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韩大战:一场无奈的“打岔”] 国民党韩国瑜王世竖

  “方韩大战”不仅没有落幕的意思,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态。这场“大战”已经超出方、韩相争的范畴,演化为一场含义复杂、波及广泛的公共事件。因观点不同而被划分为“挺方”派与“挺韩”派的网络意见领袖们,更将议题提升到正义、是非、公信的层面,有人接续著名专栏作家许知远在《韩寒受推崇是庸众的胜利》一文中提出的议题,以为今天对韩寒的质疑,就是要打破对韩寒的推崇、肃清韩寒带给这个时代的“轻薄”和机巧,还公众以真正的道义和担当。对韩寒的各种质疑和考据,就在这样神圣名分之下,义正词严地展开。
  坦白地说,我一直且至今都不能认同方舟子对韩寒的指控。在我看来,除了一个14岁的孩子写出《书店》等老道文章确实有点超出经验之外,方舟子及“挺方”派的考据方式,及据此所收集到的“证据”,都不太符合“避免更多青少年被偶像误导”这样的公益目的,倒更像是出于私怨的刻意挑剔。况且即使《三重门》之前的文字或可怀疑,但至少他的众多杂文和最新的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应该是出自他的手笔无疑,其一以贯之的俏皮、犀利和些许的轻佻,及可以清晰看到的思想演变,都和一个少小成名的神童心态和心路轨迹高度吻合,若说是有人代笔,则代笔者的才华和牺牲精神,比韩寒神话更加神奇。
  不过我更在意的不是方舟子的质疑究竟有没有道理,而是方舟子的质疑打断了人们对韩寒的“韩三篇”或“韩四篇”的关注,而这几篇文章,尤其是第四篇《我的2011》所提出的问题,其实远远比韩寒是否有人代笔来得重要得多。
  如韩寒在《我的2011》众所“交代”,从2011年1月发表博文《需要真相还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起,他的立场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只是由于韩寒以往反抗者的形象被定位得那么不容置疑,直到作为“韩三篇”后续的《我的2011》,韩寒终于明确了自己立场的转变:“我逐渐觉得,一个好的写作者在杀戮权贵的时候,也应该杀戮群众。”
  如果说“杀戮”一词仍然有韩式语言故作耸动的毛病,那么它的真实含义,应该是他决定从此改变以往背对群众,任由身后的目光将其推向他人希望的方向的姿态,却准备转过身来迎着群众的目光,尽管那些目光里注定有着失望、疑惑甚至愤怒。正如他在《我的2011》文末的宣言:
  “在新年里,我希望我能写的只让我自己更喜闻乐见,不再讨好除了我女儿以外的任何人。”
  这是一个决绝的姿态。如果说确有“韩寒神话”,则它是韩寒对韩寒神话的自我解构。如果没有代笔质疑的“打岔”,我们今天看到的或许将是“韩粉”们醒过梦来之后,失望且愤怒地对曾经的偶像予以格外凶狠的反击和清算;也将看到一个曾经聪明而不无轻薄的才子,一个被粉丝们拥戴景仰的明星式的英雄,究竟会不会经过一番“荷戟独彷徨”式的独立思考,成长为真正的思想者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而非中国当下特定语境下的“公知”。
  其实早在2010年,此番代笔风波的始作俑者麦田,就曾发文呼吁《警惕韩寒》,质疑“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太可疑了。”许知远则于稍后发表了《韩寒受推崇是庸众的胜利》,做出了那个当时颇为惊人的论断“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韩寒在“韩三篇”或“韩四篇”中所做的反思和抉择,未尝不是就“许知远之问”给出的间接回答。鉴于韩寒所客观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转变不仅是一位青年思想者自身的成熟和蜕变,也将是观察“80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走向的重要标志。可惜的是,当他不得不拿出太大的精力被动应对代笔风波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无奈地旁观了一场与质疑者批评的造神迷狂方向相反,却同样荒诞而低智的庸众的狂欢,却至少暂时被遮蔽了对真实问题的观察焦点。
  当然也可以以一种乐观的心态认定,这一番质疑风波,亦是韩寒蜕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考验和砥砺之一。自我的解构与他人的解构恰好于此时重合,过去的韩寒才可能彻底打碎,此后重新“结构”起的韩寒,或许才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韩寒。

推荐访问:打岔 大战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