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女孩》中男主角人物形象的精神分析|男主角叫乔女的叫珍妮是什么电影

  摘 要:《珍妮女孩》是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经典之作作。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男主主角布蓝德与莱思特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的分析解读,阐述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个人选择。
  关键词:人格结构;防御机制;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珍妮女孩》讲述的是出身社会最底层的珍妮在其兄弟面临牢狱之灾、父亲被严重烫伤的情况下,先后沦为参议员布兰德、富商之子莱思特的情妇,后被无情抛弃、孤独终老的故事。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对布、莱二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导致他们悲剧的内在根源,旨在从不同角度对作品提供一种新的理解,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及所反映的社会。
  1 布蓝德的人格结构
  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布的本我中自然包括了对性的渴望。这种人类最原始的冲动被既年轻又美貌而且性感的珍妮刺激着,并最终导致二人其后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另外,在布身上还分享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渴望爱和拥有一切美好、年经的事物。早已五十多岁的布在珍妮身上看到了他视为珍宝的青春,与珍妮在一起使他感到好像回到了自己曾经青春活力迸发的时光。可以想象得出,像布这样一位富有、成功的上层社会名人可能经历过很多种类型的女人,但他为什么会屈尊追求一位像珍妮这样属于社会最底层的贫穷女子呢?究其原因,正是布对于珍妮发自内心的疼爱与珍惜。是他打算送珍妮接受教育、不忍看爱人难过而竭尽全力地帮助其一家,并且在珍父强烈的反对下仍坚持与珍妮结婚。布对于珍妮的真爱跃然纸上。
  布的超我虽在小说中没有直接描述,但我们可以从珍妮邻居对于布与珍妮议论中深刻体会到:布与珍妮年龄、阶级的悬殊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上门当户对的观念根深蒂固。作为上层社会人士的布在大家看来,应该找一个无论从相貌、年龄、出身还是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都相当的女人交往,绝对不应该是出身贫穷的珍妮。
  2 布兰德的自我防御机制
  第一眼见到珍妮时,布就被其美貌深深地吸引着,但是他始终压抑着本我,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度继续行走,脑子里一直在回想着这个美人儿。当布偶遇正在拾煤的珍妮时,他虽没有拦住逃走的珍妮,却一直尾随珍妮至家门口也不曾进入,这一系列的行为是布对珍妮的疼惜的例证,同时也证明了布始终在压抑着本我。但是,本我越受压抑就越强大。布借助其参议员的特殊身份接触珍妮,终于使自我找到了既适当释放本我又不抵触超我的途径。
  作为参议员,布除了要代表人民利益还要尽可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于是,布在帮助珍妮一家的伪装下,抓住了每一个机会来接近珍妮。他送给珍妮每个亲人礼物,为珍父格哈特提供工作,解救巴斯(珍妮兄弟)出狱等一系列行为为他树立起大好人的光辉形象,其实这一切真正的动机是为了珍妮,而且只为珍妮。
  布把一部分的本我转移到事业中。不管是为筹备即将到来的大选,还是躲避流言蜚语,又或是逃避老格哈特的强烈反对,他频繁地辗转于住所与华盛顿之间,转移了注意的中心,既有效地释放了部分本我,同时又保护了超我。其实,布在与珍妮交往过程中,并没有强烈地要娶其为妻的愿望,甚至在流言遍布时,他也确实想过抛弃珍妮。只是由于本我过于强大,尤其是和珍妮有了性体验后,抛弃就变得困难起来。布的超我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在他的社交圈内根本没有人知道珍妮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布惬意地享受着与爱人一起的日子,但这种平和被珍父对于二人关系的粗暴干涉所打破,尤其是屈尊娶珍妮的提议也被拒绝的事件给了布很大的刺激。众所周知,人性中越是受压抑就越是不屈服。于是,布全然不顾超我及自我先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完全被本我控制着,他想尽一切办法要得到珍妮。可见,虽有自我防御机制的运用,但布的本我过于强势,以致于轻松越过超我,在人格结构失衡时必然导致失败。
  3 莱斯特的人格结构
  莱的本我中对自由、金钱的渴望占据着相当突出的地位。在莱看来,婚姻是令其失去自由的枷锁。因此,他与珍妮同居多年也不结婚。正是因为莱多次错失娶珍妮的机会,才会导致后来莱的父亲逼其做决定的苛刻遗嘱。莱对于金钱的渴望并不像珍妮那样强烈,出身在富有家庭的他随意挥霍着财富。人们总是在失去时才会突然意识到原来一直习以为常的事物的珍贵,莱也不例外。当他因与珍妮同居导致家庭矛盾,其兄全权打理父亲生意,在即将失去所有财富时,莱如坐针毡。于是他搞投资想要弥补,可惜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后来娶了同阶级的寡妇,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可以通过与寡妇结婚继承遗产,而且还可以更富有。莱的超我也体现在对父亲的话言听计从。在生意上他处处讨好父亲就是证明。先前与珍妮同居,莱父并不知情,当事情公开后,他最终还是屈从了父亲的权威,抛弃了珍妮。这一切都体现着莱的超我。
  4 莱斯特的自我防御机制
  莱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被其父苛刻的遗嘱推向白热化。作为调节方的自我,在整个事件中无意识地采用了否认、替代的防御手段以求保持心理的平衡。否认是拒绝承认曾经不愉快事情的存在,通过自欺欺人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多年来,莱与珍妮一直以夫妻名义生活,虽然两人结合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但莱确实曾想娶珍妮为妻。可是随着珍妮私生女维斯塔身份的曝光,结婚变得完全没有可能。两人的关系也被上层社会传得沸沸扬扬,根本无法再过以前宁静安详的生活,莱觉得他所向往的自由受到剥夺。这时,他选择了替代的防御方法。既然与珍妮在一起生活不被社会认可,那么谁又有权力阻止他专心做生意呢?如果投资成功,他既可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和自由的向往,而且也可以不依靠父亲的金钱与珍妮在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新生活。但是事与愿违,莱的投资血本无归。面对父亲苛刻的遗嘱、朋友的流言(超我)以及生意的惨败(对本我的追求),莱的自我没有发挥出调节作用。于是莱顺从了超我,抛弃珍妮、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同时,他所向往的自由也因为婚姻而丧失,至于对珍妮的爱更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由此,莱的本我几乎完全受压抑,势必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莱在不久后过世就是人格结构失衡的原因。
  5结束语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探究《珍妮姑娘》中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言行举止,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的悲剧其实是各自人格结构失衡,而作为调节一方的自我又不能很好地运用防御机制进行保护所造成的。通过精神分析方法,读者可以体会到一个不同的《珍妮姑娘》。
  参考文献:
  [1] 德莱塞.珍妮姑娘[M].范文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珍妮 男主角 人物形象 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