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封面和封面上的我们]我们的少年时代1-40集

  纵览中外杂志封面,多数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似乎这是他们的专利。   就是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也未能免俗:第一个封面中国人物是吴佩孚,随后是蒋介石、宋美龄、溥仪、汪精卫;再后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等,那也是《时代》无奈承认新生的人民政权,加以有色眼镜窥视社会主义东方大国的好奇而已;诚然,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综合实力增强,胡锦涛、温家宝登上《时代》封面已不可同日而语。
  2012年1月,《黄金时代》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会刊版封面,在一片既肃穆又灿烂的青年产业工人黑白群像中,一顶红色的安全帽凸显出来,予人一种暖色调的人文关怀。
  时间往前三个月。2011年11月,这份杂志的封面是一组39人的青年产业工人作家群像谱,且这39位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其中多数至今仍在生产一线。
  承载37年辉煌办刊史的《黄金时代》,在岁末年初两次将青年产业工人放在封面位置,坚定亮出了它在成功转型后的办刊方向。
  犹记2009年底,当《时代》将代表中国工人的八名产业工人排为年度人物时,中外舆论一片哗然。《时代》总编辑理查德说:“没有中国工人,就没有中国经济8%的增长,世界经济也会处于最糟糕的境地。”深究其实,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的各国工人中,《时代》单单选出中国工人,潜台词与其说在称颂,不如说在影射。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在相当程度上,很多企业利润大幅增加是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的――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53.4%降至41.4%。勿庸讳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工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牺牲”精神,正是他们的劳动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我们的GDP增长才如此迅速。
  2010年,当韩寒登上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时,他的认识十分清醒――他认为这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事情,“所有外媒从骨子里看不起中国人,他们往往自己设计好所有观点,甚至在采访前文章已经定好基调,无论你说什么,他们只需给你做一个简介,然后把你往文章里一套就好了。”
  相形之下,当《黄金时代》毫不显山露水地刊发两组产业工人封面时,我们于细微处见真情,于一张张朴实、健康的脸孔中,见到的不再是人生的苦涩,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自信与责任――在粤务工的2000多万青年产业工人,需要的不是俯视而是平视的视角,不是怜悯的困窘而是共进的扶持。
  以上溢美之辞,来处不是本刊编辑部,是两封分别寄自东莞石排镇和佛山三水区的读者来信。这两位读者,一位是何子阳,一位是邓海江,都在生产一线工作,都是产业工人。
  我们和青年产业工人是一个整体。
  我们的办刊方向是:“培养青年产业工人作家群体中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社会责任和良知孵化时代感强、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赋予‘打工文学’力量、希望与尊严。”
  在这里,我们要诚挚地告诉每一位读者,从下一期起,我们的卷首将连续刊登一组普通青年产业工人的作品。这组作品的关键词,是成长、梦想、励志。
  我们一直在努力!

推荐访问:封面 封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