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官训练_通过运动增进感官体验,促进幼儿发展

  2011年11月14~15日,浙江省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办的教师培训合作项目――“幼儿运动能力培养与测评”工作坊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举行。这是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选派的下萨克森州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体育与教育学教授、运动感知及精神运动学研究中心主任雷娜特・齐默尔第三次来杭州主持培训工作。齐默尔教授本次带来4名研究助手参与工作坊活动。浙江省16名幼儿园教师和浙江师范大学7名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工作坊围绕“幼儿运动能力培养与测评”的主题,多视野、多角度地探讨了运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身体经验导向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可能性。
  齐默尔教授及其研究助手们将精神运动学理论与幼儿园运动教育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录像观摩、角色游戏和示范体验等方式,就以下三方面议题与中方人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一、幼儿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运动能促进感知经验的积累。人是一种基于运动和经验的动物,需要不断用感官与世界互动,获得发展。例如,离开幼儿园后,大多数幼儿会跑着、跳着回家,而不会是安静地走回家。平日积累的感知体验能提高幼儿日后的生活适应能力,如因为知道跑比走的速度更快,所以在时间紧迫时会选择跑步而不是走路。感知是幼儿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纽带,更是走进自我内心世界的桥梁。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感知活动从未停止过。个体的感觉器官不断接受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刺激,通过输入通道传输到感觉中枢,在储存感知到的信息的同时进行信息的选择和评价,将接收到的信息归类到曾有过的感知体验中,并通过输出通道对这一刺激进行应答。感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认知圈,每个人都是自己认知圈的主体。齐默尔教授十分重视感知尤其是对自身内部环境的感知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她认为,在生命的头几年,最有效的积累感知经验的方式就是运动。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体育活动来促进自己各方面的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看,身体经验有助于幼儿建立身份意识。在生命的早期,幼儿通常通过运动中积累的身体经验,形成关于自己的模糊映像,即在运动中体验到能或者不能,成功或者失败,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与局限。在运动中,幼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以及自己动作的灵敏度、协调性,这些都是促使幼儿增强自信、建立自我信任感的途径。可以说,感知和运动是幼儿学习的基础。脑科学研究证明,适量运动能提高大脑的供血能力,能通过调节荷尔蒙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能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大脑对刺激信息的功能性分化水平。因此,为幼儿创造运动的氛围,让幼儿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为幼儿日后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增强幼儿日后应对压力的能力。运动过程能加速各种资源的积累,包括身体资源,如身体的耐力、协调性、肌肉力量、身体舒适度等;社会资源,如通过运动可以结交朋友,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等;个人资源,如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勇敢面对挑战等。
  对于运动发展迟滞或患有运动障碍的幼儿,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干预模式早已受到质疑。而在具有医疗性质的运动康复中,幼儿只是被动接受治疗,为治疗而治疗,缺少康复的主动性。感知运动游戏则可为运动发展迟滞或患有运动障碍的幼儿提供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来更好地学习,更好地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认识世界。
  既然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多重促进作用,运动和游戏又是幼儿日常活动的基本形式,那么,幼儿园开展运动教育就必须做到运动游戏化和游戏运动化。在齐默尔教授展示的下萨克森州运动幼儿园的活动录像中,参与培训的人员深刻体会到,运动无处不在,游戏无所不能。在德国,不仅有许多运动特色的幼儿园,甚至还有森林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活动室,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森林中进行,一切教学活动都基于幼儿的身体活动经验展开。幼儿真正融入到大自然中,他们会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地爬上陡峭的泥坡,把倒卧的树木当成海盗船开展游戏活动,把落在地上的树叶摆成各种图案……当参与培训的人员质疑运动教育活动的安全性时,齐默尔教授解释说,只要教师事先对材料有所选择,并且传授给幼儿排查安全隐患的知识,辅之以适时的监督,一般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自然界自然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不可怕,人对安全隐患的忽视所产生的后果更可怕。齐默尔教授坦言,她几次来中国,都看到成人用电动摩托车载着没戴头盔的幼儿,也有很多私家车主不仅没有为幼儿配备安全座椅,而且有些家长对幼儿将手甚至是头伸出车窗外的危险行为不予制止。她认为这些做法都很危险。齐默尔教授与参与培训的人员分享了一些从幼儿个体体育活动的角度拍摄的录像。大家发现,幼儿在运动中是懂得自我保护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不会做太多超越自己能力以外的运动。如果幼儿想尝试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会主动寻求同伴、成人的帮助,或小心翼翼地进行尝试。
  二、《4~6岁幼儿运动能力测试量表》(MOT4~6)的使用
  在德国,《4~6岁幼儿运动能力测试量表》(MOT 4~6)不仅用于对4~6岁幼儿运动能力的测查,还用于对幼儿期运动障碍的筛查。为了提高量表的年龄适宜度,齐默尔教授将测试量减少到最小,很多测题都能测查两项运动能力(见下表)。与中国的幼儿体质测评最大的不同是,齐默尔教授十分重视测试的情境设置,即测试的场地和游戏情境的创设。
  
  齐默尔教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了MOT 4~6的施测培训。在介绍了每一项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方法和评分任务后,齐默尔教授要求各小组结合中国文化和地方特色,将测试项目以运动游戏的方式一一呈现。在施测培训过程中,齐默尔教授一再说明测试游戏化的重要性。她认为游戏化的测试可以在测试中保护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有些幼儿某方面的运动能力不是很好,如果知道这是测试,他们会因为担忧自己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失去运动的积极性。
  MOT 4~6是一份专业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的低幼儿童运动能力测试量表。参与培训的人员纷纷表示,该量表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成为在幼儿园开展运动能力培养的指向标。
  三、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方案设计
  齐默尔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通过互动游戏、个体体验等方式,介绍了许多在幼儿园混龄班级开展运动教育的方法。在进行运动教育活动的方案设计时,齐默尔教授反复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运动教育原则上应该适应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运动情境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来创设。她强调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要让每一位幼儿都在运动中体会到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第二,幼儿园教师要注重运动材料的选取,强调材料的日常生活化,如麻绳、被子、衣架等。这样的运动体验便于幼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
  运动能增进感官体验,促进幼儿发展。齐默尔教授的精神运动学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深受梅洛・庞蒂感官哲学的影响,也深受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影响,对幼儿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工作坊活动结束之际,中德双方的参与者都表示获益匪浅。大家互相交换联系方式,希望日后通过网络进一步交流幼儿运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心得,还共同感谢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主任凯夫勒先生对本次工作坊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推荐访问:感官 增进 幼儿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