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变百万“富猪倌” 千金小姐变农村妇女

   生长在农村,很多人就会有一种认命的想法,特别是女人,家庭和农活将是她们的全部。但从小出生在双阳区齐家镇郭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李云凤却打破了这些束缚,凭着执着的干劲和真诚的理念,在创业路上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她的创业事迹获得了省、市“创业先锋”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生活拮据 农家女干起买卖
   李云凤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姐妹四人,因小妹自幼有病,家里经济一直很紧张。虽然家人倾尽所有却没能挽回小妹的生命,小妹的离去让父母受到很大的打击。看着受到重创的父母,李云凤立志要努力,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1987年,李云凤放弃学业,用单薄的肩膀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1992年,李云凤结婚了,红彤彤的窗帘是她新房里唯一的装饰品,60元钱是她家的全部家底。1995年,李云凤的小孩出生了,五口之家只能靠着爱人每月三四百元的收入维持,日子很辛苦。
   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李云凤决定自己干点什么。但面对没钱、没地的境地,李云凤只好四处借钱。拿着借来的12000元钱,她与丈夫干起卖冻梨的买卖,没想到装车时冻梨被掉包了,她一夜之间赔了6000多元。
   被逼无奈 自行车上闯市场
   那时的6000元,对李云凤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全家人都蒙了,不知道该怎么还钱。在两天两夜没合眼的愁闷中,李云凤想明白了,更要干出个样来,不能被打倒。可看着手里仅剩的100多元钱,李云凤只能干起游商。她批来日历和小日用品放在一辆破自行车的前边,后边背着1岁多的孩子,开始走街串巷。卖货的闲暇,李云凤会看一些农业科技书。一年下来,李云凤家里没有攒下什么家底,却多了一百多本书,她的头脑中存储了很多农业技术知识。
   当初做一名游商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却培养了李云凤应变市场发展的能力。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她发现无论村子是穷还是富,谁家要是杀一头猪卖,肯定一斤肉都不会剩。一个新的主意在她头脑中浮现:养猪。
   大胆构想 闯进养猪市场
   虽然家人对李云凤养猪的想法并不支持,但她却充满了信心。第一次养猪,李云凤没敢迈大步,仅仅养了一头。但就是这一次的饲养试验,让李云凤在村子里闯出了“土专家”的雅号。
   李云凤在看到别人家的猪生病后,马上会找有关的书学习,寻找治疗的办法。她学会了用针灸给猪治脑炎,这让邻居对她很夸赞,她知道那是知识的力量,也因此对养猪更加充满信心,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由于没有资金,李云凤找到村上一个经济比较富裕的人家谈合作,她出技术对方出资金。听到需要投入十几万元,而她却分毛不出,起初对方怎么也不同意。李云凤开始向对方介绍她的大胆构想和市场行情,最后对方竟同意了。2000年,李云凤和人合伙办的养猪场建起来了,投资十五万元。李云凤也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生态养猪 苦尽甘来获成果
   虽然猪场建起来了,但发展并不那么顺利。由于种猪选的不好,生下的猪仔总有病。而当猪养大后卖肉却不是很受欢迎。这两件事给李云凤上了一生都难忘的课。为此,李云凤先后到公主岭、河北等大的养猪场学技术,并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几个月下来,花了1万多元,知识学到手了,猪的品种也改良了。不过她的做法却引起合作伙伴的不满,新建的场子面临解体。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李云凤最后经过贷款和借钱,将猪场盘了下来。2005年元旦,李云凤参加了长春市的一个科技培训会,开始了生态养猪,并决定打出自己的品牌。她这些大胆的行为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她只能一个人扛着各种压力艰难的前行。由于从经销商那进来的猪饲料都有添加剂,不能保证肉质,李云凤就自己一次次的配制,生产猪饲料。
   一道道难关攻克了,李云凤的生态养殖法获得了成功,她的养猪技术和饲养方式也引起了中科院的关注与重视,并把她的公司作为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研究和推广。在中科院的穿针引线下,李云凤的生猪走出吉林省,并迈出了国门。
   回报社会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05年猪肉价格疯涨,公司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群众纷纷到李云凤那里取经求助。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李云凤就带动全村80多户走上养猪道路,全村的生猪年存栏量达到1万头。有的亲属劝她:“现在市场行情正是好时候,你不要帮了别人荒了自己的田”李云凤却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是党员和亲友帮了我,现在自己的日子好了,我应该回报社会,回报乡亲。”她不停的帮助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也收获着这些人送给她的一片真情。
   几年来,李云凤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逐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拥有6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女老板。现在她除了自己的养殖公司外还下设14个分公司,省内外带户100多户,年出栏商品猪5000多头。

推荐访问:猪倌 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