象的塑造尤其成功,他表情稳重而严峻,动势平和而有力,画面气氛扣人心弦。
  易利森既善于在“繁”的画面中不乱分寸,也能在“简”的构图中突出重点,求得整体效果。如《薪火犹传万世功――纪念谭嗣同殉难一百周年》(1998)一画,以左下角写实的忧国忧民的谭氏形象为中心,由背景虚写的多个画面和文字片断陪衬,揭露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交代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成功地运用了现代构成手法,予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06年,易利森响应政府加强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的号召,用两年多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自费创作大幅历史油画作品《秋收起义》。他说:“这幅画成为我们全家为悼念革命先烈而进行的‘集体创作’”。在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在一些人看来易利森的这些近乎“傻”的做法,恰好证明这位艺术家对革命历史的怀念,对崇高社会理想的憧憬。他的这种精神,以及他的创造成果,受到社会和人民大众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
  易利森对解放军的一片真诚的敬爱之情,表现在他多幅油画作品之中。这里有表现转业复员军人艰苦创业、建设湘江大桥英勇事迹的《长岛人歌》(1972)、肖像画《老战士》(1976),歌颂大三线建设中解放军官兵苦干实干精神的《和平年代》(1978),以及表现1989年解放军战士在湖南特大抗洪斗争中英雄事迹的《钢铁长城》(1989)等。颇有意思的是,他在创作《钢铁长城》的过程中,联想到1954年自己在部队参加武汉防汛的艰难岁月。那段深深刻印在他内心的感情体验和珍贵记忆,也自然地流露在这幅作品中了。画面上汹涌澎湃的洪水和军民巍然屹立的“长城”形成鲜明的对照,斜角线的构图、虚实相间的描写手法、奔放的笔触和丰富的色调,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是一幅很感人的作品。
  易利森是一位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每一幅主题性作品,都是经过认真酝酿、构思的,从素描写生、油画小稿,到最后定稿,反复推敲和修改,都遵循学院创作的程序进行。但他注意写生,注意从现实生活和人物中吸收艺术资源,作品富有生活气息,这与缺乏生气的学院派绘画迥然不同。
  易利森也画了不少表现他熟悉的湖湘劳动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如《十月洞庭一心》《选纸花》等,还为许多劳动者创作的写生肖像,其中有劳动模范和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这些风俗画和肖像画创作中,他发掘和表现人们朴素的形象与纯真的内心气质。他的油画语言也是在质朴无华中求丰富,求变化,透露出这位艺术家清澈、纯净而充实的感情世界。
  易利森的风景画有描写潇湘景色和桂林山水的,也有描写欧洲风光的。他用放松的心境,发挥油画色彩语言丰富的特点,借景写情。在这些作品中,更可以看出易利森的色彩修养。他运用印象派的光色表现技巧,并渗进一些中国画的写意手法,造成情景交融的画面。
  近几年来,易利森还尝试用新的手法创作一些带有实验性的绘画,通过构图、块面或色彩的大胆变异,探求绘画语言的表现性和象征意义。这些尝试表明,易利森的创作心态是年轻的、活跃的,是与时俱进的,也表明他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丰厚积累的基础上,在绘画创作上还会有新的作为和新的贡献!
  2011年4月于北京

推荐访问:正大 强音 气象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