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教材二次开发

  关键词:教材 ;二次开发; 研究  参阅了众多的文献资料,我国关于教材二次开发的理论策略研究并不多见,但可以从课程开发和教材开发的理论上得到启示。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显示认为教材是用以开发无限宝藏的锁匙。"教材及时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范例罢了。因此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他主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善于教材的"二次开发"。陶行知先生同样主张不纯粹依赖教材的模式,他建议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陶行知先生说:"教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不教。"也就是改变传统的"授---受"模式,转变成"引到-思考---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意识。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目标。
  张华(2000)认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课程内容和意义都有其自身的理解"。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身在其中,都是这项活动的主体,教学不仅仅是个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化,不断地建构和提升。崔瑞珍(2005)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要求和水平作出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于世华(2007)认为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时教师"二次开发"教材,这与编写者首次开发教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想通过教材开发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期待教师明白教材的技巧,并对教材再改编,再创造。由此可见,教材是需要教师从多角度挖掘,充分理解编写者的意图。俞红珍(2005)认为"用教材教"是为调适取向,是对忠实取向的挑战,其支持者认为课程、教材、计划、方案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具体课程实施情境相适应,"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调适,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的一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何迪远(2007)认为"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和提升。由此看出,教材的"二次开发"实际上也可以看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拓展、延伸、补充和提升。
  在国外的文献中,以教材二次开发为主题的资料也少见。但是纵观整个课程教学发展史,许多教学理论都对教材二次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理论就像一面多棱镜,展示了时代对教材的多维认识,为教材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首先,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 布鲁纳认为,学科的结构不是死知识,它的掌握不能靠灌输,而要靠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即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法。发现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前要发现某学科的结构,找到相关资料,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和原理,并把抽象的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发现学习上,可是上课之前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不仅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其次,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一套有效的个别化教学实践,采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形势进行,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掌握教学进度,这种教学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教学理论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中的分类详细地规定各种具体教学目标,并把教材分成较少的单元,制定出各单元所应掌握的学习计划。这一系列的工作正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基础。
  最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全面分析教学过程的主要成分和环节的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受到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领会教育教学任务并在全面研究该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选择一些能判断优先解决的任务目标,选择一定条件下最佳的综合性手段和计划。这同样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基础内容。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教材二次开发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构成的动态过程。我们在探索实践中,需要关注各个因素,同时更应关注教材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Michael Byrma 曾提出三类文化教学的方法:比较法,知识传授法,田野调查法。前两种已得到广泛使用,并且这两种方法与文化渗透,文化旁白和文学作品分析相类似。田野调查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这种教法是以人种学为基础,通过观察、访谈以及报告撰写等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可先就所调查的问题提问,激活学生己有的母语文化认知,然后让他们接触教目的语文化信息,从而将不同的认知图示进行比较,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所收集到的材料。这种方法与现代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文化意识,还有更佳的文化体验。其实这种方法的条件限制性很大,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生活在外国才能得到理解,但作为初中生,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家庭方面,都不能全员参加,只能是教师通过各种材料来向学生传递信息。教师最常用的还是比较法,在比较中学习者不会轻易脱离自己的文化立场,比较是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外国文化放入己有的认知框架。如Byrma说"对于一个表面上对应于本族语的某个外语项目,一旦学习者理解了它的涵义,他就会开始理解外国文化的认知图式和思维角度。"在英语教学领域中,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EFL(英语作为外语)是人们早熟知的概念,美国学者larry Smith又提出用EIL(英语作为国际语言)。ELI倡导者认为在当今世界英语被广泛应用,不仅欧美以英语作为母语,印度、新加坡等也把英语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英语所代表的不再是狭隘的殖民文化,而是一种中性的交际工具,可以被用来表达任何一种文化的概念。从这一角度出发,ELI的倡导者强调语言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应根据交际者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文本。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2002年版
  [2] 段冰 "论英语教学中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
  年5期
  [3] 付宜红 "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科教育》2002年第12期
  [4] 郭晓明 "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课程研究》2001年第3期

推荐访问:现状 国内外 初中 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