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空间里的心声] 相什么咫尺

  这是一本关于套房的书,却不是一本“讨论”套房的书,书中没有理论分析或政策讨论,只有一些板套房女住客的故事,以简单通俗的文字道出,并附有大量照片,把住在板套房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套房”又称“木板隔间房”或“�房”,是指业主以木板作内墙,将一个完整住宅单位,间隔成很多出租的小房间,而近几年流行的用语“�房”,更以传神的动词形容这种近乎“切割”住宅面积的行为。木板隔间房业主无视人对居所空间的基本需要,仅考虑切割住宅以赚取更多租金,结果互不相识的人被迫屈缩于咫尺空间,仅靠单薄的墙隔来建立脆弱的私人或家庭世界。在这咫尺空间里,人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仅比一张床略大一点的面积里,密匝匝而封闭的环境,加上陈旧的通风系统,容易令人难以呼吸甚至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施永青就在序里指出这些套房都是僭建单位,因此里面的污水渠、水电装置、走火通道等设施大都不合格,经常会发生漏电、断水、污水满溢甚至火警等意外,防不胜防。但既然这些套房环境局促,为什么仍有人愿意去租住?答案是“别无选择”。这些租客多是低学历或低收入人士(书中称为“三无”),他们出不起钱去租住较完整的单位,又不符合公共屋�的入住资格,只能拥有比公共屋�还要恶劣的生活条件。不过,若以面积租值比来计算,“�房”比一般住宅单位甚至豪宅还要昂贵,这种荒谬的现实正是“�房”被社会关注的原因。
  这些房间虽然小,却包括了睡房和厕所,好些住客甚至是整家人居住,从书桌、睡床、抽水马桶、厨柜,到各式各样的家具和生活必需品,都放置在一个小房间里。有时即使有了家具也得取舍,例如安放了睡床却得牺牲木柜,有时得把不同房间的用具放在一起,如封面照片中展示出马桶与炉灶共置一室的情景,没有比这更能说明板套房的窘迫了。
  然而板套房的问题不单在于面积小,也在于陈旧、具压迫性的生活环境。绝大部分“�房”,本来都是陈旧住宅大厦单位,肮脏而破裂的墙壁不单隐藏着随时的危险,也带来心理上的郁结。活在这样挤迫的空间里,生活几乎没有私隐,也要防避盗贼来光顾。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居所?”只消住一下木板隔间房,他便会明白人的居住不单与实用面积相关,也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景观的经验,以及与邻居之间的互动。木板隔间房的住户固然无法享有正常的生活空间、环境和景观,它甚至没资格称为“住宅”,因为窄小的空间根本无法满足人对“居住”的要求。就人际关系来说,套房住客也是最“单子化”的个体,因为木板隔间房里的住户没打算长期住下去,也不会有在地感,因此更不会主动结识邻居,只有当邻居干扰而需要进行交涉时,双方才有对话的可能。
  但书中主角并没有陷入纠纷中,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窘境中察觉政府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办法。例如政府声称会改善他们的生活,却只送罐头给他们而不是扩大对他们在租金和交通开支方面的津贴,也因为木板隔间房住客没有独立电表,所以也得不到政府在预算案中“派糖”的电费补贴,本来已杯水车薪的社会福利根本轮不到他们来享用。渐渐地,他们将各自的生活处境串连起来,透过公共团体的平台,了解到香港贫富悬殊的现实处境与政府的施政方针有着紧密关系,于是希望透过街头抗议表达不满。这里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近几年间,民间社会如何将不愉快的生活经验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诉求。
  这种诉求不一定能被满足,但至少能在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处境,并且开始与身边的人沟通并关心他们的共同处境。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喜欢抗争,他们只希望过好一点的生活,奈何这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一如作者对书名的解释:虽然人们总是希望“住好D”(住得好一点),但这些套房A、B、C、D却意味着追逐租金的经济思维,它本来就与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相对立。
  《套房D》作者采用广东话语调来撰写板套房女住客的故事,除了要避免一本正经地讨论问题外,这种口语化的文字也令人联想到低下阶层的语言。书中的故事看来很平常,其实作者事前采访了大量套房、木板隔间房、顶楼加盖屋、阁楼和梗房(编注:梗房通常指从家庭式住宅分租出来的、没有独立洗手间的的房间,梗房的墙壁用混凝土或砖块做成,隔音效果较板间房好。)街坊,甚至绘画了他们住所的平面图。故事的主人翁都是女性,一如这些住客大多是女性,她们比男性更长时间生活在套房里,这种居住经验也是一种被压抑的感性经验。我们却可以透过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想象她们的窘境及问题的始作俑者,思考居所与社会不公平或者公义的关系。

推荐访问:咫尺 心声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