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瓶之男_漂流瓶女的要男的私处

  就像《漂流瓶》中唱的:“你会在哪里,现在你叫什么名字,密封了勇气,落空决心。”1996年起,时年42岁的哈罗德•哈克特(Harold Hackett)怀着美好的憧憬,向天空与海交界的方向扔出4800多个漂流瓶。海浪与潮汐是他的信使,塑料果汁瓶是他的信封,大西洋沿岸各国人民则满足了他的期待――截至目前,他已经收到超过3100个回应,回应率达到63.6%,间隔最长的一封回信让他整整等了13年。
  世世代代居住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上的哈罗德从小就是海的朋友。1995年,在一次捕猎金枪鱼时,穷极无聊的他随手拿起一个空百事可乐瓶,塞进一张便条。纸条上写有他的姓名和地址,还有一句话,“如果你捡到这张纸条,请写信给我。”
  那年冬天,哈罗德收到了一封来自马格达伦群岛的回信。惊诧的他开始重新审视“漂流瓶”这种原先被认为只存在于远古和言情小说中的通信方式。
  1996年5月,他一次性扔出250个漂流瓶,每个瓶里都有一张附有姓名、地址与希望对方告知他何时何地捡到漂流瓶的便条。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开始不断收到回信。扔漂流瓶自此成为他的爱好。起初的四五年,他还坚持手写每一张便条,随后他发现这份工作既枯燥又繁琐,于是复印了上千份,只亲手注明它们各自不同的“起航”日期。如果你捡到漂流瓶并给他回信,他一定会回你一封亲手写就的热情洋溢的信,还会附上一张照片。这让他结交了不少朋友,每年圣诞节都会收到超过150张“瓶友”寄来的贺卡。
  除便条外,16年来他用掉了680卷黑胶带(用来封住瓶口以防进水)、50多支水笔、500支钢笔、3100张邮票及千余张信纸。
  哈罗德所在的爱德华王子岛东部气候常和他开玩笑。一次,他前晚扔出1000个漂流瓶,第二天一早,这些瓶子统统躺在沙滩上――海风又把它们送回来了。他慢慢摸索出经验,“你只有在刮西风时扔瓶子才能确保它们漂远。”当地渔民已经习惯于看到那些滞留的瓶子,“他们会说,‘这是哈罗德的瓶子’,然后随手再帮我扔远。”
  渐渐地,哈罗德成为当地名人,人们叫他“漂流瓶之男”,给他回信的人遍布大西洋沿岸各个国家,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南美洲甚至非洲,冰岛一家报纸甚至激动地报道了当地一个人捡到“哈罗德之瓶”的故事。
  2007年是他的回信巅峰年,当年他总共收到575封回信。
  有几个瓶子分别在两三个人手上再次传递,最离奇的一次,瓶子漂流了5次。“5个不同的人捡到了这个瓶子,都选择了让它再次漂流,并在瓶内加入一张新的便条。他们分别居住在布雷顿角、新斯科舍省、纽芬兰、圣皮埃尔及密克隆岛州和佛罗里达州,最后一个哥们儿决定将瓶子寄回给我。”
  “每个瓶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哈罗德如是说。一家展览中心的老板也捡到过他的瓶子,在他的鼓动下,哈罗德展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寄给他的纪念品及回信,观者如云。
  在如今Facebook和Twitter的时代,依靠漂流瓶通信看起来老土又低效,却显得格外迷人。哈罗德由衷热爱自己亲手构建的这个社交圈,他故意不在瓶中留电话号码,不想让现代科技沾染这个小世界。每一封充斥个人风格的亲笔回信都让他喜出望外从而更加上瘾。现在,随天气变化,他每周都会投出200个以内的瓶子,碰到自己或者父母生日,量会再多一些。他说,“我会一直投下去,直到不能。”

推荐访问: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