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观念,,,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00-02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已经非常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事实上中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弊端。其中重教轻学,重注入轻诱导,重传授轻训练,重知识轻能力和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新课程教学难以突破的高耗低效的瓶颈。为了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能优化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一、更新观念,激活课堂
  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前段时间提倡的“启发式”,也常陷入“满堂问”的误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破除这种根深蒂固的僵化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从被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解脱出来。如何解脱?方法与途径固然很多,但首要的一点是要摒弃“以本为本”的错误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做到:坚持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不只是课本知识的片面发展;坚持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一个“模式”的发展。其次,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只有“教”与“学”双方的信息畅通,才能获得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一切的“教”都应围绕学生的“学”而动。再次,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应广拓教学内容,把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走语文与生活联系之路。只有观念的彻底转变,才能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学才有“活水”,课堂也才有活力。
  二、鼓励参与,激发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把激励、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在这方面,教师应做到:一是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作为一种巨大的内驱力,对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培养语文能力就得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凡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道出,而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讨论解决。当学生不敢质疑,或质疑有一定困难时,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沉往气,既可引而不发,制造答的悬念,让学生积极思考,又可视机而教,步步导引,把学生思考的“度”引向深层,尽量让学生提的问题与发表的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比如教学小说《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说出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教学小说《边城》,可以让学生想象翠翠最终是否等到了她心上人。三是课堂上设置情景进行教学,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的最佳手段。如教学散文《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思考“淡淡的歌声”与“缕缕的清香”两个情景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教师也可运用生动的描绘、形象的动作、表情的朗读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体验美的情感。要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视听并举,图文并茂,能增进教学的娱乐色彩,对培养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四是在课堂上要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讨论课、演讲课等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消极倦怠的局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要呵护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看、听、说、读、写的潜能,并及时点评,恰当地肯定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尝到“参与”的甜头,增强学习兴趣。
  三、领悟文眼,优化教学
  不少语文教师总感到课文容量大,课时紧,教起来非常吃力。因此,以寻求文眼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悟,不失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四十五分钟效益的有效途径。比如,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感情深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可能有些困难,因而必须领悟课文的文眼才是捷径。“可是啊,北国的秋,都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眼,它在主旨上既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向往之情,又在结构中按“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真正起到了提纲挈领,笼罩全篇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眼,层层展开,再辅以恰当的现代教学设备,容易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寻求文眼为突破口,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归纳,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得以落实;其二,内容要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可见,领悟文眼,决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还是教与学能力与效果的促进与提高。
  四、指导自读,训练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科学论断,在这一教学思想中:“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为了”指追求目标,“达到”表示追求要经历一个过程。怎样才能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目的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自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只要学生的自学入门上路了,就容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解决问题。学会自学已是当今国际教育倡导的主流,“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不懂学习的人”。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认识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旁人无法替代。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正本清源,还其本来的科学面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下大气力,给予科学的指导:一是在授新课前,凡是能让学生通过工具书、参看课文注释,相互讨论能解决的,就不多讲,让学生自学解决。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即善教。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去涉猎获取。教必须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放在最需要的时候,以减少学生的依赖。三是教给学生科学、正确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比如,阅读习惯的养成、写作习惯的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养成等等,这都需要在长期语文学习与训练中,一件一件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这样“教”是为了“不教”之目标最终才会在学生身上实现,这不仅能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问题,而且可以终身受用。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激活 更新观念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