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碳储量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综述

  摘要: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整个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贮存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有机碳,同时作为全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研究就越来越重要。分析了中国森林植被情况,国内外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以及森林植被固碳功能,同时提出了未来碳储量研究趋势。
  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功能
  1引言
  森林生态系统是整个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贮存了陆地生态系统大部分的有机碳,同时作为全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研究就越来越重要。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能够为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利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全国的碳储量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我国森林植被概况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国土面积有960万km.2,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森林植被又占据很大的比例,主要包含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针叶林。中国森林面积有19545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蓄积量达137.21亿m.3,丰富的植被情况,蕴含了大量的碳,研究我国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的多少,可以很好地为我国的碳汇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3国内外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情况
  3.1国外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情况
  最早的研究源自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1876年Ebermeyer进行了最早的森林生物量研究,到20世纪初期,国外很多国家开始重视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研究,日本、前苏联、英国等各国科学家开始对本国国内的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进行了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1~4],研究了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植被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植物群落分布之间的关系,估算出了地球上生物的总量,得出森林植被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外对于碳储量的研究开始于几十年前,其中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吉良龙夫及其研究小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南亚热带地区所做的碳储量研究.[5],其中日本中部的温带落叶林站点的长期观测(1993~1998)的结果,得出结论为该地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碳储量聚集地,碳的吸收总量为128GgC/年.[6]。现在,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研究有很大发展,美国估算东部的碳汇为0.17PgC/年,0.079GgC/年,0.3GgC/年,0.15~0.335GgC/年.[8~11]、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边界的欧洲赤松(Pinus svlvestris)林通过长期观测估算出该林业净碳汇为440GgC/年.[7],并且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国家的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森林类型、森林的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三个国家的森林碳储量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2~13]。Dixon.[14]在研究中将全球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纬度带,并且对全球的森林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全球森林植被碳贮量为359Gg,59%分布在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碳贮量为212Gg,16%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碳储量为59Gg,25%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碳储量约有88Gg。如果按森林植被类型划分,得出热带森林约占42%,温带森林约占25%,北方森林占33%.[15]。
  3.2国内碳储量研究情况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其中冯宗炜等、李文华等前后建立了森林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测定相对生长方程,测定了中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估算了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生产力.[19~20]。后来不少学者进行了关于大区域范围内森林生物量的研究,最后因为实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不能准确估算出中国森林的碳储量。
  在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还有材积源生物量法的基础上,方精云.[21]等推算了中国森林的碳储量总量,结果显示从1970年至1998年,由于森林在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的主导作用,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年均增加约0.022Pg/年。胡建忠.[22]研究了我国黄河上游的退耕还林林地的碳储量,得出了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及荒山人工林具有更强的生长及碳储量优势的结论;在2000年,周玉荣.[23]计算出我国落叶松林、云冷杉林、樟子松林、阔叶红松林、湿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叶和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热带林等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并在1993年得出我国的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6.20Gt;焦燕、胡海清.[24]对我国黑龙江省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推算,说明近20年来黑龙江省森林的碳储量在增强;后来王效科针对我国30多种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以及过熟林的植物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25~30]。2003年,针对华北地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森林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碳贮量李遐林进行了估算.[27]。
  4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内容
  对于森林植被生物量的碳储量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的各个界面层次的碳储量为基础进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高耸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组成的林冠层、林下茂密的灌草植物形成的灌草层和灌木层下的地被层以及林地上富集的枯枝落叶层能够很好的对碳进行储存,从而对生态系统中的碳进行重新分配和存储。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森林植被的碳储量从系统角度来讲主要集中在森林的四个层面上,即森林的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枯枝落叶层。
  5国内外研究趋势
  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单个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或者单个区域内部的碳储量研究,无法准确的合并在一起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主要是从系统角度来研究森林的5个层面,即森林的乔木层、林下灌木层、林下地被层、林下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笔者认为以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更微观,比如分子领域;在评价模型方面,目前主要是对单个的研究区域提出模型,不能很好的代表整个大区域的情况,以后研究的重点为流域乃至全国的碳储量预测、定量模型。针对高黎贡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更适合、更普遍的模型,为以后碳储量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SatooT.Physical basis of growth of forest trees[M].Tokyo:Recent Advance in Silvieultural Sciences,1995.
  [2] Remezon N P.Method studying the biological cycles of elements in forest[J].Soviet soil SCI,1999(1):59~67.
  [3] Rennie P J.llle uptake of nutrients by mature forest growth[J].Plant Snil,1995(7):49~95.
  [4] Ovington J D.The form,weights and productivity of tree speciese growth of tree speciese grown in closes tands[J].New Phytology,1996(55):289~304.
  [5] Houghton R A.The annual net flux of carbon to the atomosphere form changes in the use,1850~1990[J].Tellues Seriesb-Chemical Physical Meteorolory,1999,51(2):298~313.
  [6] Yamamoto S,N Saigusa,S Murayama,et al.Long-term result of flux measurements from a temperature deciduous forest site[M].Sapporo:pssc,2001:5~10.
  [7] Lloyd J,O shibistova,N Tchebokova,et al.The carbpn balance of a central Siberian forest[M].Sapporo: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fpr Advanced Flux Network and Flux Evaluatiom,2001.
  [8] Schroeder P,Brown S,Mo J M,et al.Biomass estimate for temperate broadleaf fo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inventory data[J].Forest Science,1997,43(3):424~434.
  [9] Turnner D P,Koepper G J,Harmon M E,et al.A carbon budget for forests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J].Ecological Applacation,1995(5):421~426.
  [10] Birdesey R A.Carbon storage and accumulationin United States forest ecosy-stems[R].Washton DC: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General Technical Report,1992
  [11] Houghton R A,Hacker J L.The US carbon budget:contributions from land-use change[J].Science,1999(285):574~578.
  [12] Apps M J,Kurz W A.The role of canadian forests in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J].Towards a Global Assessment,1994(4):12~20.
  [13] Turner D P,Koepper GJ,Harmon M E,et al.A carbon budget for forests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J].Ecol A ppl,1995(5):421~436.
  [14] Dixon R K,Brown S,Houghton R A,et al.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scosystems[J].Science,1994(263):185~190.
  [15] WBGU Special Report.The accounting of Biological Sikns and Souees Under the Kyoot Protocal[EB/OL].[1998-10-12].1998.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1072/3127561/html.
  [16] Houghton R A.The flux of carbon from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the atmosphere in 1980 due to changes in land use: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Global flux[J].Tellus,1987(39):122~139.
  [17] Oliver L,Phillips,Sandra Brown.Changes in carbon balance of trop-ical forests:evidence from long-term plots[J].Science,1998(282):439~442.
  [18] Lan R N,Rodolfo D.Forest as human-dominated eeosystem[J].Science,1997(277):522~525.
  [19] 冯宗炜,张家武,邓仕坚.杉木人工林生物产量的研究[C].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0] 李文华,邓坤枚,李飞.长白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产量的研究[J].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1(4):34~50.
  [21] 方精云,刘国华.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22] 胡建忠.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6):22~26.
  [23] 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22.
  [24] 焦燕,胡海清.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248~2252.
  [25] 吴庆标,王效科,段晓男,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8(2):517~524.
  [26] 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J].生态学杂志,2000,19(4):72~74.

推荐访问:植被 储量 综述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