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紫砂陶] 宜兴紫砂陶

  摘 要:宜兴从事紫砂陶制作者数以万计,而其中却以女性者居多。她们温柔、善良、勤劳,一生默默为家庭、为生活案头伏作,不辞劳苦。徐门家族中就有一些这样的女性,她们默默无闻为家庭付出,亦为紫砂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宜兴紫砂陶;徐门紫砂;女性;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18-02
  
  宜兴紫砂陶自衍生至发展与女性息息相关。从徐门紫砂家传的脉络中就能看出女性的重要作用。她们的创作力在家族艺术中滴水穿石,渗透发酵,完整了徐门紫砂独特的风格,使其声誉传扬千里,在几代人共同的努力下,传承了,把握了,推进了,生生息息,世世代代。
   宜兴紫砂,人才济济,紫砂技艺,薪火相传。徐门紫砂世家,从民国时涉足紫砂的徐锦森开始直至今日到我这儿,已沿袭五代,从事紫砂事业一百多年,人员近五十人。其中有广为人知的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徐汉棠与徐秀棠兄弟,还有徐汉棠的长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身为第五代的我和弟弟徐光也从大学毕业后回宜学习紫砂陶技艺,这些都是紫砂文化传承的有力证明。
   宜兴从事紫砂陶制作者数以万计,而其中却以女性者居多。她们温柔、善良、勤劳,一生默默为家庭、为生活案头伏作,不辞劳苦。徐门家族中就有一些这样的女性,她们默默无闻为家庭付出,亦为紫砂事业做出贡献。其中我最为了解的有徐祖纯的夫人邵赛宝女士,徐汉棠的夫人王庭梅女士,徐达明的夫人王秀芳女士。她们是婆媳三代(图1八十年代全家福从左向右从上至下第三排第五位邵赛宝女士,第二排第三位王庭梅女士,第四位王秀芳女士,手中抱的小孩是作者),三人无一例外很早就接触紫砂艺术,婚后为家庭付出心血,为丈夫创作赢取大量时间,悉心培养子女,助其代代成为紫砂行业的中坚力量。这些均彰显出她们在徐门紫砂技艺传承纽链上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席位,以及中华民族女性优秀的传统美德。
   邵赛宝是我的曾祖母,上袁村邵大亨的后裔,出身紫砂陶艺世家。她的父亲邵云甫,膝下六子一女。邵步云和三个儿子邵茂章、邵宪章、邵全章都为当时紫砂名手。邵赛宝自幼小受家庭熏陶喜爱制作紫砂陶。
   30年代初曾祖母与曾祖父徐祖纯结婚,同时把家传的紫砂技艺带进徐家。当时徐家已经营“徐记福康陶器店”,全家合力制坯,以“海寿星”、“放寿星”、“顶海寿星”等日用壶为主,“龙蛋”、“洋桶”为辅,亦销售少量的小“寿星壶”,产品远销天津、营口等地。当时邵赛宝主要协作徐祖纯制作花盆、花瓶(图2长方美人瓶),先后生育六子一女,在她的悉心教养下,四个子女走上紫砂艺术之路,其中徐汉棠、徐秀棠兄弟终成就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55年“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后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徐祖纯、邵赛宝夫妇双双加入。当时百业待兴,生产条件异常艰苦,夫妇俩将紫砂制作成型设备无私入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制陶工人。两人潜心制壶,还做茶盘、五子盘、七子盘及花瓶等,恪守严谨,直至退休。
   曾祖母邵赛宝婚后的生活年代正值紫砂陶业萧条期,她一方面不辞辛劳操持家业,相夫教子,另一方面,为了生计只能大量制作紫砂器养家糊口。邵赛宝作为一代女性强大坚韧的内心感染了家里每一个人,为未来的家族事业及子孙崛起赋予了重要精神力量。
   王庭梅是我的祖母,1933年出生在宜兴县大浦乡汤渎村一书香门第,父亲王鸿磐是当地知名人士,做过老师,代过乡长。王庭梅儿时入私塾念书,小小年纪就对绘画、剪纸等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风华正茂的王庭梅刚满17岁,因有兄长关照,来到了宜兴县丁蜀镇蜀山老街,在东坡书院读书。1952年王庭梅与徐汉棠先生成亲,随后跟随先生迈入紫砂艺术殿堂。1958年她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成型车间专门制作水平壶,大小尺寸均涉及过,有二杯、四杯、六杯至十二杯,直至1978年退休。
   退休后,勤劳务实的王庭梅继续从事紫砂制作这项事业。当时她的两子一女一媳都已跟随父母从事紫砂陶创作。在整个家族积极创新精神的带动下,王庭梅开始尝试制作微型壶。刚开始她制作手掌心般大的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她总结出想要做好壶,先要配套好工具。于是她逐渐设计制作出一整套微型工具,有:转盘、木拍子、竹拍子、矩车、��刀、尖刀、明针、篦只、线梗、独个、针子、挖嘴刀、虚坨等。随后便开始专攻手捏微型紫砂壶。王庭梅承袭了传统的紫砂成型方法――泥条镶接拍打法。她制壶的难度在于拍打出直径小于5 cm的壶身和制作安装相当于面条粗细的嘴、把,并完全按照手工紫砂成型的技法和程序来完成。制作一把大壶也绝非易事,何况一把指尖小壶呢!
   在这个快乐又艰辛的过程中,王庭梅先创作了一套壶身直径在3.5 cm至4.5 cm的“微型什锦组壶”,大家看后连连惊叹。由于她的心思细密,手艺精湛,壶越做越小,直至后来设计制作出壶身直径在1.6 cm至2.5 cm的“仔型什锦组壶”(图3),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研究宜兴紫砂艺术的学者,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谢瑞华女士,特意来做专访并报道了王庭梅的创作历程。观王庭梅所做的手捏微型紫砂壶,犹如观赏紫砂家族中的珍珠。大的如同火柴盒般大,小的仅有小指头般小。无论做的再小,仍不失传统宜兴紫砂壶泡茶的基本功能。它们或制作纤巧、隽秀雅丽,或制作浑厚、造型古朴。这些茗壶小品盖缝严密,却又能通转自如,实在是大壶之缩本,民间艺术之精华。
   祖母王庭梅的生活年代在宜兴紫砂的复兴期,当时徐门紫砂如雨后春笋人才辈出,受到鼓舞的她创作出自己的微型紫砂壶,同时这种了不起的创作精神也感染了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
   我的母亲王秀芳,1954年生于蜀山,接受了新中国成立后完整的十二年基础教育。1973年进入宜兴紫砂一厂成型车间,跟随名艺人高洪英、束凤英学习紫砂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功底。1978年母亲与我的父亲徐达明结婚,即跟随公公徐汉棠大师学习,潜心制壶,期间亦在朱可心老一辈艺人身边学习紫砂技艺,受益非浅。勤勉好学的母亲1989年又去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系深造,对艺术的感悟有了系统的贯穿和提升。王秀芳自从与徐达明结为伉俪之后,学习勤奋,工作专注,制壶严谨,淡于名利,几十年如一日视制作紫砂陶为毕生要走的艺术之路。坚定美丽的她善于以竹为题材,以壶的特质体现竹的内涵,在工艺技法中挖掘实用价值,从传统传承直达艺术领域,终走上当代紫砂自由探索之路,强烈的创新意识足以使她济身新一代女性陶艺家行列。
  早期作品“双竹提梁壶”、“一节竹段壶” (图4),以及近年制作的光素器曼生壶造型简洁,古朴典雅,均为上乘之作。
   母亲制壶功底好,传统技艺精深,创作意识强,是我身边的良师益友。她谨遵徐门制壶传统,沿袭优秀门风,教我领悟艺品艺德。母亲经常与父亲徐达明探讨壶艺,潜移默化中指引了我,凝聚着我们三人的创作力量。记忆中的母亲早起晚作,伏案挑灯,专注辛劳,包括现在舒适的生活条件下,仍朴实简单,日日作壶。她的艺术活力,创作快乐同时感染了我,更激励鞭策着我,使我执着奋进,欲攀高峰。
  我以女性的角度去看家族的三代女性长辈,从同行的位置学习研究她们的经历造诣,再借助学术的理论总结各自的成果,终发现是紫砂找到了她们,家庭成就了她们,她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放松,学习领域原来没有局限,艺术的自由跨越时代,游弋生活,被发现于心,感悟后,又归入自然。对艺的坚守,对质的颠覆,我也要轻装上路,追寻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徐汉棠.徐汉棠紫砂艺术[M].紫禁城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温润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