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上的隐忧]赢在起跑线

  近期,江苏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课堂不能再教拼音、汉字、算术等内容。此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自由和快乐的学习过程;也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目前,早教又成为一个热点。家长一窝蜂地给孩子报识字班、拼音班、数学班等各种学前班,生怕进了小学“落后吃亏”。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这些孩子相对于其他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来说具有后天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这其中,我不禁有着一丝“赢”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零起点PK高起点
  一些小学老师感慨,如今一年�入学新生的“差异”很大,有的已经认识上千个汉字了,有的连数字还认不全。上海市向阳小学教导主任夏彬说道:“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门制订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对一年�的新生,学校会先摸一下底,对那些认字少、不大会算的‘零起点’孩子,老师反而会在上课时特别关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而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受到的关注自然会少些。所以,从听课效果看,入学前学得少的孩子未必会吃亏。”
  顺应小学教育“零起点”的要求,上海的正规幼儿园里也没有识字、算术之类的教学任务。学龄前儿童大多是从校外补习班和家长那里学会认字和数学的。云台幼儿园园长陈冰美认为,学龄前儿童提前接触一些小学课堂知识是可以的,但目的是启发兴趣,略作铺垫,过量反而会影响将来的学习。
  因为学龄前孩子大多是表面化学习,凭借的是短时记忆。能识字,但不懂笔划;能背诗,但不懂含义;能计算,但不懂规律。到了小学课堂,一看黑板,自以为“都学会了”,便可能失去学习兴趣,不再认真听讲,这对日后的学习贻害无穷。
  
  家长不了解教育制度盲目跟风
  既然“高起点”未必比“零起点”占优势,那么为何家长还是急于把孩子送到各类“学前班”去呢?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多家长对小学的教学标准并不了解,被“小学一年�不教拼音,不教简单字,不教10以内加减法”的社会传言忽悠而盲目跟风。
  夏彬主任介绍说,国家课程标准所制订的小学一年�上学期认字标准就是350个字,而且,在每个段落的学习过程中,都允许学生遗忘一些字。至于数学,整个一年�上学期就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那些入小学前已经认识2000个字、会一百以内加减法的“高起点”孩子来说,一年�是不是就会“无所事事”呢?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小学阶段是打基础,如何造地基,极为关键。小学低年�最需要培养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就是“学习能力”。而认多少字、算多大数这样的“知识总量”绝不等同于“学习能力”。虽然一年�的认字标准只有350个,但会详细讲解笔划结构;虽然只教20以内的加减法,但重在让学生接触多样性的算法,并掌握适合自身的最优化算法。增强学习能力才是一两年�的关键,一到三年�,差距便会显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成绩会不断提高,而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哪怕进校时“认千字、算百位”,也会“吃光老本”,逐渐退步。
  
  孩子的学前培养要适当
  孩子学龄前什么都不学,家长什么都不教,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吗?话也不是这么绝对,关键看学什么和怎样学。
  拿识字来说,幼儿阅读专家表示,识字伴随着阅读,效果更佳,但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学字。学龄前的孩子,肯定还是从图画中理解故事更多,应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图画阅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字。此外,还可以在合适的生活场合中启发孩子认字,比如认识封面上的字选书,认识包装盒上的字挑食品。
  学龄前幼儿学数学,也不能超过他们的认知发展范畴。“动动脑360°”幼儿教育机构的郭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才刚刚萌芽。通过一些游戏活动,逐渐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比如搭积木,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这其实也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涵。
  在“动动脑360°”,每一节课开始前,都会让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拼一幅拼图,拼图的难度会不断增加。而在课堂中,也经常让孩子上台回答问题。郭老师说,学龄前的数学课堂教会多少知识是次要,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前适应课堂氛围、培养受挫力和增强自信心才是重要的。“学习”也并非只是看书上课,在正式入小学前,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表,培养专注力;一起理书包,培养好习惯,这些都会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推荐访问:隐忧 线上 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