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光伏实证

  【摘 要】我国和美国在光伏产品上发生了巨大的贸易摩擦,为了探究我国光伏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及在哪一环节具有竞争优势,值得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研究。本文中使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数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从总体来说,我国在光伏产业中是有竞争优势的,但是在关键的硅材料提纯和光伏系统的应用方面处于竞争劣势。
  【关键词】光伏产业;实证研究;国际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一)光伏产业特征的介绍
  光伏产业特征:由于太阳能级的硅材料要求纯度99.99%以上,对技术和资本要求都高,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虽说拉晶炉和铸晶炉等生产设备现在已较便宜,但是因铸锭和切片环节仍需众多工艺属于技术密集型。制作电池片和组装属于加工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发电系统要有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等,显然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我国的光伏企业尚德、英利绿色、晶澳、天合光能基本上在国际上都在排名前十,这可以说明我国光伏产业的具有竞争力但是很多的文献表明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弱。介于这个原因和我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们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光伏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政策角度、产业角度等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研究。从政策角度分析的有如下等:赵玉文(2003)指出我国的政策法规对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沈辉、舒碧芬、闻立时(2005)通过结合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制定优先利用太阳能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肖庆文(2009)指出在我国技术空心化的情况下,需要需求政策鼓励从而快速实现光伏发电技术的产业化。从产业角度分析如下:周四清(2007)通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提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闻立时(2009)指出在金融危机下,通过提高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王晓宁(2009)根据我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状况,针对我国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王发明(2009)阐述了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及治理结构最后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升级的条件、路径和方式。赵勇强(2009)通过对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对比,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不合理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到位的监督和引导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壁垒,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李晓亮、李敏、张晓阳(2010)通过钻石模型中的指标对江苏的光伏产业进行研究表明江苏的原材料自给力、产业灵活性、政策力度都较为欠缺,最后提出了建议。余中东(2010)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虽光伏产业已有较多研究,但从产品品目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本文将通过国际评价的指标对我国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评价方法和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选择
  根据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情况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HS2007并结合说明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并结合了我国海关的细分编码,确定了5个6位品目编码,如下表格。
  表1 HS编码和商品名称分类
  品目编码 商品名称
  280461 纯度超过99.99%的硅
  854140 太阳能电池
  854370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控制器
  902480 全自动太阳能池片强度检测机
  940540 太阳能路灯
  数据来源:UNcomtrade
  表2 RCA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80 0.57 0.27 0.25
  854140 2.15 3.09 2.94 3.12
  854370 1.95 2.40 2.50 2.36
  902480 0.10 0.15 0.19 0.16
  940540 3.40 3.79 3.08 3.01
  (二)指标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公式如下,RCA=(X/Y)/(Xw/Yw),X是某国i产品的出口额Y指是某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Xw是全球i产品总出口额Yw是全球全部产品的总出口额。若RCA1表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若RCA=1说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世界平均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RCA大于1的品目有3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器、太阳能路灯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比较优势,但是硅的RCA从07年的0.8降到10年的0.25,即我国硅材料的国际竞争力是逐步下降的,其中检测机的RCA值也显示不出比较优势。
  2.进出口价格比
  进出口价格比(PR)是用来说明该产品的附加值的大小,公式如下PR=Pe/Pi PR,Pe是某一商品出口的单位价格,Pi指的是某一商品进口的单位价格。
  表4 中PR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38 0.26 1.07 1.41
  854140 0.67 0.36 0.36 0.24
  854370 11.00 10.00 11.17 11.17
  902480 16.45 183.57 19.48 9.25
  940540 2.00 1.50 2.00 1.33
  我们可以看出3种商品的进出口价格大于1,说明这3种商品具有高的质量和附加值,进出口价格大于5的是控制器、检测机,这些高科技的产品是值得我们国家研究和开发的,我国应该扩大这些产品出口,但检测机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我国这些设备技术逐渐陈旧有关;太阳能电池的PR<0.7表明太阳能电池的出口是依赖于低价格优势,这和我国的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环节主要是处于组装和加工的环节相关;硅的PR从07年的小于1上升到10年的大于1,说明我国虽在提纯硅材料的技术方面处于竞争的劣势,但近两年有了好的发展趋势。   3.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越大表示一个国家的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越高。公式如下IMS=Xi/Xwi,Xi指的是该国i产品的出口总额,Xwi指的是全球i产品的出口总额
  表5 中国的光伏产品IMS及其排名(括号里面的国家指的是该产品出口额最多的国家)
  品目编码 2007 2008 2009 2010 2007 2008 2009 2010
  280461 0.08 0.06 0.03 0.04 3 4 5 4
  854140 0.23 0.31 0.31 0.49 2 1 1 1
  854370 0.21 0.24 0.26 0.37 1 1 1 1
  902480 0.01 0.02 0.02 0.03 13 9 9 7
  940540 0.36 0.38 0.33 0.47 1 1 1 1
  所考察的5种光伏产品中,经过07年到10年的发展,我国已有3种产品的IMS位于世界第一,除了太阳能电池是低质量和附加值之外,其余的2种皆为高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硅在10年都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从IMS的值可以看出其的占有率都未达到0.1,说明前几位的国家占有世界上此产品的大部分出口,因此我国相比下实际的竞争优势不够。
  三、总结与建议
  (1)虽太阳能电池是在3个指标中都处于竞争优势的产品但其属于低附加值产品,这和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处在光伏产业链的组装环节有关。另外我们看到太阳能池片检测机是处于竞争劣势的,而此产品对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来说是大成本,说明我国出口多但实际盈利不大。根据数据表明截至到08年,在我国生产电池的企业有40余家,生产组件及应用企业500家以上,可见我国生产组件的企业数量之多,规模小,无自主品牌,竞争力弱。我们也可以整顿生产组件的企业,让低效率和能耗的高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从而使我国强的企业更强增加我国的竞争优势。
  (2)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综述》中的成本分析表明,多晶硅约占光伏发电系统的37%,可见硅材料重要性。而我国的硅材料是低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且没有竞争优势,因为提纯硅材料的技术被欧洲、日本等所垄断。我国光伏企业与国外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用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且不管在这一流程下进行任何改造创新都要向出让国缴纳技术转让费,所以硅提纯技术亟需发展。我国应该优化产业链的结构,加紧研究开发尽快掌握核心的提纯技术,从提高我国的出口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3)光伏系统所需部件发电机、控制器、逆变器、连接器等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我们再根据Solarbuzz的统计的2010年的安装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份额分别是42.46%、20.52%、7.79%。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排名是全球第七位,但我国所占份额不足3%,说明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只处于初级的阶段,具有优势的光伏系统的产品都用来出口。这样一易受外国需求影响,而自己需求不足导致应用不足。据资料知光伏系统的安装量每增加一倍则成本下降20%,所以我国应该尽快设定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认证体系,加快光发电上网的项目审批。
  参考文献:
  [1]褚文博,隆涛.美国光伏产业路线图[J].新材料产业,2006(1).
  [2]周四清,马超群,李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3]闻立时.金融风暴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势的思考.[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
  [4]肖庆文.以需求鼓励政策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科学版),2009(1).
  [5]李晓亮,李敏,张晓阳.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苏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0(1).
  [6]王发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9.
  [7]胡兴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综述[J].上海电力,2008.
  [8]赵勇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
  [9]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0(9).
  [10]沈辉,舒碧芬,闻立时.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对策[J].电池,2005.(12).
  [11]王晓宁.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09(11).

推荐访问:中国 国际竞争力 光伏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