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另一端人是倒立吗_外销瓷,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制造

  混血的中国制造   国家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外销瓷专题展“瓷之韵”,好东西真没少来,其中不乏外销瓷史上的经典之作。我逛累了就在长椅上休息,留心听周围观众议论,除了通常逛博物馆时总会抱怨的体力透支外,明显少了一些啧啧惊叹,多了一些指指点点的欢笑。
  也难怪,此次展出的外销瓷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面孔,却怎么看怎么有点“混血”的洋味儿,甚至有些“奶气”。相对于司空见惯的中国瓷器来说,这些流散在海外的“兄弟”看上去还真是有点怪怪的。之所以怪,是因为它杂糅,暗含着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视觉上的冲突,勾勒出了几个世纪前在地球另一端盛极一时的“中国制造”的影迹。
  欧洲各大博物馆中珍藏着数量惊人的这类中国瓷器——莫要咬牙切齿,它们与1840年后的民族仇、家国恨毫无关系,它们是以贸易的形式,被西方商人一船一船贩卖到欧洲的。漂洋过海的旅途艰辛而漫长,但这是值得的。虽然它们的样貌今天看来并不讨喜,可在当时的海外市场,远销的中国瓷器左右逢源,占尽了潮头浪尖,受到的那份追捧,丝毫不亚于今天人们冒着寒风顶着夜色非要在电子产品专卖店门口排队竞购的狂热。上至帝王,下至小贩,无不为拥有来自中国的瓷器而欢欣鼓舞。今天当我们游览欧洲王公贵族的府邸时,多能看到专门陈列着中国瓷器的玻璃展示柜,或者干脆开辟专门的房间展示,直接取个名字叫“瓷器厅”,那份充满着骄傲的心呐,今天还能领悟得真真切切。
  这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中国瓷器,统称为外销瓷,顾名思义,就是销往海外的瓷器。说统称,是因为它的品种囊括了青花、五彩、粉彩、广彩等,纹饰也极为丰富,或中国传统,或域外风情,或中西合璧,反映了海外客户的欣赏口味。
  中国本土瓷器的历史可以直追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一脉相承的发展史上,窑口众多,瓷品庞杂。国内对外销瓷的研究相对薄弱,反倒是日本和西方的学者在这方面建树较多。以前提到“海捞瓷”,大家都嗤之以鼻,随着近年沉船打捞频传喜讯,加之国内外市场的热度不断升温,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中国的外销瓷。记得我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致力于研究外销瓷,那时候研究这个的人少,他的领域甚至被同行认为是边缘化的学科,做不长的。转眼快十年光景,再见到这位老师,他已经凭借外销瓷研究在行业内取得了颇高的认可。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外销瓷由被冷落到受瞩目的变化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成果的增多,国内各地相继举办了以外销瓷为主题的展览,我们越来越发现,外销瓷所见证的人类发展与交往的历史是如此精彩,在一件瓷器上,可以看到欧洲人的文化审美,又能看到中国人的审美意趣,这些器物所承载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
  在角力中成长
  外销瓷的历史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故事。不过这里充满了人们谋取资源的欲望与相互角力,夹杂了世界版图逐步分明带来的地域间的交流与碰撞,以及王国的兴衰荣辱与帝国殖民扩张的此消彼长,因而,这条海上“陶瓷之路”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平坦。
  最早的瓷器外销要从唐代算起,这种输出起初也许还不是有意识地向海外开拓市场,开天辟地的意义更为深远。东西洋路所及之处,都留下了唐瓷的碎片。关于唐瓷输出的情况史书已失记,但不朽的瓷片记录了古代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踪迹。自唐之后,海外贸易带来的丰厚税收直接刺激了人们的神经。没有不差钱的衙门,官老爷们怎么经得住这份诱惑?海上的“陶瓷之路”越发活跃起来,造船、开发港口的步伐紧锣密鼓,并未因为朝代更迭而受到太多影响。当然,瓷器并不是唯一贩卖到海外的货品,茶叶、丝绸、香料等也广受欢迎,但瓷器因其在西方世界的稀缺性而更加奇货可居,瓷器较好的阻水性、高密度,又成为远洋航行中理想的压舱物。
  大航海时代在15世纪轰轰烈烈地到来,欧洲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线路和伙伴。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对远东贸易的长期垄断,新兴的欧洲民族国家开始远航的探索。虽然早到的葡萄牙人遭到了明政府海禁的尴尬,转而以走私方式为欧洲市场带来有限的中国瓷器,但欧洲市场对中国瓷器的狂热与喜爱,使瓷器买卖成为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这一积极反馈为葡萄牙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们不断努力,竭力促成正式通商。1557年,在表示愿意交纳岁饷的前提下,葡萄牙人取得了入居澳门的许可,得以“近处泊船”。之后大批葡萄牙人移居澳门,澳门俨然成为葡萄牙在东方的贸易基地。有了地理上的优势,葡萄牙人掌握了数条国际航线,整个16世纪独享着直接向欧洲贩卖瓷器的高额利润。
  进入17世纪,荷兰人以“海上马车夫”的姿态终结了葡萄牙人的美梦。或许正是凭借“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荷兰人缔造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的地位,同时以战舰作为商业霸权的强力后盾,垄断了世界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随即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开始了其在远东亦商亦盗的国际贸易。
  明末清初,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外销都表现出一种不稳定状态,但荷兰人表现出了超凡的商业组织能力和操控调配手段。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起采购网络,控制数量,选择种类,确定价格,将欧洲市场销售信息及时反馈回中国,中国瓷器从以往满足少数王公贵族和高级客户的特殊需求,转变为一种市场供需行为,荷兰商人成为了世界贸易分销商。
  荷兰人的成功刺激了欧洲各国的雄心,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相继开办东印度公司,企图在远东贸易中分一杯羹。随着海上霸权的衰微和中国外贸政策的变化,荷兰独揽对华贸易的局面最终在18世纪时缔结,将这一特权拱手让给了英国。1684年康熙皇帝宣布开放海禁,设立四大海关,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把握时机,率先建立了驻粤商馆,与清政府规定的贸易中间商“十三行”进行双边贸易,从此迎来了中英瓷器贸易的黄金时代。
  链条中的角色
  中国明代万历朝由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规定了白银的流通。自此17、18世纪的中国成为银本位国家。选择银本位的动机其实相当朴素,中国银矿资源相对较多,因而更看重白银。17世纪早期,中国独家供应世界各国所需求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到了18世纪,虽然有后起之秀,但中国货品的物美价廉更招人喜爱,占据了绝对优势;加之物产丰富、尽可自给自足,中国对外来商品并不感冒,进口白银用来保证国内货币的流动性,成为对外贸易中的唯一需求。据粗算,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中国获得了世界有记录的白银量的一半。   对华贸易的争夺背后,是欧洲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角力,谁控制了海洋,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在这场较量中,中国作为被争夺的对象、货物的供给方、高高在上的看客,感觉良好,尽享四海之内白银源源不断涌入国门的那份泰然自若。但贸易顺差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套用一句今天的流行语:“出来混的,早晚要还。”此时的风光,与后来发生的事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世界贸易的滚滚洪流中,中国再难独善其身,被各国捆绑着成为贸易链条中的供货商,但始终没有什么话语权,只是担当着“世界工厂”的角色。时至今日,恐怕我们角色的名头上还要无奈地添上“加工”二字。此刻,再次回望一件件外销瓷,那份“能使西方人为之疯狂”的骄傲感,是不是变得浅淡了一些?在长达200余年构筑起来的贸易链条上,其实,我们仅仅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好技工”。
  盘子与瓶子的风云故事
  1明代中国江西景德镇烧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克拉克音译自“Kraak”,源自葡萄牙语“Caraack”,意为“大帆船”,是14~17世纪欧洲典型的大型帆船的统称。这种船的结构设计为商贸提供了更多的载货和补给空间,各国相继而起的东印度公司大量配备这种船用于欧亚贸易。
  大帆船的名号是如何与瓷器扯上关系的呢?这要从一次知名的海上抢劫事件说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一艘满载中国青花瓷的葡萄牙大帆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夺走,船上的瓷器随即被运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引来大批富豪贵族的关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购入,几日之内,所有货物被一抢而空。一时间欧洲沸腾了,中国瓷器的声名在欧洲不胫而走,而这类瓷器也以克拉克瓷的名号传扬开去。
  这件青花盘具有克拉克风格的典型特征,虽然图案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画法,但纹饰布局应该是专门为外销而设计的。
  2清康熙时期中国江西景德镇烧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这件盘子产于清朝乾隆年间,中央的纹章透露出腓特烈家族从1191年索伦伯爵与纽伦堡伯爵联姻而成为腓特烈一世开始,数百年来家族间的历史姻缘、繁衍过程。这种烧制了家族纹章的瓷器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西方人极大的追捧。16~19世纪纹章瓷风行,都是源自有身份的特殊用户需求,高昂的定制成本,也只有欧洲贵族才负担得起。
  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纹章体系,象征着家族的荣誉。不过纹章的样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族地位攀升,纹章中会逐渐被允许添加具有象征意味的装饰物。这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家族的纹章中,王冠、马耳他十字,象征着普鲁士统治秩序的黑鹰,以及两名力士所立台座上的德语座右铭“上帝与我们同在”,一般家族无法受用。
  3清康熙时期中国景德镇烧造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虽然这调味瓶穿着中国青花装饰的葡萄树、石榴等植物纹样的外衣,但的确是个洋兄弟。
  这种调味瓶的造型和功能完全源自欧洲,器身内部的分隔结构和颈部向外弯曲的设计方式,均模仿类似的欧洲玻璃器。
  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曾经生产过此类玻璃调味瓶,直到17世纪末,法国、德国和荷兰人才在餐桌上普遍使用。景德镇的工匠根据订单要求,烧制出同款青花瓷调味瓶。
  这件调味瓶上的银配件和银盖都是在瓷器运抵欧洲后加配的。这种改良方式也是当时较为普遍的做法,有的说是为了看上去更加雍容华贵,这种装饰往往选用上好材料精雕细琢;有的说是出于实用角度,17世纪以前的欧洲无法生产瓷器,所产釉陶强度又低,因此加装金属便于稳固,自此延续下这种传统。
  Tips
  外销瓷产于何处
  景德镇作为知名瓷都,在人工和原料方面均具有优势,是烧造外销瓷的主力。除了制作成品,景德镇还提供大量瓷胎,这些半成品运往广州后,再由当地工匠进一步制作,完成彩绘和烧彩工序,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织金彩瓷”,此外,长沙窑等也生产外销瓷。福建的德化、漳州等地,利用当地海上交通的天然便利,生产了大量仿中国各地出口海外的外销瓷式样,广受日本、菲律宾、伊朗等国欢迎。
  周到的定制服务
  外销瓷基于中国传统的瓷器烧制方式,并无太大改变。随着海外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中国瓷器,定制方式开始受到青睐。欧洲购买者所提供的纹样,从家族徽章到心爱小说的插图,中国瓷工都可以一一满足,将其惟妙惟肖地绘制在各式瓷器上。中外交流也带来了瓷器的新品种,比如瓷制马克杯和咖啡壶,这些中国从未有过的器具,随着国外订单也陆续出现在中国的窑炉中。
  2013年专题展览
  1.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展
  国家博物馆
  即日起持续至2013年1月6日
  共展出148件(套)精美瓷器,从明代早期外销瓷,到西方在中国的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充分展示那段鲜为人知的瓷器贸易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
  2.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
  广东省博物馆
  即日起持续至2013年5月19日
  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3个篇章,共展出186件(组)古老精美的瓷器。

推荐访问:外销 中国制造 地球 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