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滇中城市圈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滇中新区小哨重点区域

  摘要: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滇中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借助引力模型以及计量统计软件来测算滇中各地区相互之间联系的强度,然后再通过与长株潭城市圈、滇西城镇群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出滇中城市圈发展的劣势以及方向,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联系 滇中城市圈 引力模型
  一、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是衡量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它既能反映城市城市圈内某一地区对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该城市圈联系的紧密程度。在对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中,引力模型是常用的方法。因此,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滇中城市圈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其表达式为:
  (1)
  其中,Qi和Qj分别表示i地区和j地区的人口数量,Yi和Yj分别表示i地区和j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Tij表示i地区和j地区两地间的行程时间,Dij表示i地区和j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
  在引力模型表达式(1)的基础上,现测算城市圈内每个地区与其他所有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的总和,即对外联系强度总量,表达式为:
  (2)
  其中,Di表示i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反映该地区与城市圈内其他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的总和。
  二、滇中城市圈经济联系强度
  滇中城市圈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行政主体,合计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滇中地区具有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协作发展经济区的基本条件:首先,区内具有一个或几个担当经济中心的城市;其次,区内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再次,区内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借助引力模型,采用2009年各地区的年末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地区间行程时间,来测算各州市在城市圈内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总量。
  表1 滇中城市圈及滇西城镇群内部各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总量(万人·亿元/小时2)
  在滇中城市圈内,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最高的昆明是最低的楚雄的4.8倍,约相当于曲靖、玉溪之和,这反映了在滇中城市圈内昆明市的核心地位,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滇中四州市在烟草、化工、机械、冶金、电子、旅游等产业方面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和互补性,四州市相得益彰,合作前景广阔,有利于产业整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滇中城市圈各地区间的行程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外经济联系。影响行程时间的要素有两个,一是两地空间上的绝对距离,二是交通条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基础,滇中城市圈内交通发达,昆玉、昆曲、昆楚等高速公路构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将四个州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空间绝对距离的长度也对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建设滇中城市圈的意义以及对策建议
  (一)建设滇中城市圈的意义
  推动城市城市圈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西部大开发新平台的重要条件,更是整合经济资源以加快本地区发展的最佳选择。滇中地区由于享有区位、资源、交通、历史等优势,在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建设与发展滇中城市圈,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各方面资源,搭建区域联合发展平台,形成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并进而全面带动云南全省经济的振兴。
  (二)建设滇中城市圈的对策建议
  结合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一要优先发展大城市,进一步优化昆明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的核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二要积极发展曲靖、玉溪等中等城市,发挥承接大城市与辐射小城市的职能。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抓好对区域发展带动力强的工业和旅游业的建设。一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烟草产业;二是以云铜、云天化、昆钢等集团为龙头,打造国内竞争力强的化工、能源产业;三是沿昆曲、昆玉、昆楚公路建设三条工业经济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建材业等;四是着眼于整合旅游资源,制定滇中城市城市圈旅游发展规划;五是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打造山水旅游、古滇文化和区域内民族文化风情三大特色旅游内容。
  在交通建设方面,基于现有的交通网络,应作如下规划:一是加快昆明主城区至新机场高速路以及环滇高速的建设;二是改造提升昆曲、昆玉、昆楚等高速公路,建立四城市1.5小时交通圈;三是以昆明新建机场为中心,建成快速连通新机场的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交通系统。
  滇中地区四州市应着力完善交通网络、发展重点产业,最大限度的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规划限制,实现四个城市的根本利益和公共利益,体现公正性和公平性,建立滇中四个城市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机制,形成发展合力与优势。
  参考文献:
  [1]徐辉,彭萍.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经济区划分与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169-172.
  [2]侯小星,郑海静.城市群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6).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引力 强度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