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还可以走向下个20年?】 2019年书展

  甫落幕的第20届台北书展,号称参观人数创新高,不知道其他人看到会不会很高兴,我看了倒有点五味杂陈。和出版沾上点边的人该心知肚明,若没有动漫馆(二馆)充人气,书展的发源地(一馆)早已边缘化。主办单位越想对外夸耀“每年创新高”,就越无法回避二馆是书展“业绩达阵”的关键,而一馆变成与国际交流和本地知识界唱和的装点门面。
  一个商展若被唠叨诟病,表示还有救,心还未冷,只怕一馆的读者和业者已越来越提不起劲。当我亲身见证二馆的人潮与买气,明知这是大势所趋,但还是惊心于二馆有的不只是人,更有浓浓的“爱”――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累了直接坐在地上休息的中学生,与百货公司周年庆疯抢名牌的贵妇和粉领族的甘愿与满足指数是相当的。
  尽管,身为传统文字爱好者的我,待过出版界,也出过二十多本小书,现在还在广播节目《理性与感性》介绍书,在网站的专栏、电子报发表书评,但不得不承认,面对由漫画、轻小说、奇幻文学、罗曼史强势主导的新市场,既无参与能力,也无内在需求;不敢多做价值判断,只在网志写道:在这里看不到出版业的不景气,却也看不到“主流文字出版业”与这群读者的联系。
  我不得不发出不合时宜的喟叹:
  在这里,我觉得《理性与感性》节目好像是窃窃私语的失乐园。在这里,中时和联合报读书版介绍的那些困难而精致的书,有如活在中世纪。
  当这些在二馆朝圣的国中生、高中生、大学生长大,他们真会走进一馆,开始看起“远流”、“天下”、“商周”的文字书吗?
  或者,当他们长大,已经不是文类之战,而是实体书已先败给电子书?
  
  网友回应我,认为传统出版界该学习动漫轻文学界的营销之道,意思是二馆的吃香喝辣不该只给传统出版社刺激,也可以给出启示。但我立马提醒,二馆的摊位不是在现场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才成功,而是他们平常贩卖的内容,已经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它本来就有业绩、有粉丝、有势力;现场办签名会、签售会、限量赠品会这类促销活动,只是延伸平日在书店、租书店、网络书店的买气和人气,借这边集体做一次爆炸性嘉年华展示罢了。到二馆的人,早从出版社网站或其他报导,确定了要哪天去、要攻哪个摊位、要排哪个签名会的限量票。他们是有计划地“报到”与“采购”,目的性很强。
  反观一馆,除了少数为特定活动而去,多数民众只是去“逛”,没有目的,没有非拜访不可的出版社,没有非买不可的书。他就是去逛逛看,万一看到什么有兴趣的书或者被某些折扣打动,也许就买,否则,不买无所谓。或许一般去书展的人,比起一般去旅游展、家电展、珠宝展、家具家饰展的人,更没有“消费”动机。
  书展现场反映的根本不是新闻,而是坊间市面早呈现的态势。一般文字书(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类)如果没有先在世贸中心外面的书市攻城略地,怎可能寄望民众刻意来“赶集”?如果只是要买书,对一个实体和在线书店买书都不太难的地区,硬要来到这里付费进场买书,有什么诱因?我不了解其他华文城市的情况,但在台北办书展,本来就不该变成“书市”。越想直接赚钱,就越难以开发与潜在消费者对话新型态的契机,并有可能死得越难看。
  去书展前,无意间拿到一家“读字车站”的书展DM(宣传单),是几家小出版社合作成立的摊位,带着期望找去,却发现不管陈设或内容,都让人颇为失望。DM上强打的好几本书,竟然找不到;而播放影片的方式或店员服务,也没有任何“秀异”的气氛。这样与其他大出版社的商业模块或应对进退,有何差异可言?
  会来一馆的群众,要面对的如果不是外面商业书店难找、找不到的书,就是比外面更好的折扣与特殊赠品,但这都不是目前参展单位有兴趣或有资源提供的。于是,只想到办讲座、发表会、座谈,那只是加强极少数“核心消费者”的服务,对于弭平数字时代落差、找回纸本阅读乐趣或建立读书人与出版社的新同盟关系,其实帮助不大。
  如果有一天动漫和轻小说界自己独立出去做个“动漫奇幻爱情文学祭”,不局限于现有“书展”的概念,而加入更多娱乐活动或异业结合展示,加上电子书的营业规模真能起来,现有传统型态的“书展”还可以走向下一个20年?或者,在“人次和业绩创新高”光环不再之后,预备以什么样的身姿走向下一个20年?这是值得书业界同仁共同思考的问题。

推荐访问:还可以 书展 下个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