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的滋味]赶场

  到集市上买卖货物,北方叫“赶集”,南方叫“赶墟”,在湘西少数民族地方则叫“赶场”。“赶场”的形成,缘于“以物易物”的需要,因长期在乡村流行而成为一种民俗。  小时候,我曾随母亲住在乡下。在我童年记忆里,最好吃、最好看、最好玩的东西,都在乡下的墟场里。长大以后虽然我远离家乡进了城,陆续走过许多大地方,但对赶场的美好感觉,并没有因为逐渐广见多识之后而黯淡褪色。
  湘西的墟场,一般设置在小城镇。在商品流通中,墟场下靠乡村,是农副产品收购贩运的起点;上连城市,是城市工业向农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终点;同时墟场也是乡村内部交换的中心,是乡下人认识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湘西人爱赶场,许多地方视集日为节日。为方便群众,湘西墟场的场期一般定为三到五日一场,相邻地方的场期还会采用“插花”方式错开。每到赶场的日子,平时冷冷清清的小镇,忽然间会变成巨大的磁场,把方圆十里二十里,甚至五、六十里外的乡亲都吸引拢来,把乡场拥挤得热闹非凡。特别是凤凰县的山江、腊尔山、禾库一带苗区,集日里许多妇女会特意穿上绣花的民族服饰,小孩也打扮得漂漂亮亮,成为山乡墟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果你想了解湘西的乡村现状和民族风情,不妨到墟场上走一走看一看,有滋有味的感受一定会特别多。
  这三十多年的摄影经验,你最喜欢的摄影题材是什么?
  摄影最本真的魅力在写实,力量也在写实。我最喜欢的摄影题材自然是纪实类题材,因为这类摄影最接“地气”,与单纯以审美为主的艺术摄影作品不同,它能够在图片中储藏生活的原滋原味,沉淀时代的历史信息,其价值不但不会在反复阅读中衰减,相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让读者不断回味。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发生巨变的时代,很多景观不抓紧拍摄就永远错过了记录的机会。
  下一个最期待的摄影主题是什么?何时付诸实践?
  我手头上现在有10来个小的摄影专题都是生活类的,正慢慢积累,现在感觉最缺的是时间。我的工作是坐班制,加上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每周要2次接送到医院透析,也不便按计划出行。甘蔗没有两头甜,但我会一直把梦想珍藏心中,获得解放后去抓紧完成。
  这些年的摄影实践获得了哪些摄影心得与技巧,能否与读者一起分享?
  在摄影方面我的悟性不高,又一直处于业余状态,能有所收获全靠坚持。即坚持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平时多看好作品,杂读好书刊,从中提高修养、吸收灵气;坚持训练自己观察和发现的眼光,钓好身边的“活鱼”;坚持抓拍的基本功练习,力争把眼中看到和手中捕到的最佳瞬间统一起来;坚持经常审视拍过的照片,从中发现不足,并思考、寻找可能开拓的选题。在当前难以出行拍摄的情况下,我处理的技巧是,利用过去积累的摄影素材在家搞些创意作品,也收获了不少个人代表作,在国际摄影展览中有很高的入选率。
  你拥有的摄影器材有哪些?对器材与摄影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看的?
  我现用2台佳能数码相机,1台佳能30D,1台5D2,镜头有1只17-40,1只70-200。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业余爱好者,对器材的看法是够用就行,想想上世纪流传下来的许多佳作,当年作者的相机绝对没有我现在用的先进,还是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拍摄中。现在照相机功能很多,其实拍摄中特别是纪实摄影能经常用到的就那么几种,一定要掌握好。有的摄影爱好者平时不去摸熟自己的器材,总是到拍摄现场后再请教别人,既影响别人拍摄,自己也手忙脚乱。摄影技术当然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得心应手完成好作品的重要保障。
  编辑 朱国伟

推荐访问:赶场 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