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宏达:笑星的悲剧】 关宏达

  每当提起上影厂老演员、著名喜剧艺术家关宏达,我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两幅画面:第一次见老关的情景,以及最后一次告别老关,喜剧开头,悲剧结束。  1963年9月我分配到上影演员剧团工作,第一天报到,布加里老师带着我和在剧团参加学习的老演员见面。那天老关坐在藤椅上正和曹铎、方伯、韩非聊天,布老师一一介绍后,我向几位老演员致意并握握手,老关也急忙站起来和我握手,只见他坐的藤椅也跟着他一块儿起来了,曹铎一把按住藤椅:“关胖你太可爱了,藤椅也舍不得离开你了。”这个在笑声中的见面永留我的记忆之中。剧团老同志都亲切地叫他“关胖”,我们年轻的后来一直称呼他“老关”。
  1964年,我参加上影剧团春节慰问部队的演出活动,又有机会和老关在一起。老关和方伯有一档相声节目,战士们太喜欢了,每次总要在热烈的掌声上加演一两个小段才让他们结束表演。这期间有几件趣事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天我们演出小分队带上几个小节目去慰问部队炊事班的同志。我们让炊事班五位战士坐在食堂门口,特意为他们表演几个小节目。有一个小战士十分腼腆,一直红着脸,低着头。老关走到他身边问他是哪儿人,小战士回答是安徽的。轮到老关和方伯表演相声了,老关特意走到小战士面前亲切地用安徽话对小战士说:“咱们是老乡,我让你猜个迷好吗?今天我和方伯说相声,你能猜个安徽的地名吗?”
  小战士抬起头,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两个大胖子,认真思索起来,突然高兴地说道:“合肥!”这下把大家乐坏了,小战士也高高兴兴地看完小节目演出。从那以后我见到老关、方伯就乐着招呼:“合肥老乡好。”
  又有一天我们去驻扎在农村的部队演出,晚上回来时,部队指导员一直叮嘱开车的司机战士:“送亲人,开车要小心,田埂路又狭又滑,千万小心。”起初一切很顺利,可最后一个转弯处,左边后轮突然凌空了,下面是大水沟,面包车刹住了。指导员和司机拿着手电筒下去一看,挺危险,不小心会翻车。指导员上车一看两个胖子正好坐在左边,就很冷静地让我们几个坐在左边的人站起来轻轻地往右边移动,让老关、方伯别动,保持汽车的平衡。汽车稍稍往后倒了倒,很快恢复了正常。这场有惊无险的事情过去了,老关风趣地说:“今后我和方伯坐汽车必须分两边,不然车身不平衡,容易发生事故。”从那以后一上车,他俩就一边坐一个。
  更有趣的是我们住在延安路部队招待所时,有一天演出回来,我们六七个人在小澡堂洗澡,池子里的水挺合适,不一会儿老关和方伯也来了,两个人一下池子,水哗的一声溢了出来,把大家乐得前仰后合。
  老关为人厚道,典型的东北人,又是个乐天派,他到哪儿,哪儿就会有笑声。在剧团,在摄制组,人们都喜欢他,他有一肚子的笑话让大家乐。作为一个老演员,他有新旧社会强烈的对比。解放前,他早已参加过很多影片的拍摄和话剧演出。他与胖子殷秀岑、瘦子韩兰根成了我国喜剧影片的铁三角老搭档。新中国成立后殷秀岑、韩兰根调到长影去了。他们都是特型的喜剧演员,可在旧社会拍的影片,都是作为调味品来看待的,插科打诨,只是为了博观众一笑,所以在很多影片中并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解放以后,关宏达作为上影厂的演员,先后参加了近20部影片的拍摄:《三毛流浪记》《秋翁遇仙记》《幸福》《球场风波》《乘风破浪》《聂耳》《魔术师的奇遇》《马兰花》《球迷》等。在这些影片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喜剧特长,给人们带来欢笑,笑声中充满着对新生活的赞美、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挞,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这和旧社会所拍的影片中的插科打诨完全是两码事。关宏达除了拍戏,更发挥他说唱艺术的天赋,他和剧团很多演员作伴说过好多人们喜欢的相声,每当过年过节他特别忙,到处请他说相声,他的快板书也十分精彩,有时一天赶好几个场子,为工人演出、为部队战士演出、为医务工作者演出……忙得往往顾不上吃饭,他就啃面包,吃块饼,他总乐哈哈:“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同学姚德冰有幸参加谢晋导演的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拍摄,扮演小李。他对我说:这次拍戏幸亏有关大哥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第一次参加拍片,又演这么重的戏,又是喜剧,在拍摄现场往往因为过火表演通不过。是关大哥在一旁指点,才一次次过了关。关大哥为人十分厚道,从不在现场指指点点,每当我戏过不了关时,他总在旁悄悄地提醒我,给我出点子,那真诚那关切让我铭记在心。
  记得谢晋导演曾跟我聊起关宏达:“他是位了不起的喜剧演员,满身都是喜剧细胞,和他合作拍‘三李’挺开心。由于他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所以他设计的动作都真实可信。他拍戏十分松弛,而且十分注意喜剧的分寸感,这一点特别了不起,喜剧的分寸感特别重要,不能过也不能没有,要讲究恰到好处,这对演员是极大的考验。老关的表演很值得年轻演员学习。”
  “文化大革命”对每个人都是一次厄运。对于老关这样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演员,先后又拍了那么多电影,其中很多电影被认为是毒草,如《球场风波》《球迷》,连《大李小李和老李》也划入批判之列,对他的冲击就可想而知了。当时我们海燕厂的演员参加制景车间漆工组一起学习。工军宣队每天盯着,很多老演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叫进“牛棚”“羊棚”,整天战战兢兢,度日如度年。
  回想起老关每次的发言,总在检查自己:说虽然解放后翻身做了主人,能参加很多影片拍摄有幸福感,但自己毕竟从旧社会过来,沾染很多旧习气,要认真改造思想。一个乐天派,整天笑嘻嘻的人现在变得十分沉闷。
  1967年12月20日上午有一个外调,让他写材料,结束外调回到演员组休息室,他整个人显得垮了一样,一句话也没说。谁也没有想到中午回家吃过午饭,他从自己住的四楼,一个人跑到六楼,跳楼自尽,一个喜剧演员就这样以悲剧结束了生命。
  中午我们刚放下饭碗,杨在葆接到电话,叫上我和漆工组一位老师傅,我们骑自行车赶到老关家,他已经直挺挺躺在床上。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时充满笑声的喜剧,如今最后见他一面却是悲惨的结局,他离开我们时才53岁。
  后来知道外调的内容是说他曾经去过76号特务机关唱堂会。在当时这是个永远说不清的事情,也将会受到没完没了的批判、审讯,他只有以死来进行抗争。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他以自杀抗拒运动,不准开追悼会,甚至残酷到这种地步:火化后连骨灰都不准保留。幸亏从北京赶来的弟弟设法获取了一些骨灰带回北京,直到1979年老关才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这时将骨灰迁回上海安葬。
  关宏达1914年生于哈尔滨一个贫民家庭,1932年,18岁开始走上演剧生涯,如果活着,今年是他从艺八十一周年。至今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6个年头了。
  老关,你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的贡献,电影人不会忘记。你的笑声也将永远记在中国的银幕上,亿万观众也不会忘记您!

推荐访问:宏达 笑星 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