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莫里森《宠儿》中人名的象征意义_《宠儿》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李玉金(1986.3-),女,籍贯:山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历: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摘 要:《宠儿》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一部深受好评的作品,小说通过象征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揭示了蓄奴制对奴隶造成了肉体上、精神上以及感情上的劫掠。本文通过分析《宠儿》中主要人名的象征意蕴,旨在揭示其深刻主题及丰富内涵。
  关键词:莫里森;宠儿;象征;人名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2
  一、引言
  《宠儿》出版于1987年,并荣获1988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该书的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寻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在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抄起一把斧子,毅然决定为他们选择死亡,但只是杀死了一个女儿。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叫塞丝,一把危险的手锯变成了昭示绝望、疯狂、极端的爱的杀人凶器。小说的发表震动了美国文学界、文化界,各大报刊纷纷刊文给予最高规格的赞语,认为它是美国黑人历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是用来体现抽象思想与概念的人,物,数字符号或者色彩,通过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等来暗示和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莫里森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无论从命名,还是从言行上,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人名的象征意义
  姓名不仅是代表特定社会成员的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姓名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个人价值、家庭价值和社会价值。一般来讲,一个人物的名字通常传达着某种文化信息。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也格外重视作品中人物的命名,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营造特殊气氛、深化作品主题。《宠儿》中的人物命名是作者的匠心之作,这些名字非常怪诞,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1.宠儿(Beloved)
  Beloved,这个词取自《圣经》中《新约·罗马书》第九节第25行“I will call them my people,which were not my people;and her beloved,which was not beloved.”——“他们没有享受娇宠溺爱,却依然是我的宠儿爱女。”这句话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写给罗马人信中的一句话,申明了上帝的仁慈和宽容。莫里森选择Beloved作为这一小说的题目,是对美国历史的重新审视,是对现存种族歧视的反思和质疑。另外,小说中的宠儿是死而复生的,与圣经中耶稣死而复生的故事相似。耶稣是为了救赎人类而死,宠儿是因为罪恶奴隶制的存在而死,他们都是人类罪孽的替罪羊。
  宠儿游离不定的身份使她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宠儿”不是某一个特定孩子的名字,而是普天下所有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昵称。宠儿是一个深具寓意的人物形象,她既是塞丝还阳的女儿,又是被白人侵害的黑人姑娘和黑人家庭的化身,宠儿还代表了所有穿越大西洋从非洲被运到美洲的黑奴。这些黑奴世世代代受到蓄奴制的压迫,他们的后代还会受到蓄奴制遗毒的影响。宠儿代表了这些同处于无意识下的黑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小说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六千万甚至更多”,代表深受奴隶制迫害的六千万甚至更多的黑奴,他们也曾是被母亲宠爱的孩子。虽然宠儿代表了毁灭性的、痛苦的过去,但她也标志着可能会得到的、美好的未来。莫里森通过这一名字的象征意义指出:只有通过直面过去,黑人群体才可以重新认识那些被遗忘、被忽视的岁月,并从中获取教益。
  2.塞丝(Sethe)
  塞丝,这个名字出自于《圣经》中《旧约·创世纪》第4章第25节。该隐杀弟之后,夏娃又生下一个儿子,名叫Seth,来代替被该隐杀掉的弟弟亚伯,这体现了上帝的爱和宽容。莫里森在本小说中也采用了这个名字,并在名字后面加了一个“e”,使其阴性化。小说中塞丝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她对孩子们深深的母爱。因此,她成了所有非洲黑人母亲的象征。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非洲黑人母亲的原型:丰富的乳汁哺育着非洲儿女的成长,使非洲文化源远流长。
  塞丝爱自己的儿女们胜过自己的生命。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重受自己作为奴隶所受到过的肉体、感情和精神上的创伤,所以在白人奴隶主追来时,她试图杀害这几个孩子的行为完全是出于母爱和保护意识,但这行为又是残忍的。塞丝的杀婴行为连同她做奴隶时所受的暴行,在她的记忆中扎下了根,其枝节伸展,渗透到她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使她断言过去的创伤难以被真正根除。塞丝的杀婴行为,从白人的价值观看来,是杀戮,是毁灭。而按黑人的价值观,它是爱,是反抗。“学校老师”被吓退了,因为塞丝的行为粉碎了他的理理想主义意识,这实际上也就瓦解了白人的价值观。在与保罗D分别的前一刻,保罗对塞丝说:“你的爱太浓了。”而塞丝则回答说:“要么爱,要么不爱,淡薄的爱根本就不是爱。”可这浓厚的爱吓跑了她的情人,她的同胞也回避她。这表明了在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黑人文化受白人文化价值观侵蚀的程度以及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3.斯坦普·沛德(Stamp Paid)
  斯坦普·沛德原名约书亚(Joshua)。正如《旧约·约书亚书》中的约书亚那样,斯坦普也是一位受神拣选的人。圣经中的约书亚是摩西的帮手,在摩西死后,上帝晓谕约书亚带领百姓过约旦河,到上帝指定的地方去。而在《宠儿》中,斯坦普·沛德也扮演着相似的角色,是社区公认的拯救者,镇上的家家户户都欢迎他。
  当他还是个黑奴时,斯坦普·沛德做出过沉痛的牺牲,把自己的妻子送给了他主人的儿子做情妇,这是他自由的代价。作为一个男人,这个代价太高了!这使他考虑到余生应偿还情感和道义上的债,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Stamp Paid,意思是“债务以偿”,以表示对白人给他起的名字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庆贺。他曾是“地下铁路”组织的成员,投身在帮助黑奴争取自由的运动中,他总是等候在南北交界的俄亥俄河边,帮助逃跑的黑人渡过这条横跨在自由和奴隶制之间的河流。他不仅帮助塞丝回到了贝比·萨格斯身边,他还在宠儿被杀的那天救出了丹芙。在小说的结尾处,斯坦普·沛德意识到自己还欠着124号住户的人情,还应该给她们以保护和关爱,这也表明了坦普·沛德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他的形象号召了更多的黑人投身到民族解放的运动中去。   4.贝比·萨格斯(Baby Suggs)
  Baby Suggs的隐喻意义是“大地之母”和“哺育者”,这一名字也确实在小说中象征着黑人精神中的珍贵财富。莫里森显然是想赋予这个名字深刻意义的。贝比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母亲,更是一个黑人群体的抚育者。当塞丝从“甜蜜之家”逃出投奔她时,她把塞丝像一个婴儿一样从头洗到脚,给与了儿媳妇最完美的母爱和感情。当她周围的黑人们脱离了奴隶制后仍然不能从过去中摆脱出来时,她又像一个心理医生,开导大家,帮助大家愈合由奴隶制造成的心理创伤。她在一个名叫“林间空坪”的地方召集宗教性质的集会,教导她的信徒去爱自己的嗓音、身体和思想,热爱自己的一切。她是黑人们懂得自尊、学会自爱的榜样,是黑人得以繁衍和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而当塞丝杀死自己的女婴之后,贝比·萨格斯就不再传道了,而是躺在病床上等死。这颗心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最后贝比·萨格斯心灰意冷,最终死去。即便如此,贝比·萨格斯在死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启迪着生者,她的灵魂仍然活在黑人社区,强烈地影响着那些受过她教育的黑人群体。在第三章,丹芙因为怀念她,才离开了124号去寻求帮助。从某个角度来讲,社区中的其他人也是出于对她的尊敬,而像贝比·萨格斯一家伸出援助之手的。正像她的名字一样,在作者、读者以及她的同胞眼里,贝比都是无价之宝,是非裔黑人崛起的力量源泉。
  5.“学校老师”(schoolteacher)
  “学校老师”代表《宠儿》中冷酷无情的奴隶主形象,莫里森将“schoolteacher”这个名称用小写字母来表示是极具讽刺意味的,象征白人文化中虚伪、邪恶的一面。“老师”本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的传授者,他们应该帮助自己的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小说中的这位“学校老师”却是一位冷血、施虐的狂热种族主义分子,他认为加纳先生的那种管理方法过于仁慈,所以弃之不用,代以高压政策,在种植园中实行严格的制度和残酷的惩罚。他最阴险的压迫政策,是对奴隶进行“科学”的审查,其中包括问他们问题,记下他们身体各部分的尺码,并向他的白人学生传授奴隶的“动物属性”。他抱怨他们吃的太多,休息的太多,说的太多,他用皮鞭抽打自己的奴隶,容许自己的两个侄子侮辱塞丝,而他站在一旁做笔记,发现黑人的逃跑计划后,他处死了保罗A,烧死了西克索。莫里森通过“学校老师”这一人名揭示了这实质上是在同一国度内的文化殖民,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霸权思想,号召黑人应该宣扬拯救自己的文化,并为自己的文化定位。
  6.丹芙(Denver)
  丹芙和宠儿是姐妹,是塞丝最小的孩子,也是小说中最有活力的人物形象。宠儿象征着过去,那么丹芙就象征着黑人的未来。丹芙的名字取之于一个穷白人爱弥·丹芙小姐,象征着与白人的友爱,因为在爱弥的帮助下,塞丝顺利地产下丹芙。丹芙的降生是个奇迹,母亲塞丝认为丹芙是个“有神灵保佑”的孩子,所以她才大难不死,而整部书中,丹芙都与超自然力量紧密相连。她聪明,敏感,内心活动丰富,但由于长年不与人交往,情感发育不良。宠儿的肆意妄为,终于迫使丹芙克服了与外界交往的恐惧。由于一种责任感、勇气和志在必得的信心占据了她的身心,使她走出了124号去社区寻求援助。她到镇上发展,努力寻找稳定工作,并计划上大学,这一切标志着她争取独立和自足奋斗的开端。应该指出,莫里森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她在关心本民族文化命运的同时,没有忘记与他民族文化的友爱。丹芙从出生到成熟的成长历程象征了黑人的未来之路是发扬本民族的个性,同时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友爱、共同进步的发展过程。
  三、结语
  托尼·莫里森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她的每个字、每句话、每一段、每一章都是经过用心策划和细心选择的。其中人名的象征意义深化了作品主题,并为升华读者思想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读者可以体会到其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 Toni Morrison.Beloved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Barbara H.Solomon.Critical Essays o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M].New York: G.K.Hall & Co.,1998.
  [3] 张立新.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导读.[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4]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 汪顺来.《宠儿》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
  [6] 胡笑瑛.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名地名的象征意蕴[J].宁夏大学学报,2008,(9).

推荐访问:人名 宠儿 解读 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