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_德育目的的特点

  【摘 要】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应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构建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独立学院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系统三大构件,并使之成为相辅相成,良性发展的自主循环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
  独立学院自1999年创办至今,由于兼具母体高校办学资源的优势与民办机制的活力,已被社会广泛认可。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影响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已逐渐显现,尤其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照搬母体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现实存在冲突。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学界见仁见智。独立学院有别于母体学校的生源特点和培养层次,决定了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地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目标
  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包括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就高等教育而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也就必须有其特有的目标体系。
  第一,紧扣“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
  与普通高校“培养复合性创新型人才”目标定位相区别,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实践能力突出”的定位意味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更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因此,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形成实践教学各要素相辅相成、良性发展的质量保障自主循环系统
  所谓实践教学质量保障自主循环系统,是指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自身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系内各要素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发展,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组织保障、硬件设备、制度体系、师资力量、监控措施、评价机制等一系列要素。其中,有效的组织保障,完备的硬件设备,合理的制度体系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条件;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实践教学全过程;全面的质量评价机制又能反向验证实践教学条件要素建设和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的有效性。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要加快体系内各要素的建设,更应该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使各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自主循环系统。
  第三,无缝对接用人市场,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瓶颈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广大师生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甚至出现很多企业必须对新招收的大学生进行“回炉再造”才能上岗的尴尬局面。由于独立学院本身就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在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避免出现人才培养短板效应应是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之一。
  二、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在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眼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需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
  实践教学的主体是能动的人,不管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还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都应得到理解、认可和尊重。首先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去。如不少大学把实验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由过去的“教辅人员”转变为“实验教学队伍”,实施实验教学队伍分类管理,设置实验教学型教授,并设立实验教学人员出国研修培训项目和专项奖励经费,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为出发点。
  第二,可持续性原则
  发展到十年节点的我国独立学院正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潜力,才能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应当避免短视行为,而应该以社会和独立学院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第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强调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TQM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质量管理,也适用于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只有坚持做到各部门所有人员积极参与,质量保障措施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和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控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就必须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又兼顾一般,促成各要素协调、衔接,形成良性互动。   第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需要强调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应坚持创新性原则。坚持创新性原则就是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并以此带动方法的创新。
  独立学院是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新兴高等教育形式,在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管理上既要借鉴前人和外域经验,又要根据母体高校和本院实际,推陈出新。同时,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高等教育形式,相比普通高校没有历史包袱,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因此,在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该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与构建思路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系统。
  第一,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包括组织保障、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和师资队伍建设四个子系统,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基础。
  ①组织保障。组织保障系统是指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学管理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评价部门的职能定位与相互关联。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
  决策部门主要由董事会、院务会和教学委员会组成。决策部门通过制定独立学院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决定实践教学投入力度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执行部门包括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所有组织部门,如后勤部门、教务部门、教研室等。主要是执行决策部门的决议,确保试验设备和实践基地建设投入,确保实践教学方案的执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监督评价部门主要负责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实践教学信息的反馈、分析、评价,包括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管理学生信息员队伍和社会评价机构等。
  ②投入保障。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很多独立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很难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因此,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为了满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探讨建立实践教学投入长效机制,逐年提高实践教学投入比例。实践教学投入不仅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引进与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③制度保障。教学制度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独立学院应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实践教学各系统的职能、工作程序,使各项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④师资队伍建设。要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生产一线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优势。独立学院可以利用其新型的办学机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公平、合理、高效的聘用、评价、晋级、薪酬制度,打破论资排辈的旧的用人机制,促使“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尤应采取校企合作形式,直接从生产一线选拔师资。同时加强教师交流等多种师资建设措施,优化教师结构,打造一支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二,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全方位”是指实践教学监控应涵盖实践教学各个方面,包括师资状况、资金投入、教学设施、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项目等。
  “全过程” 是指实践教学监控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施行动态监控,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实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各类学术竞赛、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的全程监控。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可以通过学院领导例行检查、教学管理部门的日常教学监控、实习检查、教学督导的督查和教学管理学生信息员的信息反馈等形式施行。
  第三,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系统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系统主要利用对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价反向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效果反映对象,设置“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估”“在校生竞赛与创新成果评优”“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三种评价模块来具体实施。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估”模块。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每一个实践教学项目都有细化的评估标准),定期对各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的结果通报,并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该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工夫,出成绩。
  “在校生竞赛与创新成果评优”模块。通过设置创新学分、制定评优办法等形式引导在校学生参加实践性较强的各级各类比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舞蹈比赛、“挑战杯”竞赛等)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研课题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模块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因此,独立学院应通过设置创新课程、划拨专项经费和制度化管理等硬措施来推动实施。
  “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模块。通过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工作适应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等信息的跟踪调查,了解社会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与评价是较为全面、中肯的,独立学院可以根据从社会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毕业生培养质量,及时调整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障措施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环环相扣,只有从实际需要出发,整体着眼、全面建设,才能达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秀红.实践教学从后台走向前台[N].中国教育报,2011-12-30(8139).
  [2]常晓.我国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3]凌玲.我国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6.

推荐访问:略论 建构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