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双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探秘|双江

  11月25日,倾力打造“中华佛祖道场”的潼南大佛寺为第五次“穿金”的潼南大佛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一时间,高僧云集,万众膜拜,鼓乐经声,蔚为壮观。这声势浩大的场面让我们见识了“世界第一室内金佛”的恢弘气势,何其壮哉。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潼南,文化灿烂,既是杨尚昆同志、杨闇公烈士的家乡,也是道教至尊陈抟老祖的故里。勤劳智慧的潼南人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谱写了浓郁的巴渝文化。
  潼南,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也是本期《中华民居·重庆》潼南之行的目的地,以专业的视角探访这个百年古镇。
  在2003年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的名单中,双江古镇跟江苏的周庄、浙江的西塘镇、乌镇等同样榜上有名,这份荣耀诠释了双江古镇的独特魅力。镇上规模大又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20余座古民居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门坊柱壁雕饰精美,四角飞檐高翘,院落深深,典型的巴蜀古镇风韵。这些古迹,静静诉说着双江过往的鼎盛。我们亲自走访双江,才发现这个古镇原来是“移民”大时代下的产物,镇上大多居民的祖辈皆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来到双江,移民的汇集让我们看到一个多面的双江镇。
  要说“土特产”,建筑应是当地最典型的土特产。任何一栋建筑,因为有人类在使用,所以无论是从刚建成还是经过岁月的磨砺,保留到现在,因不同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及自然、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在不断更新,从而,在建筑身上留下了各样烙印,这也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特征。镇上那“罕见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便纪录着双江人生活的智慧与文化。
  独爱双江的纯朴如初。蜿蜒的街河,古朴的青石板,错落有致的清代古建,老式传统的店铺,古老凝重的戏台……看过幽深僻静的宅院,听过绿荫树下的吹拉弹唱,尝过溪河边上的白酥鱼,短短三天两夜泡在这三步一座古建两步一株古树的百年老镇,行走于乡间陌里,似乎并不过瘾。双江古镇就像一座藏宝古镇,每到一处总能发现各种惊喜,让人情不自禁地喟叹这座古镇历史的久远,文化的丰厚。
  没有批量旅游产品的叫卖,没有故作小资的咖啡馆,没有拥挤的游客,没有过度开发的痕迹,眼里的双江有一种细腻温润的生活肌理,相见于物,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好似世外桃源般的自然宁静。
  悠悠涪江水洗尽了百年繁华,往日的繁荣景象已成为历史,零星散落的一砖一瓦记录着昔日的辉煌,夕阳的余辉撒在古树枝头……如梦境般的双江踪迹让人久久流连忘返。于是,临别之时,如梦初醒,竟有些不舍。
  第一眼双江
  藏风聚气 寻找双江老街
  双江镇地处潼南县西北部,其西部和北部与遂宁市接壤,东北部濒临涪江。双江镇镇域东西长13千米,南北宽12千米,全镇幅员面积104.61平方公里,是潼南县第二大镇。
  双江镇周围溪流环抱,北枕隐龙山、南屏金龙坡、东朝滔滔涪江。溪水和山峦对小镇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环抱之势。这样优美的景观风貌和小气候环境,符合中国传统的居住理念,还营造出“藏风聚气”的理想居住环境,迎合了居民“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说它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一点儿都不为过。
  小街窄巷,石阶起落。行走双江,透过那些灰砖青瓦,延续数百年的历史文脉俯拾皆是,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镇绵延的脉搏。
  古镇居住的建筑大多是清代兴建的民居。与大多数西南地区传统的街道一样,街道路面由青石板铺就,现今仍保存并使用着当时修建时铺设的下水道,每隔一段路程,便有一个似铜钱状的下水道口。
  在双江古镇的入口,正对着一棵浓荫蔽日的大黄葛树。这棵黄葛树长在路边,树荫却遮盖了街道。从黄葛树的浓荫里穿行而过,就到了双江老街北端的起点:北街口。双江的正街由北街、中街和南街组成。正街的起点便是田坝大院。再往前走,街的右边有禹王宫、关帝庙;街的左边有源泰和大院、杨闇公故居和以丁字口“君子居”茶楼为主的民居建筑。
  双江正街是双江古镇当年最繁华的地段,商号、钱庄、饭铺、茶楼、照相馆、邮局、戏台、祠宇、区公所都集中在这条不长的石板街上。
  老街的格局还是传统的,店铺大多是每天上下的木板门,柜台和货架也是老式的。墙壁以木板为主,也有一些穿斗结构的夹壁灰墙,黑白对比强烈。
  在“君子居”旁边,有一条与正街垂直的小街,这就是东街。东街又名河街,是双江正街连接猴溪以至涪江码头的主要通道,由丁字口往下行一百多米,便是猴溪河上的永兴桥,过永兴桥就到了对岸的兴隆街,过兴隆街再往前行1公里左右,便是当年的涪江码头。兴隆街是当年双江来往涪江进出的集散地,现在仍保留着过去的民居,靠江的一边长满了竹子和灌木。
  从丁字口往前走,行几十米便是南街,南街与北街交头的右边,有一条斜斜的小街通往场外的“垭口”,这就是双江古镇的西街。西街分为上下两段,以中段的惠民宫为界,向上是上西街,向下就是下西街了。上下西街全长约200米,是100年前古镇的“工业区”,儡房、酢油房都集中于此地。西街的房屋依山而建,木结构单檐穿斗式民居,由上而下多为一进三间。
  南街原是双江正街的一个出口,原来有一个叫南文桥的小石桥架在浮溪上。现在,南文桥变成了水泥桥,与虎溪边的水泥路相通。
  在南街与正街街头的地方,有一条通往浮溪和猴溪交汇处的小巷——老猪巷,因小巷的下端为曾经的猪市而得名。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老猪巷有着别样的繁华——双江镇赌场。如今,这里大部分的房子都没有住人,少了人气儿的房子略显些破败。
  临街的建筑以前店后宅、前店后院的形式为主,前后辟门,前面经商,后面住家,各得其所,互不干扰。皆以圆木为柱,扁材作枋,以满堂柱或隔柱落地两种形式为主。柱间以横向的穿枋连接,填充墙为木板墙或竹编夹壁,夹壁粉白,构成朴实典雅的方格,与青色柱檩形成鲜明对比,既反映朴实的结构性能特性,又形成富有特色的装饰效果。屋面覆小青瓦,屋脊以青瓦叠成,两端微微起翘,中部叠成“品”字形,俗称“官帽”,意为是上了品的,以此祈望其家人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檐下施斜撑,垂花柱,出檐深远;檐檩之下开花窗,立板门,供主人出入;门旁用槛框,安腰枋,柱上装腰门,枋下压栏板,板后置柜台,取下腰门和栏板,便露出厚重质朴的木质柜台,做小买卖十分方便。街道两侧普遍设宽敞的檐廓,行人在廊下行走赶集遮阳避雨,廊下空间功能富于变化,逢场天摆摊设店成为商业场所,平日里是家庭生活起居、纳凉、小憩的户外生活环境,是极具代表性的川东古民居建筑。   一般经商的平民,多是面阔一间,挑檐斜撑为圆柱形,素面无任何雕饰,屋后辟单扇板门,供居住者出入;较富裕的人家则面阔二至三间,建筑为前店后院形式,一般为一至二进或三合院式,挑檐斜撑,或圆柱形或三角形,圆柱形斜撑用料虽大,但设计十分大胆,以高浮雕、透雕手法雕刻历史戏剧人物、花卉图案,或雕“双狮解带”、“麒麟护子”等传统题材,未镂空的面积只剩下极少部分;三角形斜撑常以浅浮雕、线雕手法雕刻花卉、卷草、云纹等。后院当心间常留出灰空间,呈凹字形。后檐施以与前檐相同的雕饰,显露出主人的富有。
  那些寻找过去场景的影视剧组总是一眼相中这里,现在热播的《母亲、母亲》就是在双江老街取景的。
  但现在的老街人,住在曾经繁华的街,住着曾经光亮的屋,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现代生活对于他们,略显遥远。街上,那群穿着桔红色制服的清洁女工的笑声,在街上回响。
  民间传说中的双江建镇
  坐落在潼南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双江古镇,因猴溪、浮溪二水环抱而得名。猴溪、浮溪在双江相汇后,流入一公里外的涪江。涪江上可通绵阳、平武,下经合川汇入嘉陵江,可通达重庆、上海而汇入大海。那时,涪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都会在双江镇的涪江码头停靠。双江镇的陆上交通也十分便利,有驿道可北达遂宁、西通成都、东达重庆。到民国初年时更是成为交通要道,途径镇上驮货物的牛马,抬滑竿、轿子的轿夫终年不断。正因其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双江成为渝西北的重要门户,在民国初年时就有“小重庆”的美称。
  据史料记载,双江镇建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隶属潼川府遂宁县。1912年(民国元年)潼南建县后,划归潼南县管辖。1941年,因缩小行政区改为双江乡。1949年12月6日双江解放后,一直是中共双江区委和区公所的驻地。1986年1月,拆区建镇,双江镇的现有建制正式确定。现在的双江镇,全镇辖9村65社,一个居委会及5个居民组。
  关于双江建镇,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当潼南县还是梓潼镇时,是遂宁县的辖区。
  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某天,遂宁县令出巡梓潼镇。行至磨溪东三十里的唐家店(今双江镇下西街口),人困马乏,便下马歇脚。县令环视四周,古榕翠竹丛生,古道小桥相伴,景色秀丽,便问道:“磨溪到此,走了多少里程?”随从答道:“三十里。”县令又问:“离梓潼还有多少途程?”“二十里。”县令听罢感叹道:“从磨溪到梓潼五十余里,竟无一个场镇,百姓往来怎么方便,我看这里倒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若能建一场镇岂不甚好?”于是召来三家鸡毛店家谈及建镇之意,三店家回道:“建镇虽好,凭我们三家小店,怎能建成?”于是县令“现场办公”,当即令人贴出告示:凡愿意到唐家店建镇者,所需土地可报官府买换调用,并三年不征税。
  从此,各地前来造屋设店者络绎不绝,不久,双江镇便具规模了。
  传说也许不可考据,但双江的建镇及发展的时间却与此传说大致吻合。双江镇于清初乾隆嘉庆年间建场,自建场后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加之地处水路交通要道,于是很快就由最初的周边农民赶场交易之地,逐渐发展并扩大成今天的规模。
  双江镇上的大户望族们大多亦农亦商,在经营田产的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本地或外地经商开店。他们从双江出发,经由涪江而进入嘉陵江,由嘉陵江又发展到长江,把生意做到沿江各地,借助黄金水道,在外面赚到了大量的财富后,又逆江而上,将经商所赚取的财富带回到双江。
  从杨家后人提供的《杨氏族谱》上看,杨闇公的曾祖父杨世绥就是在清嘉庆年间携全家老小从涪江对岸原蓬溪县姬家坝(今新林乡杨家老院子)来到双江,在距双江镇约3公里处买下了姚姓全族的房产及160余亩水田,3个水塘及周围丘陵山地20多坡峰,并在场镇上开始经商。
  到了清朝末年杨闇公出生时(1898年),杨姓已是双江的望族大户,以“杨三泰”为龙头的盐米商号在遂宁已经是大名鼎鼎,当时遂宁城流传着一句话:“关起城的曾鸿泰,打开城的杨三泰。”老人们说,此话的意思是:遂宁城内要数曾鸿泰生意最大,遂宁城外则是杨三泰的田地最多。
  经过几代人的创业,杨家成为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族。他们造就了“双江像铺网,撒到哪里捞起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这样的繁荣胜景。而杨家人也把挣来的银子在双江购置了田产2万余亩,营造豪宅大院数十座,供子孙享用。双江镇上的杨氏宅院从杨世绥开始建造,经由他的七房子孙继续扩大规模,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座豪宅大院:杨传文的大塘府第,杨传魁的长滩子大院,杨传德的源泰和大院、兴隆街大院和核桃树大院,杨传绪的白土地、阿弥陀佛、桅子坳大院、踏水桥大院,杨传经的田坝大院,杨传习的砖房子大院,杨传鼎的邮政局大院就这么修建起来。这便是遗存至今的双江清代民居建筑群。
  “杂交”出新的文化风韵
  双江的历史,不仅是建筑外在风格的彰显,更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文脉的传承、人文的环境和孕育出来的人文精神。
  双江镇的居民大多是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中来到双江的。清初的四川,人口几近灭绝,经济破坏殆尽,百废待兴。正是这种局面,为双江镇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些受四川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少、无地域历史传统束缚的移民,让他们带着四面八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经验和人口素质的优势来到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广泛的“杂交”创造出新的经验、新的品种、新的文化、新的思想。
  这些外来的移民,在双江通过长时间的生活磨合以及相互的通婚,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风俗都很大程度上产生了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不断容纳和吸取外来文化特质的区域文化。
  到了近代,由于便利的交通与兴盛的商业,使得双江镇的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也把外界的先进思想带回了这里。双江人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时,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外,也很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这在双江的大户和望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有着开明的思想和殷实的家底,他们不仅能在家中开办私塾延请塾师对子女进行教育,还将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式并不多见的。作为双江镇最大的望族,杨氏家族亦非常注重对自己后代的教育。民国初年,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知识、发展教育,杨家捐出自家的祠堂“永绥祠”来开办新式教育小学,这是潼南县第一所新式小学。
  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这些杨氏家族走出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名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个走上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道路。
  在反清抗袁斗争中任四川省川北靖国军总司令的杨宝民,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川剧皇后”的廖静秋,被胡适先生比作当年李清照的著名女诗人陶香九,都出自双江。双江的文脉,便深含在这一个个名字之中。
  回望双江的感慨
  如今的双江,老建筑依然不畏风雨矗立着,双江人依旧那么悠闲又自在的生活。那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的名人多已仙逝,那些被创造过、改变过的历史存留史书,那些值得我们咀嚼的关于双江的一切,在我们寻访故人、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又鲜活而真实地浮现出来。

推荐访问:探秘 中国历史文化 梦回双江