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书屋]天骄战记

  《碟中碟4》全球票房突破5亿美元   《碟中谍》系列电影横跨15年时间,拍到第4部,作为男一号“伊森・亨特”扮演者的汤姆・克鲁斯这次强势回归向全球观众力证了一件事:虽已是50知天命的年纪,但阿汤哥仍旧身手不凡。该片在北美地区上映后称霸两周北美票房冠军,截止到月底,它的北美票房已达2亿美元,全球票房已突破5亿美元。
  当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碟中谍4》就从劫狱开场,这个能让全球“碟中谍迷”热血沸腾的间谍高手伊森・亨特从防守森严的捷克监狱越狱。这一次,伊森・亨特和他的小组再次深陷绝境,孤立无援,恰在这时,伊森・亨特上级领导、美国国防秘书的突然暴毙,让临危受命的伊森・亨特不得不再次铤而走险,带着他不为美国政府承认的隐密小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找到并除掉幕后黑手……从首映日观众反馈来看,整部影片的焦点都集中在汤姆・克鲁斯一人身上,尽管皱纹已经爬满他的脸,胸部肌肉也有下垂的趋势,但穿梭于枪林弹雨与高科技之间的汤姆・克鲁斯出色地完成了拯救世界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虽然《碟中谍4》放弃了火爆的3D特效,但影片选取了IMA格式拍摄,银幕最大化让片中异国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沙漠之都迪拜特有的“黄沙漫天”,各种未来主义的建筑物纷纷入镜,呈现出超现实感。此外,美国代表性建筑白宫、俄罗斯壮观的克里姆林宫、印度孟买独有的亚洲风情都被收录片中。而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影片中充斥的大量高科技元素,汤姆・克鲁斯还戴上了有吸附力的攀爬手套化身“蜘蛛侠”,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塔一迪拜哈利法塔,这一组长达30分钟的攀爬镜头,让观众看上去有一种“头晕目眩的兴奋感”。
  此情可待成追忆
  近几年,台湾电影的表现气势如虹,很得港台、大陆电影人及观众的刮目相看,在票房上的表现更有与大陆电影旗鼓相当之态,对大陆的电影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以小人物大视野的细腻剧情攻占市场的台湾电影,在小清新的群体中也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深得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
  2012年还未上映便在微博上掀起一股热议风潮的青春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陆贺岁巨制纷纷上马的前提下,不急不躁的在当期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这部温和中见真章的台湾青春偶像片夹缝中寻找生存,其勇气和自信可见一斑。
  不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其质素确实有与其他片一争高下的理由,且不说故事情节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只说本片所具有的温和慢热就足现影片的后劲之力很强。加之导演九把刀亲力亲为地为影片摇旗呐喊,让一众文艺小青年们甘愿掏腰包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部以高中学生的成长为情节主线的电影,给80后一代创造了只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平台,那些温暖又酸涩的过去,在电影中酝酿、发酵,最后成为每位80后口中香醇、味厚的好酒,触碰了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就像此前在大陆大热的网络电影《老男孩》,一幕幕看似陌生却很熟悉的画面,引得多少人潸然泪下。
  这群充满热血的青少年,不枉不顾,为了自己的成长恣意抛洒着青春,即便被集体罚站也不忘用“刮目相看”调侃彼此的懵懂与冲动。这样的生命在电影前半段大肆感染着观众,群体的甜蜜回忆在银幕上下无障碍的传递着。
  青春期部分即将结束的时候,导演设计了一段庄重而感性的告别式,每一幕场景都有着很心酸的泪点。那曾经误会的青春啊,就这样伴随着高考的结束悄然离开。能留下的除了回忆还是回忆。
  当一干老友重新团聚,已是佳人待嫁时。曾经的热血已经化为了叹慰的红酒,过往的美好成了口中的玩笑。唯一不变的是,疼痛过的伤口总会隐隐发作。所以,导演采用了一个非常奇特也非常感人的幸福方式为电影结局,让最美好的时光停留在旧人的距离之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4天创下4.2亿元新台币的佳绩,在香港也夺得票房冠军的宝座,虽然本片在大陆上映没多久,其表现也未必能有坐上票房的头把交椅的把握,但作为少有的小清新加重口味,应该不会辜负片方的期望,给贺岁档期增添不一样的味道。

推荐访问:书屋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