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及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包括

   [摘 要]暴力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暴力美,是人性的体现。但是它又具有文化的丑性,是凶残的、欺骗的和易受模仿的。因此,暴力的电影的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就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有了极大的契合性。基于这种契合性,应该从暴力电影、青少年自身及社会的角度去防治青少年暴力犯罪。
   [关键词]暴力电影;暴力美;模仿性
  
   时下,暴力电影频频被搬上银幕。暴力电影中劲爆的打斗、血肉横飞的场面,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因而也受到了许多青少年的青睐。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展现了现实生活,也影响了现实生活。因而有人认为暴力电影带来了青少年暴力犯罪。而电影中的暴力是否必然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暴力电影的特征
   要了解暴力电影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联系,就必须要了解暴力电影的特性。电影是美学的一种表现方式,而暴力电影则凸显了暴力美;暴力电影又是暴力文化的一种,表现了文化上的暴力特性。暴力电影的特征,可以分为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
   (一)暴力电影的美学特性
   暴力美学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上的暴力美学指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具体表现在徐克、吴宇森、林岭东等人的武打、动作片和警匪片的创作中。[1]广义上的暴力美学则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另一种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2]
   暴力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美学特征:
   首先,暴力电影具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暴力电影既体现了人类生命力的张扬,又体现了其有利于人的情感发泄和英雄情结。暴力和美的根源都在人,而暴力是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天然本性。生物科学家康纳德・洛伦茨认为,人类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尚武精神,这是由人类先祖的群体防卫反应进化来的,求助于理性和道德责任去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无济于事的。[3]侵犯性生物本能的发泄,是一种生理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发泄。情感发泄是观众渴望在电影中寻找的。通过观看动作片,观众在工作、学习中所产生的压力将得到释放,在激烈紧张的打斗中松弛绷紧的神经,因此产生轻松愉悦。或者将影片中被暴力惩罚的恶人想象成自己在现实中的敌人或厌恶的人,由此可以释放积压在心底的不健康情绪,使身心得到放松。
   其次,暴力电影的产生有其哲学基础,即后现代思潮和媚俗艺术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都促使了后现代社会的形成。消费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精神上愈加自由,渴望反叛。传统的价值体系被打破之后,却找不到新的出路,一切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的种种思潮被通称为“后现代”。后现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媚俗艺术,而暴力美学正是媚俗艺术的代表。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大众文化。观众从来都是电影的上帝,票房收入是电影主要获得利润的地方。所以所谓的不关心票房收入的电影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电影制作都必须投观众所好。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难以满足。为了迎合观众需要新鲜、刺激的要求,电影制作不能不做出变革和突破。暴力电影本身就是比较有市场的片种。暴力美学作为一种媚俗艺术,它的突出表现在它把艺术即视为游戏的观念带入电影中。暴力美学电影就是导演和观众的一场游戏。观众看电影时,明白电影是虚构出来的。电影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他们的道德观念比较淡薄,花钱买电影票是为了娱乐,而不是受教育。他们需要的正是前面所说的媚俗文化的瞬间的快乐,瞬间的情感宣泄和愉悦。暴力美学电影能释放出他们本身的欲望,能带给他们惊奇、刺激以及之后的放松。
   (二)暴力电影的文化特性
   美学并不等于文化,暴力美与暴力文化不可同日而语。暴力电影具有美学特性,也具有文化特性。暴力电影又是暴力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暴力文化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由于暴力文化反映的文化内容都充满了敌意、仇恨、残忍和血腥气,所以亦可以把暴力文化称为敌意文化、仇恨文化、残忍文化和血腥文化。暴力文化是暴力的观念形态,属亚文化范畴。[4]暴力文化具有凶残性和欺骗性,此外暴力电影还具有与现实的互动性和易受模仿性。
   1.凶残性和欺骗性。暴力电影中所反映的暴力行为大都十分野蛮,手段极其残忍。在有些人眼里,暴力可以随意实施,动辄行凶、抢劫、伤害、杀人、焚尸灭迹是电影中常见的画面。另外,暴力电影通过其先进的摄影技术,把血腥的暴力场景通过逼真的声像镜头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所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一点也不给人以虚拟的感觉,甚至比现实世界还要逼真清晰。由于暴力被虚拟化了,所以没有了真实的受害者,这就很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暴力似乎与人的实际感受无关。这就是暴力电影的欺骗性所在。
   2.与现实的互动性。暴力电影虽然是以虚拟的形式表现,但电影却是源于生活。因而,暴力电影极尽追求其真实性,已达到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影视界用“入片状态”这个术语来形容电影与现实观众的互动。所谓“入片状态”就是指由于电影满足了观众心灵深处潜藏的种种无意识欲望,使观众一方面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看电影,银幕上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另一方面,观众又像熟睡一样沉湎于影片中,以至把银幕上的一切又当成现实。暴力美使观众在入片状态中,在惩奸除恶的过程中使攻击欲也得到发泄。但是,电影的暴力性过强,观众难以通过电影来宣泄欲望时,就可能被电影中新的刺激所影响。
   3.易受模仿性。暴力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具有较大的逼真性,又超越于现实。正因为其具有的虚拟性,导演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式各样的打斗动作和场面。这就促使现实中的观众对其加以模仿。特别是一些悬疑片,犯罪分子为杀人而进行一系列有预谋的准备细节表现得极为详尽和逼真,可能鼓励现实中犯罪分子进行模仿。
   二、暴力电影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从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来看,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倾向明显,且多为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少年暴力犯罪也呈现出智能型发展趋势。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特征和现状与暴力电影的发展是有一定联系的。
   (一)暴力犯罪美学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如前文所述,暴力犯罪呈现的是人性对暴力崇尚的本能。暴力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同时暴力又是人类释放压力,情感发泄的有效途径。暴力在人类历史的伊始就存在而且从未消失过,相反人类在其历史长河中对各种形式的暴力都是一种崇拜的态度,包括古代的同态复仇直到现代的公众暴力和国家暴力。暴力电影正是将这些体现人性的暴力搬上舞台,并展现给观众。这与青少年的犯罪特质具有很强的契合性。
   青少年犯罪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犯罪青少年存在认知错误和情绪失控等一些心理问题。这表现在:(1)一般来说,青少年亚文化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2)未成年人在遇到纠纷或矛盾时,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来平衡心态,这就给社会角色错误认知校园暴力发生提供了心理上的温床。(3)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超众性,在排斥主流社会团体组织的同时,会成立自己的团队或组织。[5]暴力电影的暴力美学特性恰好契合了青少年犯罪的这些特性,电影里展现的往往是黑帮团队作案,其内容大多是对当前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或是对法律的无视,不再以道德说教为内容而由观众自己评判等都与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极为吻合,最典型的暴力电影就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其赤裸地展示了当时香港青少年的暴力心理状态。
   (二)暴力文化特性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契合
   暴力电影具有的文化特性有凶残性、欺骗性、与现实互动性和易受模仿性。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道德是非观念及法制观念的认知也极为缺乏的。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凶残性和模仿性。
   青少年犯罪对暴力电影的模仿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暴力电影中黑道人物的模仿。暴力电影中前呼后拥、呼风唤雨、八面威风的黑道人物,或武功非凡的杀手等,都会对一些青少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引发其对这类人物的崇拜,进而加以模仿。2.对暴力电影中犯罪方式手段的模仿。一些反映犯罪的暴力电影,详尽地渲染了犯罪的过程及手段:起到了“犯罪教师爷”的作用,使青少年从中了解犯罪内幕,以及犯罪的方式与手段。特别是当一些青少年看到某种犯罪轻而易举地获取巨大利益时,必然起到刺激作用,从而跃跃欲试,一旦有条件便进行模仿。3.对暴力电影中人物矛盾解决方式的模仿。暴力电影中的人物之间的矛盾,从不靠讲道理或其他合理方式解决,都是用暴力方式解决的,“狭路相逢勇者胜”。青少年对暴力文化接触多了,必然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定式,即暴力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手段。[6]又由于暴力电影与现实的互动性,青少年对电影暴力场面的模仿不仅停留在心理层面,而往往因“入片状态”产生虚幻,将虚拟的暴力转化为现实。
   三、暴力电影评价及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
   前文已述,暴力本身就是人性的体现。暴力电影不过是将现实的暴力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现在荧屏上。暴力电影具有其美学的价值,具有极大的观赏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因而,讨论暴力电影应不应存在己经毫无意义,我们应该着重讨论的是暴力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该怎样存在,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消解电影中的暴力影响。不管怎样,暴力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打动过我们。这样一类影片,用惊世骇俗的影像和天马行空的故事颠覆着经典电影模式,不是贩卖暴力,不是掩饰暴力,而是把暴力看作一种生存,看作一种绝望的反抗,在认识现实的残酷和真实中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考人生。
   我们应当采取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暴力电影。既要承认暴力电影和道德教育有所冲突,对社会安定有消极影响;也主张对艺术和生活应该分开来看待,暴力电影并不应该为现实暴力负责。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对人的反作用。对暴力的展示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确实会带来危害。暴力电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人的内在攻击性欲望没有真正释放,新的刺激反而加重人企图释放的欲望。所以,一方面暴力文化对人能够产生疏导宣泄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暴力内容进行更多的社会化改造和道德规范,以将宣泄控制在一定尺度内。
   针对暴力电影的特性和青少年暴力犯罪易模仿暴力电影的特性,笔者认为暴力电影本身并不是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源,不能用有色的眼镜来看暴力电影。但是暴力电影的中性色彩并不代表其对青少年犯罪没有影响。事实上,引起犯罪的原因本身并不具有可批判性,就如性侵犯案件的被害人因素并不能成为责难的对象一样,它只能作为考察犯罪原因的一个因素,以便合理做出预防犯罪的对策,而非对该因素本身进行法律上的非难以减轻对犯罪人的否定评价。对于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色彩,我们可以切断与青少年暴力犯罪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从电影的角度,对暴力电影实行分级制度。电影、电视实行分级制在世界已是一种趋势。一般都分为三级制:一是不适应未成年人观看的电影、电视;二是需要有家长指导未成年人观看的电影、电视;三是适合所有观众观看的电影电视。各国大都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引入了这一制度。而我国内地一直没有采用这一制度,只是通过对电影中某些镜头的删减以达到让所有年龄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这一做法忽略了暴力电影的美学特性,不具有合理性。
  2.从青少年的角度,消除暴力犯罪对青少年不良影响的途径有三个方面:(1)运用主流文化引导青少年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边缘走向中心。暴力电影代表的是一种亚文化,而青少年容易接受亚文化而叛逆主流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主流文化。(2)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从偏执走向平和。青少年发育期间,心理产生变化,容易迷茫,分不清多元的价值观念。而当代的社会价值多元更是令青少年无所是从,特别是暴力电影展现了多种价值的冲突。所以就要求成年人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的沟通和干预,扭转青少年的偏执和叛逆情绪。(3)加强对青少年自我组织的引导规范,从个人走向群体。青少年心理特有的特征容易使他们排斥主流社会团体,或走向个人自我封闭,或成立自己的非主流团体。
   3.从社会的角度,当今社会以后现代思潮为主导,其反映的是后工业时代对传统社会的结构,其造成的结果是价值的多元,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这就要求社会对少数人主张的价值观加以容忍,否则就会引起亚文化群体的反抗。青少年作为新新文化的主体,更是追求价值的多元化。暴力电影以其灵敏的嗅觉,早已将鼻子伸向了青少年暴力犯罪之领域,不仅反映了青少年心理,而且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社会不应该过分强求主流文化,否则会引起作为青少年群体文化的反抗。而犯罪本身就是一部分群体对统治者的反抗。社会对亚文化群体价值的容忍是最好的解决其犯罪的途径,正如李斯特所说的,“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样,社会现实缺乏亚文化群体的反抗,作为反映现实的暴力电影自然就没有现实的基础而宛若缺水的枯萎鲜花没有生命力。那么,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也会无从谈及。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当代电影,2002,(5).
  [2]大众文化冷思考.“暴力美学”真的那么美? .http://arts.tom.corn
  /1002/2004/1/12.62257.html,2004.01.12.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3]【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赵汇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22-124.
  [4]李锡海.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吴波.“熊姐”事件的亚文化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3).
  [6]梁莉,甘泽华.暴力文化与青少年犯罪模仿.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余德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推荐访问:青少年 暴力 预防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