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孙子兵法》的辩证法渊源] 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

  老子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大师,孙子将其辩证思维运用于治军作战,写成照耀千古的兵法十三章,成为冷兵器时代的一部军事斗争辩证法,它的价值远远超出军事范围,成为一部哲学名著。
  我们先从《孙子兵法》谈起。战争是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孙子兵法》开篇就讲战争的物质条件,作者提出五个大项,即:道、天、地、将、法。所谓“道”即指国家的政治,具体地说就是政治是否得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谓“天”,不是有意志的神灵,而是指自然界的气象条件,如古人讲冬夏不兴师。所谓“地”,即行军作战的地理条件。所谓“将”,是指所选用将帅自身的各种条件。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和制度纪律等。上述五条是纲,纲下又分若干“目”,在“道”纲下,可分为有道的明君、失道的暴君、介于二者之间的庸君;在“天”纲下,又分昼夜、寒暑、四时等三目;在“地”纲下,又可分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指死地和生地)四目;在“将”纲下,又分智(智谋)、信(赏罚有信)、仁(爱护士兵和人民)、勇(勇敢果断)、严(军纪严明)五目;在“法”纲下,又分曲制(军队的组织编制、通讯联络制度)、官制(各级军官的管理制度)、主用(军需物资、后勤保障)三目。这是总纲下的又一层次,我们姑且叫它“五纲十八目”。其实,纲下有目,目下还有细目,愈分愈细,愈细愈具体。所谓“运筹帷幄”或者“庙算”,就是指筹划这些。这“五纲十八目”,就像一个木桶,构成木桶的是十八块木板。事实上,这十八块木板总会有长有短,最缺的木板,就决定木桶的容量。一个小缺口也会影响整个战局。
  不要忘记,战争是双方的事,双方实力的强弱,就是双方“五纲十八目”的较量。计算一方的“五纲十八目”是比较容易的,将双方的“五纲十八目”联系起来计算就复杂多了。试想,如果将双方十八条木板用数学方法加以排列组合,将会演绎出多少种情形?在战场上就表现为千变万化的情景。所以“知己知彼”是军事上首要的战略原则。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者,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老子讲:“知己者智,知人者明。”(《道德经》第33章)两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知己知彼就是要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而只有明智的人才会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书开首一句就讲: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毛泽东同志提倡学点辩证法,就是要我们避免犯片面性的毛病。
  老子是最善于从对立的两个方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例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22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第36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45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64章)
  老子看到了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多、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巧与拙、辩与讷、祸与福等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仅相对对立,而且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它方也就不存在了。不仅如此,矛盾对立的双方还会相互转化,例如“有”可以转化为“无”,“无”可以转化为“有”,“难”可以转化为“易”,“易”可以转化为‘‘难”,“曲”和“全”、“枉”和“直”、“洼”和“盈”、“敝”和“新”、“少”和“多”、“强”和“弱”、“兴”和“废”、“夺”和‘‘与”、“巧”和“拙”、“辩”和“讷”、“祸”和“福”都是可以转化的,如此等等。世界是可变的,不能把它看作是僵硬的。老子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杰出代表。
  孙子将老子的辩证思维运用到极致,他将军事斗争分解为若干矛盾对立的范畴,生动地描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运动。
  例如:攻与守;进与退;实与虚;正与奇;强与弱;众与寡;治与乱;佚与劳;近与远;迂与直;有形与无形;致人与致于人……
  对上述各种情况,孙子都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战术。例如:对“攻与守”这对范畴,孙子的战术是:“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兵法·虚实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形篇》)对进与退这对范畴,孙子的战术是:“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孙子兵法·虚实篇》)对其余各组矛盾范畴,《孙子兵法》均有应对的战略战术,这里不再一列举。
  需要重点论述的是在上述诸种矛盾对立范畴中,最核心的是“实与虚”“正与奇”。什么叫“实与虚”?有实力为实,无实力为虚;有备为实,无备为虚;休整良好为实,疲敝松懈为虚。什么叫“正与奇”?常规战术为正,特殊战术为奇;正面交锋为正,侧面偷袭为奇;实力围歼为正,诱敌中计为奇。战争的奇异诡谲、千变万化,就在于“实与虚”“正与奇”的灵活运用。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道德经》第57章),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计篇》),两人的话,何其相似乃尔!当然,“虚”必须以“实”为基础,没有“实”就不可能有“虚”;“奇”必须以“正”为基础,没有“正”就不可能有“奇”,但是在战争中光讲“实”和“正”是会吃大亏的,所以实必须配合与虚,正必须配合以奇。这是虚实奇正相互依存的道理。那么,什么是用兵的奇诡之道呢?对己方而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实而示之虚,虚而示之实,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对敌方而言: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和老子所说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子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此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之?”(《孙子兵法·势篇》)   下面我们举几个在战争中矛盾相互转化的例子:
  例一:敌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势篇》)
  这里先创造一个条件:使敌方现形而我方则隐蔽得无影无踪,这样就形成敌方兵力分散、多处防守,而我方则兵力集中。敌人兵力分散十处,我方兵力集中一处,自然形成以十敌一的绝对优势。以众击寡,必然取胜。这是利用有形与无形,促进多寡强弱相互转化的战略战术。
  例二: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势篇》)
  这是利用地形条件,分散敌人的战略战术。使敌方顾了前面顾不了后面,顾了左面顾不了右面,哪里都想照顾,哪里都照顾不到。弄得敌人晕头转向。这是利用地形条件促使多寡强弱转化的战略战术。
  例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两军相争没有比争取有利的先机更困难的了。困难之点在于如何把迂回弯曲的路变为直道捷径,又要使敌人的直道捷径变为迂回弯曲的路。要做到这点,就要用小利引诱敌人走弯路,这样,我方虽然后发兵却先期抢着有利地形。这就是“迂与直”相互转化的战略战术。
  例四:致人之法,能使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以上均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这更是绝妙的战争艺术。利用小利小害,使敌人不招自来,又使敌人想来而不敢来,敌人安逸使其疲劳,敌人温饱使其饥饿,敌人固守隐蔽使其移动现形。攻击敌人时,敌人不知应在何处防守,防守敌人时,敌人不知向何处进攻。微妙啊,微妙!微妙到无声的境界。神奇啊,神奇!神奇到无形的境界,任由我指挥着敌人团团转。这就等于将主客位置作了一个根本的转化,自己成为敌人的指挥官。这简直就是老子所说的“善行无辙”“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第27章)老子把这叫做“袭明”,“袭明”就是暗藏的聪明。孙子在实战中把老子的辩证思维运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
  老子看到了矛盾对立两方面的相互依存,却不讲矛盾双方的斗争;他讲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却不讲转化的“条件”,而无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这是老子的致命弱点。孙子在军事斗争实践中,认识到矛盾对立的双方,不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而且始终在相互斗争。在斗争中又相互转化,而转化则是有条件的。一部《兵法》就是对敌我转化创造条件。
  大家都知道老子提倡“无为”,一般人往往觉得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其实他的原话是这样讲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37章)“为”与“无为”也是辩证的统一,“无为”正是为了更好地“有为”,正如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孙子兵法》中也多处讲到“无为”,例如:“圮地无舍”“绝地无留”“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等等,这些都属于“无为”。因为孙子深知“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明智的人考虑问题,必须同时想到利与害的两个方面,“军争有利,也有危。”(《孙子兵法·九变篇》)趋利避害,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这也是辩证法。
  最后,谈谈慎战原则。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30章)又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第31章)老子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他是站在反战一面的,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战争总是不可避免的,他面对现实终于还是说出“不得已而用之”。孙子是—位军事家,他对战争的态度是否和老子一样呢?《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又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道理很明白,即使“百战百胜”,也会付出伤亡代价。因此孙子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能用谋略制服敌人最好,其次可以采用外交手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兵戎相见。一旦开启战端,就把国家和人民置于死生存亡之地。因此孙子最后告诫君主和将帅说: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孙子兵法·火攻篇》)可以看出,老子和孙子,在慎战问题上也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党校)

推荐访问:道德经 孙子兵法 辩证法 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