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迷雾_穿越银行信贷迷雾

  从2011年7月以来,存款余额增速连续低于贷款余额增速的情况已经维持了8个月,且两者的差距仍然在扩大。   历史上最近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由于“4万亿”刺激计划带来的超额贷款投放,为了完成指标,很多地方出现了“银行求企业”贷款的情况。
  再上一次则要追溯到1997年1月到12月,那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初期,货币政策正好处在一个放松周期中,年初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7.47%和10.08%,年底已降至5.67%和8.64%。
  本次贷存款增速分化与之前两次的不同在于,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货币政策紧缩的周期里,贷存增速差扩大更多是由于存款增速降低过快而非信贷过于宽松。
  存款变化有较强周期性规律。一般而言,每年1月、2月的存款通常出现环比上升,因企业结账、个人年终奖发放等因素促进存款产生;在这两个月内,春节前存款会减少或少增,因为大量存款货币化,但这些存款通常会在春节后回到银行。因此春节对1月、2月总存款的数量不产生显著影响,只是改变其时间结构。
  具体分析2012年1月和2月的存款情况,我们看到,1月、2月存款减少8000亿元,是历史上罕见的。虽然2月份存款又重新增加16000亿元,但1月和2月的均值远低于去年底,即使考虑到去年12月的存款激增本身是个异常,1月、2月的存款增量也是低于季节性规律的。
  从我们对十余家城商行的草根调研来看,存款不足对于房贷能力的硬约束是普遍的,尤其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商行而言。几乎所有城商行行长都提到更严格的存贷比考核对可贷资金供给的约束。另外,1月以来股市反弹的赚钱效应也分流了不少原本在存款和理财产品里的资金。
  
  风险厌恶情绪蔓延
  信贷的迷雾在于:一方面,各种“宽松”的感觉和声音响起(如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信贷投放总数字却低于预期,中小企业贷和开发贷依然紧张且需要上浮利率。
  随着实体经济景气度下行,风险厌恶的情绪蔓延,这成为银行不愿意放贷的重要考量。大多数调研对象反映,信贷需求虽有减少,但仍然可观,唯独这些需求的质量较差,目前宏观环境下,最大的问题是风险底线,因此很多贷款不能放出。
  “真正需要钱的中小企业大多是有问题的企业,大企业融资渠道多,不差钱,这样的企业我们不敢放。如天津某小型城商行出现了2000万元的坏账,这够小银行疼的。”某上市城商行知情人士表示。
  期限结构性错位也是制约银行实际放贷的一个重要因素。出于风险考虑,银行更倾向于提供短期贷款给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需求的往往是中长期贷款。这一错位也限制了实际放贷的数量。
  “考验风险管理的关键时刻到了,接下来会是分水岭。”某城商行人士坦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银行间流动性是结果而非原因。
  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月期Shibor利率已降至5%以下。很多人据此认为,流动性释放出来了,并将最终流进实体经济。
  对此,我们持保留看法――恰恰相反,银行间流动性充沛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实体经济风险的增加和银行风险厌恶的增强,同时还辅以政策影响,银行一时难以放出足够的贷款,导致流动性滞留在银行间,而没有及时进入实体经济。
  用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的话说,放松还谈不上,可能只是外面看到的假象。钱不算紧,很多贷(如消费贷、开发贷)停了或缓了,钱就积压了。
  
  放贷情况大调查
  对于开发贷,银行普遍持谨慎态度。
  虽然从资产结构等方面银行仍然有放贷给地产企业的理由,但无论五大行还是城商行,对地产贷款的配置都在降低。五大行方面,地产开发贷审批非常紧几乎已经暂停放贷。城商行也十分谨慎,有的干脆不碰地产,碰的也严格只接触“白名单”(2010年)中的企业。
  唯有对保障房,各家银行态度稍微开放,但也强调,政府如无回购计划也不会积极参与,并且保障房的贷款量远不能与商品房相比。
  开发商需求放缓,地产企业自身也在重组。银行的谨慎加剧了全行业的困难。结果是中小型地产企业的处境艰难,大企业有较多的融资渠道,仍可保证生存。
  地产开发贷仍冷,但按揭贷款渐热。
  对于按揭贷款,银行态度正在变得积极,尤其是五大行,对于首套房贷的实际执行利率已降至85折(需要指出,这样优惠的价格能惠及的人群是很有限的)。城商行由于自身能力欠缺并没有在价格上紧跟五大行,但对按揭业务的热情也很高。部分城商行表示,在目前的信贷环境下,按揭业务基本是平价的,但为了吸引优质客户,仍然非常积极地投入。
  随着房地产销量出现小阳春和按揭贷款优惠利率的出现,我们估计,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速将维持在正增长,其在房地产开发总资金中的占比也将止跌企稳。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依然面对高价贷款,但附加条件减少。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重重,主要问题包括:
  1.轻资产。小微企业大多是轻资产的企业,导致可抵押的资产不多,而且大多数已经抵押;2.资金需求大。小微企业大多处在快速发展扩张期,30%或更高的发展速度是很常见的,维持这样的扩张,资金需求度要大得多;3.风险大。这个问题无需赘述,但是银行放贷时对不良率的容忍度已经放宽。
  对于小微企业,国有大银行贷款意愿较弱,城商行则相对积极。银行通常的做法有:
  首先,收取更高风险溢价。我们调研的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底线在20%-40%,底线以下的贷款需求需要排队等待,实际上往往等不到。底线较低的银行往往带有较多附加贷款条件,如派生存款、存贷挂钩、融资顾问费(在某些银行已被叫停)、授信管理费等。
  其次,更严格的尽职调查。某小微贷款排名前三的银行表示,他们要求两个或以上客户经理到企业现场上门调查、拍照,并使用第三方力量进行各种审核。也有银行实行“五家联保、互保”。
  小微企业自身的资质和银行的风险厌恶增强,导致其面临的资金问题依然严峻。当问及贷款成本的走势时,部分银行表示价格已有一定程度的下行(包含很大季节性因素,因年初资金需求不大),另一部分银行则表示基本与2011年四季度持平。大多数被调研的银行认为,未来利率既很难上行,也很难下行,将维持在现有水平。
  民间信贷往往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资金供给的松紧情况,目前民间资金的情况又如何呢?一句话概括:暂时偃旗息鼓,或将逐渐反复。
  经过比较密集的问题爆发和清理整顿,2011年底左右有较多民间借贷公司陷入破产。目前民间借贷价格低于2011年四季度,但体量依然可观,究其原因,还是需要钱的中小型公司缺乏更好更便宜的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票据融资体量下降,票据价格也相应回落。但是,这些貌似平静表象背后有较强的季节性因素。随着3月、4月开工旺季的到来,资金紧张的情况一定会加剧。
  
  作者为东方证券分析师

推荐访问:迷雾 穿越 银行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