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成过程纪录片【论“中国奇迹”形成的重要原因】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奇迹”形成的重要原因。它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开启了时代背景、提供了制度基础、构建了社会环境、奠定了群众基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奇迹;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60-03
  “中国奇迹”是指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经济发展之快、持续时间之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快、幅度之大,综合国力跃升之迅速的罕见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研究“中国奇迹”。他们关于“中国奇迹”形成原因大致有三种观点,即“增量改革论”、“市场经济论”、“经济改革、政治发展、人力资源优势等综合因素论”。这些论述鲜有从民主政治角度来探求“中国奇迹”的成因。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中国奇迹”的形成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开启了时代背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奇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而民主政治在推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如俞可平指出的:“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不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经济体制很难有实质性的变化,被称为改革开放标志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变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多元化进程是由政治改革启动的”[2]。
  (一)广泛的民主讨论孕育了改革开放的思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此次会议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事实上,为期5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仅仅是一个时间标志,在确立改革开放的决策之前,我国有三次意义深远的广泛的民主讨论实践。一是1978年5月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二是1977年高考制度提前恢复的讨论。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人通过连续5天时间与30多位科学家、教育家进行座谈,毅然采纳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提议,提前一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开启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先锋和典范。三是1978年11月10日至1978年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这次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不仅践行了最充分的民主,而且民主和法制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会者一致认为,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表不同意见的民主要被保障和支持。邓小平更是指出要通过民主制度为敢想敢做创造条件。正因为有了民主自由的保障,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步认清了形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注入了丰富鲜活的思想源泉和力量源泉。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前的民主讨论和大胆实践,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正确决策和“中国奇迹”的产生。
  (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了改革开放方向
  没有民主的集中是专制;没有集中的民主是无政府主义。“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虽然肃清了“四人帮”势力,然而不良后果和阴影在党内仍挥之不去,很多决议总是议而不决,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事业的开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左”的思想顽固不化,在对社会主义缺乏清醒认识的环境下,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特区的创办设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乡镇企业的崛起、私营企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中央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事实证明,这种集中是改革开放决策和改革措施出台之前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的有力集中,既明确了发展思路,又统一了改革开放的方向,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奇迹”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各项具体制度。其中,基本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从相互关系看,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也离不开民主机制的作用和法律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穿于改革开放进程中,并以其优越性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彰显了先锋作用,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稳定的社会保障。邓小平也曾指出,“制度是个决定因素”[3]。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奇迹”形成的关键原因。
  (一)“四位一体”的制度保障
  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奇迹”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为每一次中国的重大进步和改革都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面临的束缚和阻力,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要使中国市场经济顺利健康发展,不能朝令夕改,必须统一意志并把它作为制度加以固定和确立下来。为此,1993年至2007年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部门法,从根本上保护了人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奇迹”保驾护航。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项制度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五个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方面,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智力优势、资源优势、人脉优势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2011年胡锦涛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奇迹”形成的又一有力制度保障。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就没有“中国奇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和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的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既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较快发展,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和谐。
  基层民主制度也为“中国奇迹”的形成提供了大力支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适应城市化需要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政治制度形式。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有利于及时消除和化解隐藏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农村居民自治制度解决了农村事务无人管理的问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三者统一”的有力依靠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奇迹”形成的有力依靠。其中,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的有机统一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程,存在于“中国奇迹”的形成进程。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偏离轨道甚至倒退。
  (三)“有序、渐进”民主模式的支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步走向以有序民主取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有序民主化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基础上展开的,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现实任务,以实现人民民主为根本目标的持续推进的民主发展。”[5]有序民主指导下的中国民主政治凸显了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特别是在凝聚人心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是有序、渐进的民主模式为经济改革“软着陆”铺平了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曾经进行过经济改革,但是始终走不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根本性转机,开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这与有序、渐进的民主发展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之前,要么是经济上管得过死,缺乏生机;要么是大民主泛滥,经济发展缺乏规划与领导。199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银行大量的贷款不能回收,黑市交易盛行。党和国家在尊重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民主政治的原则和方法延伸到经济、社会领域,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展开经济宏观调控,走出了“一管就死”的怪圈,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也保持在高速度水平上。
  二是有序、渐进的民主模式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环境。改革开放带来了不同价值观念并产生了强烈碰撞。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出现了右的自由化思潮,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认识到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选择了有序、渐进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渐进的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奇迹”的形成奠定了群众基础
  “中国奇迹”的形成也是党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生产生活积极性,为“中国奇迹”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贡献了解决温饱问题的智慧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是到本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严重背离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际,削弱了人民生产生活积极性。针对当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尝试,领导层力排众议,没有打压农民的决定和选择,而是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出台了安徽省委农村工作六条。之后,小岗村的成功经验迅速被复制,各地的“包产到户”如火如荼。1984年,我国就初步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数据显示,“1984年,粮食在连年增产后再获丰收,总产达8100多亿斤,人均800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7]。1988年,我国提前两年解决了109614万人的温饱问题,坚实地迈出“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约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个奇迹如果离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二)凝聚了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力量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是到二十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GDP达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6]。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国际方面,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重创;国内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思想残留,先后发生了1989年政治风波、1998年特大洪灾、人口生育高峰等事情。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战胜了难以攻克的困难,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翻番的惊人成绩。在这期间,乡镇企业的崛起功不可没。
  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大力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国家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亿万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近三分之一,转移了三分之一农民就业,30年增加值增长323倍;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9620亿元,占到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8.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52%”[8]。我国“GDP由1991年21617.8亿元到2000年89468.1亿元,翻了两番还多;人均GDP由1690元到2000年7059元”[9],超额完成了第二步战略部署,贫困的中国晋级为小康的中国。
  (三)坚定了完成“新三步走”第一步的信心
  “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是要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6]。进入21世纪,国际和国内环境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备受挑战。国际方面,国际经济风云变幻,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方面,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利益分化、矛盾凸显,增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在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2010年实现经济总量达到397983亿元,顺利实现了“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我国经济成为重塑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中国人民再次延续了“中国奇迹”的时代。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的后两个目标,即“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0]。现阶段要实现“中国奇迹”的延续,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1]6。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9.
  [2] 俞可平.中国学者论民主与法治[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6.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4]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1-01-31(1).
  [5] 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5.
  [6]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
  [7] 张神根,端木清华.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68.
  [8] 程子龙.我国乡镇企业30年反哺农业逾4000亿元[N].中国工商报,2008-08-29(1).
  [9] 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8-40.
  [10]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人民日报,1997-09-12.
  责任编辑:林华山

推荐访问:中国 奇迹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