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0后”省部级官员_60后省部级官员名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换届工作全部结束,共产生118位1960年(含)后出生的省级常委,占所有省级常委人数的29.28%。据不完全统计,现任“60后”省部级官员共有161位,这个群体逐渐成为中国政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和中坚力量。
  “60后”官员成长路
  与“40后”、“50后”相比,高学历、有实践经验、懂经济、富有个人魅力、社会关注度高,是“60后”省部级官员最明显的标签,但更为典型的特征是——他们是年轻的一代。
  尽管“60后”省部级官员年龄不大,但他们实际上已经历了长时间的历练,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历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从事10多年科研工作后才“转行”从政。2008年9月,43岁的秦宜智出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实际上,这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从车间技术员做起,已经历了20年的磨砺。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俊生教授曾专门对“60后”省部级官员进行分析,根据他的观察与统计,“60后”省部级官员的职务晋升一帆风顺,几乎每位“60后”省部级官员都有破格晋升的经历。
  干部年轻化是应有之义
  针对年轻一代官员容易因年龄遭到公众的“习惯性质疑”,刘俊生教授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代际变动”。随着岁月流逝,一些现任省部级官员达到任职年限,“60后”省部级官员将会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强调干部要实现“四化”,其中一条就是干部年轻化。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不断前进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干部的年轻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
  省部级官员年轻化的趋势,必然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特别是在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上,“60后”省部级官员的意志将会更加坚定,思路会更加开阔,方法会更加多样。因为他们亲身感受过文革带来的动荡,亲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深刻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洞悉了改革开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
  未来考验施政能力
  未来5到10年,中国所处环境会更复杂。如何在复杂中、巨变中、发展中,建立并维持良性秩序,是对“60后”省部级官员施政能力的巨大挑战和考验。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60后”省部级官员在价值观念、视野胸怀、知识程度、外语水平、交流方式等方面,几乎与国外处于同一层次和级别的官员没有明显的差距。在交往中,他们显得不卑不亢、游刃有余。这为未来20-30年中国的大发展以及确立中国在世界的超级大国角色,奠定了最为重要的人才基础。同时,因为他们的亲身经历,使得他们更加关注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平、食品安全、拆迁安置等民生问题。
  这批“60后”省部级官员的执政思路和执政能力,将深刻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相信,他们将不辱使命,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升到下一个高峰。
  (本刊综合)

推荐访问:省部级 聚焦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